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消费习俗分类:饮食和服装的功能分析

消费习俗分类:饮食和服装的功能分析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分类方法不同,消费习俗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具体如下。(一)按消费品的功能分类按消费品的功能分为饮食风俗和服装风俗。法国是世界上酒的人均消费量最高的国家。地域亚文化对人们的衣、食、住、行方面的习俗影响明显,使得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消费习俗具有约束和决定作用。有着不同宗教信仰和宗教感情的人们,就有不同的文化倾向和戒律,存在着不同的信仰性消费习俗和禁忌性消费习俗。

按照分类方法不同,消费习俗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具体如下。

(一)按消费品的功能分类

按消费品的功能分为饮食风俗和服装风俗。

1.饮食风俗

饮食习惯各地区各民族有很大差异,差别决定了购买商品的品种结构的不同。比如:中国人往往只是在正餐时才喝酒,而西方人常把酒当作饮料,随时饮用。法国是世界上酒的人均消费量最高的国家。法国人的饮酒习惯是:早晨,把酒倒进咖啡中来喝,上午10点的小吃也要喝酒,午餐晚餐要喝两次酒,饭前要喝开胃酒,饭后要喝白兰地。此外,日本人喜欢的饮料是葡萄汽水,柠檬酸汽水;哥伦比亚人则喜欢奶油苏打水;中国人习惯饮茶,很少喝咖啡。

2.服装风俗

服装风俗,又称传统服装,是指一个民族自古传承下来、具有本民族固有特色的一种服装。我国由于民族众多,所以没有统一的传统服装。说到中国传统服装,是指56个民族传统民族服装。如汉族服装,又称汉服,也称华服、衣冠、华夏衣冠。主要款式有深衣、直裰、襦裙、袄裙、鹤氅、披风、短褐等。流行服装的取材有不少来自传统元素,包括历史上的传统和其他民族的传统。

(二)按社会生活习惯分类

按社会生活习惯分为城市风俗和乡村风俗。

1.城市风俗

农村和城市都是人生活和居住的区域,由于功能不同、居民的职业不同,人们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和行为规范等都有所不同。城市人口来自全国各地,工作节奏快,流动性大,一般居住方式以小家庭为主,邻居都相互不太认识,因此也比较讲究隐私,生活讲究礼仪规范,生活方式多元化,生活质量较高,消费水平较高,消费方式多样,闲暇时间较多,工资按月发放,消费周期以周为单位的特征明显。

2.乡村风俗

城市生活相比较,乡村生活居住密度、活动方式、生活资料与能源的获取都显得很不相同,消费习惯也有很大不同。主要特点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封闭而稳定,传统上是礼治社会,重视人情来往,传统节日气氛浓厚,生产的安排具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特征,与周而复始的自然季节安排高度吻合,消费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基本都在农闲时节。近年来由于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城市购物的特点也逐渐渗透到乡村。

(三)按亚文化分类

1.各国风俗

由于历史延续、政治体制等原因,各国风俗习惯差异较大。中国人的主食是米、面制作的米饭馒头面条包子、饺子等,而西方人的主食则主要是面包;中国炒菜讲究色、香、味、形,多是用明火煎、炒、烹、炸,日本则清淡简洁,主要吃鱼,鱼的做法和我们也大不相同,以生吃鱼片、清蒸为主。各国或各地区的饮食习惯不同,相应地对一些商品的需要就不同。制作米饭、馒头一般用压力锅、蒸锅、电饭锅等,而西方则主要用电烤箱、微波炉等。

2.地域亚文化

自然环境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地处山区与平原、沿海与内地、热带与寒带的民族在生活方式上存在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如有的以大米为主食,有的以面粉为主食,有的爱吃辣,有的爱吃甜,有的吃羊肉抓饭,有的喝酥油奶茶。在埃及东部撒哈拉地区的人,洗澡不用水而是用细沙。严重缺水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以沙代水生活习俗。地域亚文化对人们的衣、食、住、行方面的习俗影响明显,使得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消费习俗具有约束和决定作用。在我国,由于地域的不同,人们的行为方式有很大区别,如齐鲁侠义、巴蜀豪情、燕赵文化、三秦文化、三晋文化、吴越文化、关东文化、荆楚文化、岭南文化。不同区域的人,其思维、行为有着明显的差异,反应在购物上也是如此。(www.daowen.com)

3.民族亚文化

不同民族可分为若干文化群。如中国有汉族、回族藏族蒙古族等亚文化群;美国有爱尔兰人、波多黎各人、波兰人、华人等亚文化群。民族亚文化影响消费行为,如东、西方民族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就大相径庭。如美国人的价值观是个人中心论,他们强调个人的价值、个人的需要、个人的权利,他们努力改变客体以满足主体的需要,因此,在消费行为上喜欢标新立异,不考虑别人的评价。而中国人不习惯于成为社会中独特的一员,而习惯于调节自身以适应社会,消费行为上常常考虑社会习惯标准以及别人怎么看自己、评价自己。我国拥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历史,有自己的民俗民风和语言文字等,由此形成了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消费行为。如维吾尔族的四楞小花帽、藏族的哈达、海南黎族姑娘的短裙、蒙古族人的长袍,无一不表现出独特的习俗。

