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江苏丝绸生产的规范和繁荣

江苏丝绸生产的规范和繁荣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时,民间丝绸业发展势头不减,农村的桑蚕生产日趋规范。可见东汉时期人们就掌握了气候季节与丝绸生产之间的关系,并使丝绸生产趋向规范。这个数目是很大的,根据西汉牙尺计算,500万匹就是2400万米,而当时全国人口只有5000万—6000万,可见当时丝绸生产之兴盛,当然也包括江苏的丝绸。由此可见,江苏丝绸生产的区域广,品种多。

江苏丝绸生产的规范和繁荣

汉时,民间丝绸业发展势头不减,农村桑蚕生产日趋规范。东汉崔寔所著的《四民月令》中有关养蚕治丝的记载如下:

正月命女工趣织布;

二月蚕事未起,命缝人浣冬衣,彻复为袷,其有蠃帛,遂供秋服;

三月清明节令蚕妾治蚕室,涂隙穴,具槌寺箔笼。至四月立夏后,蚕大食;

四月蚕入簇,茧既入簇,趣缲,剖线,敬经络

五月以灰藏旃裘毛毳之物,以竿挂油衣,收敝絮及布帛;

六月命女工织缣练,可烧灰,染青绀杂色;(www.daowen.com)

七月收缣练;

八月趣织缣帛,染彩色,擘丝治絮,制新浣故;

十月可折麻缉,绩布缕卖缫帛敝絮。

可见东汉时期人们就掌握了气候季节与丝绸生产之间的关系,并使丝绸生产趋向规范。同时,丝织品种也丰富起来。诸如纨、绮、缣、绸、素、绢、罗、缎、锦等等。汉武帝时,由于生产的发展及丝绸产量的增多,汉武帝在经济方面采取“均输”“平准”等新措施,以调整各郡所贡物品,均衡各地贡赋负担,保证国家财力收入稳固。当时各地所贡物品大多是丝帛织品。元丰四年(公元前113年),各地进贡绢帛500万匹。这个数目是很大的,根据西汉牙尺计算,500万匹就是2400万米,而当时全国人口只有5000万—6000万,可见当时丝绸生产之兴盛,当然也包括江苏的丝绸。我们可以从考古资料方面加以证实。

连云港海州网疃庄曾出土过西汉的丝织残片;1954年10月无锡西郊碧山庄的西汉早期赵禹墓及1955年淮安县青莲岗大岸的汉高湖土坑中发掘的古铜钱上残留着的丝织物,都是钱囊的遗迹。从古文献中考证,汉魏六朝的贵族装铜钱所用之钱袋一般为绣囊、锦囊、缣囊,华丽的丝织钱袋佩戴其身,更显出高贵,而平民百姓则使用粗陋的麻织品罢了。由此可见,江苏丝绸生产的区域广,品种多。到了晋和南朝时,江苏的丝绸生产已“丝棉布绕,赋衣天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