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户调与丝绸:价格变化的背后

户调与丝绸:价格变化的背后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国时,曹魏首创“户调制”,将绢帛作为专项税种输纳。户调规定每户缴纳“绢2匹、绵2斤”。晋时,户调为“丁男之户,岁输绢3匹,绵3斤”,比曹魏时增加了一半。丝织品与麻织品产量相比还是较少的,大部分丝织品还被官府征调掠夺去,所以,丝织品价格一直上涨。价格上涨,丝织品产量少,基本上满足官府的索要,蚕妇织工忙于纳绢帛;价格下跌,丝织品产量多了,茧、丝、绸卖不出好价钱,吃苦的还是劳动人民。

户调与丝绸:价格变化的背后

随着社会经济的提高和丝织业的发展,上层统治者也在不断调整赋税内容和政策。三国时,曹魏首创“户调制”,将绢帛作为专项税种输纳。户调规定每户缴纳“绢2匹、绵2斤”。晋时,户调为“丁男之户,岁输绢3匹,绵3斤”,比曹魏时增加了一半。到了南朝,“丁男绸布绢各2丈,丝3两,绵8两,禄绢8尺,禄绵3两2分……丁女并半之”。注意,晋代的统治者将户调由“户赀”变成“丁口”,也就是由原先的按户缴纳变为按人口缴纳,将户调征收的范围扩大了。不仅如此,实际征收时,往往“赋税多少,因时增减”,也就是想怎么征就怎么征,想征多少就征多少。难怪后人评注:“其军国所需杂物,随土所出。临时折课市取,乃无恒法定令。”

南京当时为六朝的都城,其周边及江南广大地区是“随土”征收的主要区域,广大农户在户调政策的刺激下,原来不养蚕的,不得不竞相栽桑育蚕,原来养蚕的,更努力扩大生产。“业蚕者滋,勤励兼倍”应该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宋孝武时(454—464),“斋库上绢,年调巨万匹,锦亦如此”。官府库房的锦绢如此充盈,民间生产的兴盛和产量的丰富可见一斑了。

丝织品的价格在汉代时很昂贵。根据文献及《居廷汉简释文》来看,汉代的1斤丝值300钱,1匹缣值600钱,1匹白素值800钱。与当时的米价比较,1石米100钱左右,1匹缣等于6石米价值,可做1件成人长袍,且缝纫的工钱尚未计算在内。而1匹上等白素相当于8石米的价值。普通的丝织品如此高价,其他上等品种更是昂贵。如襄邑之锦等,每匹价值2000钱,高级的甚至2万钱。手工业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当时一般农业创造的价值。当然,劳动人民是不敢问津这些高级丝织品的,还是粗糙麻衣裹身。丝织品与麻织品产量相比还是较少的,大部分丝织品还被官府征调掠夺去,所以,丝织品价格一直上涨。至南朝时,“民间买绢一匹,至二三千,绵一两亦三四百”。(www.daowen.com)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丝织品产量增多,绢帛的价格开始下跌,到齐永明年间(483—493),绢每匹只值300文了,仅为宋初的十分之一。由此可见,当时的丝绸业发展多么迅速。然而,对劳动人民来说,无论是价格上涨还是下跌都是不利的。价格上涨,丝织品产量少,基本上满足官府的索要,蚕妇织工忙于纳绢帛;价格下跌,丝织品产量多了,茧、丝、绸卖不出好价钱,吃苦的还是劳动人民。真是“蚕农罕获,饥寒尤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