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县将做大做强做优山楂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头号工程”,全面构建了“带贫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全链条”利益连接机制,全县山楂栽培面积发展到21.2万亩,覆盖289个行政村(含88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2356户、33910人,山楂及相关产业收入占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的33.8%以上。
从鼓起百姓“钱袋子”入手,突出“三项举措”稳基础
“订单购销”稳定市场预期。遴选扶持22家山楂带贫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山楂购销合同,引导贫困户按照企业要求管理果树,每年以高于市场价10%~20%的价格收购。2018年县内普通山楂价格高峰每千克达到2.2元、优质山楂每千克达到10元以上,创下了近10年来山楂价格的奇迹,带动贫困群众增收1200余万元。“资产收益”提升仓储能力。探索推行“村企共建、股权回购、保本分红”资产收益扶贫项目新模式,每年5%收益用于扶持贫困户和发展村级公益事业。通过“扶持贫困户、普惠老百姓”的方式,新建山楂等果品大型冷藏气调库6个、小型冷库17个,增加存储库容5.2万吨。“股份合作”调优产业结构。全县明确贫困群众“人均百株果”的发展目标、“南部提质增效、北部大栽大育”的发展布局和“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思路,按照“统一品种、统一管护、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四统一”标准,扶持发展山楂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118家,覆盖贫困群众8700多人,流转土地2500余亩、果树13.7万株,贫困户就近就业3100多人,户均增收1150元以上。
从延伸产业“链条子”抓起,建强“两个平台”强支撑(www.daowen.com)
建强“科技研发平台”育龙头。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任院长的山楂产业技术研究院和院士工作站,组建河北省山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签订了“山楂寡糖产品”“山楂多酚调节葡萄糖代谢”等19项研发课题,完成科技成果转化4项,申报山楂深加工相关专利31件,辐射带动带贫龙头企业12家,依托“山楂数控自动去核机”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小区附近建设扶贫车间23家,全县山楂果品就地加工转化率提升到80%以上。建强“农技推广平台”优服务。建立了“县农技服务中心—乡镇农技服务站—村级土专家”三级扁平化农技服务体系,常态化举办农技培训活动。全县共开展“田间地头”培训1000余场次,累计培训贫困群众6.2万余人次,发展壮大10余支“乡土型”山楂产业扶贫技术服务队,山楂平均亩产由1500千克提高到3000千克,全县山楂年总产量达到20.3万吨,优质率达到95%以上,认证有机山楂基地面积1.5万亩,“兴隆传统山楂栽培系统”被农业部认定为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从厚实兴隆“家底子”加力,实施“四大工程”增效益
“品种选育”工程。建设提升“兴隆山楂”博物馆,对930余株山楂古树名木进行奖励性保护,培育推广“雾灵红”“秋金星”“雾灵紫肉”等本地优良品种8个,保证“兴隆山楂”优质根脉永续传承。“提质稳价”工程。支持鼓励瑞泰、鑫澳等龙头企业向农民收购果品、输出技术,全县冷藏仓储能力提升到22万吨,进一步提高山楂产品的综合效益和市场话语权。“精深研发”工程。深度整合全县71家山楂制品厂向园区集中,加快山楂寡聚原花青素分离提取等技术转化,确保总投资12.6亿元的“三只松鼠·百草味”北方加工基地等4个食品加工项目稳产达效。“市场拓展”工程。引进顺丰速运在全县289个行政村设立营业站,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快递物流“村村通”。在山楂主产区打造了承德市最大的“承德山水”品牌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大力发展微商、电商、直播带货等销售模式,全面提升“世界山楂在中国,中国山楂在兴隆”的市场品牌影响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