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清代社会经济恢复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初露端倪

清代社会经济恢复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初露端倪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明末清初长期的战争,使原有的生产关系受到冲击,产生松动,为清初生产关系的调整及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桑、麻、棉、茶、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量随之增长,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来源。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商品经济趋于活跃,城镇与乡村、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蚕桑丝绸行业的生产进一步扩大,呈现繁荣景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初露端倪。

清代社会经济恢复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初露端倪

如同历代王朝一样,清王朝在推翻前朝的征战中,对被征服者实行残酷的镇压和掠夺,江南发达的丝绸业区域受到空前浩劫。松江几经屠城,“满目伤痍,积棘载道”,震泽地区也因“兵燹之祸,市里为墟”。而丝织业的中心、数百年来繁荣富庶的锦绣之城苏州,则“六门闭,留于城中者死无算,道路践死者相枕藉”,清兵“由盘门屠至饮马桥”。扬州十日内,清兵连人杀光,其他更不用谈及了。然而,明末清初长期的战争,使原有的生产关系受到冲击,产生松动,为清初生产关系的调整及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

首先是农业的恢复和发展。这主要表现在耕地面积扩大。顺治八年(1651年),清政府掌握的耕地只有200多万顷,到了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增加到607余万顷,已接近明代万历时期的田亩数量,嘉庆十七年(1812年)达到790余万顷,超过了明代万历时期。耕地扩大,人口也随之增加。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册的户口人数1900余万,康熙六十年(1721年)增加到2900余万,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增加到2亿多,而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已有3亿多了。

明末清初,黄河下游堵塞,多处决口,黄河、淮河合流,给两岸农田带来严重灾害。康熙年间,清政府大力整治黄河,康熙把“三藩”“河务”“漕运”三项列为亲政以来的头等大事,特地写下来挂在宫廷柱子上,提醒自己日夜观看思考。治理黄河的经费高达300万两银子,足见康熙帝对治理黄河的重视。经过广大人民20年的辛勤劳动,终将“黄、淮故道次第修复”,缓和了黄河中下游和沿淮各地多年水患灾害的威胁。雍正年间,扩大修筑江苏、浙江的海塘,还将部分海滩改为良田。桑、麻、棉、茶、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量随之增长,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来源。

其次是手工业的发展。纺织陶瓷、制糖、印刷、矿冶、造船、造纸、制盐等行业都有显著进步,尤其是纺织业,而在纺织业中又首推丝绸业。南京、苏州、杭州为丝绸业最发达地区,均设置了官府丝织机构。民间丝织业更为发达,乾隆、嘉庆期间,南京民间的织机就有3万余张,所产丝绸畅销全国。苏州也是“在东城比户皆织,不啻万家”。清朝政权稳定后,统治者开始重视育蚕丝织,康熙十年(1671年),康熙数令督抚“严饬有司,加意督课,勿误农时,勿废桑林”;更有意义的是,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亲自为《耕织图》赋序题诗。他在序文中写道:“观之古人,有言衣帛当思织女之寒,食粟当念农夫之苦,朕惓惓于此至深且切也。爰临耕织图各二十三幅,朕每幅制诗一章,以吟咏其勤苦而书之于图……用以示子孙庶臣,俾知粒食维艰,授衣匪易……且欲寰宇之内皆敦崇本业,勤劳以谋之,俭以积之,衣食丰饶,以共跻于安和富寿之域。”可见康熙帝对耕织的重视非同一般。雍正二年(1724年),清政府又颁布政令:“舍旁田畔以及荒山旷野,度量择宜,种植树木。桑拓可以饲蚕。”江苏丝绸业在清政府政策调整下蓬勃发展。“环太湖诸山,乡人比户蚕桑为务……三、四月为蚕月……自陌上桑提笼采叶……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茧丝既出,各负至城,卖于郡城隍庙之收丝客。每岁四月始聚市,至晚蚕成而散,谓之卖丝业”。吴江丝绸久负盛名,其丝“在元初充贡,今邑中盛有之”。正因为吴江诸乡的蚕丝“天下衣被多赖之”,且“岁有百十万之益”的厚利,所以“虽赋重困穷,民未至于空虚,室庐舟楫之繁庶,胜于他所”。这都是育蚕、治丝、织造的缘故。(www.daowen.com)

除江浙丝绸外,广州等地的丝绸业也有长足发展,其他手工业也蒸蒸日上,江西景德镇的制瓷业,台湾、广东、四川的制糖业,云南、贵州的矿冶业,广东佛山的铁器制造业等都有明显进步。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商品经济趋于活跃,城镇与乡村、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蚕桑丝绸行业的生产进一步扩大,呈现繁荣景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初露端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