4.人种亚文化

人种亚文化亦称种族亚文化。如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红种人和棕种人。人种是同一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由于各色人种有发色、肤色、眼色的不同,有体形、眼、鼻、唇的结构上的差异,这都会对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如对某些商品颜色的选择就不同,一般黑种人爱穿浅颜色的衣服,白种人爱穿花衣服,黄种人爱穿深色的衣服。

5.宗教亚文化

宗教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反映。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宗教在不同民族里又经历了极为不同和极为复杂的人格化,它是一种有始有终的社会历史现象。有着不同宗教信仰(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和宗教感情的人们,就有不同的文化倾向和戒律,存在着不同的信仰性消费习俗和禁忌性消费习俗。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四大皆空,无所作为,甘受清贫,宣扬人生充满苦难,人们只有皈依佛门,才能得到解脱,进入所谓的极乐世界,严禁宰杀生灵,主张吃素,菩萨是佛教中供奉的偶像,佛教徒们对他上供、烧香;有避讳“13”、忌讳“14”的禁数习俗;还有禁色、禁花的习俗。因此,在信奉佛教的国家销售高档消费品、奢侈品、享乐用品等必须小心翼翼。

天主教要求教徒们绝对依从教会、传教士以及教物。因此,在天主教盛行的国家里进行营销活动,要把握教民绝对依从教会、传教士的特点,首先与当地教会、传教士建立良好关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和信任,这样,这一地区的其他消费者就会支持和信任这个企业及其产品,营销效果就可事半功倍。同时,对他们的教会、传教士、教物等要特别尊重,产品设计、包装、广告等方面都不要与之冲突,若引起误会、民愤就注定要失败。

基督教新教徒的伦理主张是努力工作、节俭、储蓄,认为工作是值得尊敬的,是一种美德。因此,他们的生活、消费不奢侈,选择商品讲究物美价廉,适用性强,经久耐用。

伊斯兰教的主要经典是《古兰经》,凡是《古兰经》未提到的事情,都有可能被教徒所放弃。伊斯兰教国家禁酒,忌食猪肉,不用猪制品,所以猪肉食品和烈性酒的制造厂家在开拓国际市场时,不能选择伊斯兰教的国家。此外,中东国家,朝圣季节是消费品生意最好的时期,因为,当地人习惯于在前往麦加参拜时,购买家庭用品或衣服等。

圣诞节是信奉基督教国家的重要节日。在此期间,许多商品的销量会急剧上升。

印度每到披纱节时,纱的销量都会剧增。

6.职业亚文化

由于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其性质、劳动环境和要求的知识技能等不同,形成了消费行为的差异。例如,同是购买上班穿的服装,演员选择的标准可能是新颖美观,突出个性;从事体力劳动的消费者,倾向于结实耐穿、物美价廉;办公室工作人员则更注重大方庄重、舒适方便。

7.节日亚文化

不同民族,虽有自己不同的传统节日,但节日能给人们制造强烈的社会心理气氛,使人们产生欢乐感,从而吸引人们纷纷购买节日用品,以此来满足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节日期间,人们的消费欲望强烈,本来平时不想买的商品也买了。节日激发人们的交往活动,为了促进友谊,为了表达心意,人们探访时往往互赠礼物,互祝喜庆,各得吉祥之意。儿童在节日里是最欢快、最幸福的,父母亲与亲朋好友为了使孩子高高兴兴地过节,就要买些孩子爱吃的食物、爱穿的衣物和喜爱的玩具。在欧美,节日多,最大的还是圣诞节。虽法定在12月25、26日两日放假,实际上假期从12月中旬延续到次年1月中旬。在节日里,人们除购买食品以外,还要购买大量生活用品。这个时期总是销售的旺季。专为圣诞节的特殊消费食品有核桃花生仁、各种干果、甜食、圣诞老人形糖果等。装饰品有彩蛋、木蛋、草制品、各种人物、花、鸟、兽等小工艺品,加上彩灯、圣诞蜡烛等。用于节日的各种商品必须赶在节前运到,一过了节,错过了销售时令,再好的东西也卖不出去了。针对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工商企业应组织好节日商品供应,掌握商品主销地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主要因素,据此进行节日商品设计、生产和销售,更好地满足各民族多方面的节日习俗爱好

还有其他的分类:健康的消费习俗和庸俗的消费习俗,前者有利于正确、主动地引导健康的消费,表达人们美好的心灵、良好的祝愿、奋发向上的情感。而对庸俗的消费习俗要进行纠正,使之能健康地发挥引导消费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