理论教育 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实现六六四产业扶贫,助力稳脱贫

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实现六六四产业扶贫,助力稳脱贫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共有贫困村169个,贫困人口35046户87070人,截至2020年8月,全县累计实施特色种养、高效林果、光伏、电商、乡村旅游、家庭手工业等产业扶贫项目632个,贫困户产业扶贫项目全覆盖,二重覆盖率85%,三重及以上覆盖率35%,贫困地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格局基本形成。聚焦“六大”产业扶贫新模式,全面构建贫困群众增收“支撑点”。聚焦“四大要素”全程保障,全面启动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直通车”。

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实现六六四产业扶贫,助力稳脱贫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共有贫困村169个,贫困人口35046户87070人,截至2020年8月,全县累计实施特色种养、高效林果、光伏电商乡村旅游、家庭手工业等产业扶贫项目632个,贫困户产业扶贫项目全覆盖,二重覆盖率85%,三重及以上覆盖率35%,贫困地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格局基本形成。

聚焦“六大”产业扶贫新模式,全面构建贫困群众增收“支撑点”。

“产业就业+扶贫”,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双四”工程,创建四大基地,培育“四大”带动主体,重点实施百万只优质肉羊塞罕坝肉牛品牌培育、富硒功能农业等项目,带动全县3.5万贫困户增收。“乡村旅游+扶贫”,积极创建“一号大道·醉美围场”旅游品牌,全面推行“景区带园区、企业带贫困村、客栈带贫困户”旅游扶贫,成功举办省旅发大会,组建“万家客栈”乡村旅游发展平台,发展旅游特色村镇6个、旅游专业村25个,助推旅游沿线11个乡镇群众共享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红利。“金融贷款+扶贫”,大力推行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体系,做到机构健全、人员到位、制度明晰。大力推广“农家游”等扶贫贷款业务。全县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3亿元,发放扶贫贷款11.31亿元,共带动贫困户18348户收益,户均增收3800元。“生态产业+扶贫”,大力实施“一企连三产”“一林生四财”“一地生四金”“一业配多策”等举措,辐射带动5500户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生态产业扶贫模式在2018年中国·南宁生态文明论坛全面推广。“现代科技+扶贫”,积极构建县乡村三级农业产业扶贫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农业创新驿站1个,组建3个县级服务专家团和11个乡镇服务队,推行“五个一”服务机制,实现县域产业技术指导全覆盖。“资产收益+扶贫”,依托“扶贫微工厂”“集中式光伏电站”等项目,通过雇工、入股、联营、合作等形式,辐射带动169个贫困村、1万余户贫困户获得稳定受益。“农商消费+扶贫”,建立围场—武清农特产品直营店,成功举办“中国武清品牌农业交流暨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农产品展销会”,签订“扶贫大礼包”合作协议,积极与武清电商平台合作,累计销售农产品达3亿元。

聚集“六个百万”防返贫工程,全力打通边缘人口增收“高速路”。(www.daowen.com)

大力实施百万亩马铃薯、百万只肉羊、百万头肉牛、百万亩林果、百万人次乡村游、百万千瓦清洁能源“六个百万工程”,实现所有贫困村、贫困人口产业全覆盖。深化与天津食品集团合作,规划建设屠宰场、交易市场及皮毛加工厂,全力打造北方地区最高标准优质肉羊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155座、集中式光伏电站5处、户用分布式光伏1885千瓦,可带动13079余户,户年均增收3000元,稳定增收20年。投入资金4790万元,建设万亩沙棘产业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广大群众增收致富。

聚焦“四大要素”全程保障,全面启动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直通车”。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职能部门及乡镇为成员的产业扶贫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产业扶贫工作,及时解决产业发展中重大问题,确保产业扶贫项目投产达效。强化政策保障。制定出台《产业扶贫工作指导意见》《2018—2020年百万只优质肉羊扶贫项目实施方案》《2019—2020年牛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发展方向。强化资金保障。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统筹整合全县涉农资金,建立长效整合资金机制,不断增强产业发展资金保障能力。已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其中用于产业发展9.8亿元。强化机制保障。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户实现增收。共培育扶贫龙头企业19家,创建扶贫产业园16个、扶贫示范村26个,扶持新型经营主体317个,培育家庭农场41家、农民合作社1678个。强化素质保障。采取“政府主导+部门实施+免费培训”的技能脱贫模式,创新“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和微型工厂建设等工作,加大致富带头人、创业就业培训,推动“口袋扶贫”向“脑袋扶贫”的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