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采访的人中一半都说“这是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另一半人则用疑惑的神情看着我,好像在说“难道你忘了么,美国人不再从事制造业了”——这个反应让人担忧。美国在工业领域创造了一个多世纪的辉煌之后,现在需要重新定义其经济假设。
——麻省理工学院院长、AMP项目联合主席苏珊·霍克菲尔德,2011年9月15日
如今的政治现实是,制造业是美国经济实力的关键。制造业一旦衰退,经济则衰退。
——制造业政策高级顾问罗恩·布卢姆(Ron Bloom),2011年9月15日
2009年1月20日,贝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宣誓就任总统。这是一个冬天,正值国家经济危机,不禁让人联想到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总统就职时,美国是同样的处境。此时,社会失业率高达10%1,超过1 500万人没有工作2,这是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大衰退。尤其是汽车制造业,几乎处于崩溃边缘。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破产,诸多零部件供应商苟延残喘,自身难保的金融机构收紧银根,手足无措的政府只能出台短期政策稳定市场,试图将经济发展拉回正轨。此时,政府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由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主导,出台了包括“铲子准备好了”[1]经济刺激计划,声称国家将恢复投资,培育经济增长。(www.daowen.com)
问题是,这些政策并不能解决长期投资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3正如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前首席经济学家格雷戈里·塔塞指出的那样,长期投资不足已导致美国逐渐丧失竞争力,经济增长放缓。换句话说,短期稳定政策对于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并不奏效,需要对症下药。
制造业贸易35年的逆差不能用商业周期、货币转移和贸易壁垒来解释,也无法用货币和短期财政政策不理想来解释。提高生产率是应对策略,这需要在智力、人力、组织和技术基础设施方面的持续投资,操作层面则需要强调技术投资的公私营资产增长模式。
这并不是说刺激政策没有必要,只是说单靠它是不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