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市综合承载力预评价的关键点分析

城市综合承载力预评价的关键点分析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立城市综合开发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机制,有利于实时掌握当前的资源环境承受能力,制定符合项目所在地区资源环境形势的决策部署和相关政策,找准承载力的制约因素和薄弱环节进行补充强化,避免过度开发,突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底线,否则一旦自然环境失去自我恢复的能力,将产生不可逆的后果。笔者基于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认识,进一步提出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研究范畴。

城市综合承载力预评价的关键点分析

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资源承载要素和环境承载要素两个方面的内容,资源承载要素主要包括土地、水资源、能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要素和经济、人才等社会资源要素;环境承载要素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弃物、土壤污染等环境要素。本书主要介绍与生态文明体系相关的重点内容,将自然资源要素与生态环境要素作为承载主体的重点研究内容,而将人口、经济、城市建设等作为承载对象的重点研究内容。“资源环境”实质是指社会经济发展依托的自然基础,“承载能力”通常是指一个承载体对承载对象的支撑能力,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指作为承载体的自然基础对作为承载对象的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支持能力。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主要是要考察自然基础条件在承载不断变化的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时,资源环境系统进入不可持续过程时的阈值或阈值区间,即资源环境系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上限约束区间,包括环境质量底线、生态红线和资源供应上限等指标,也指为了维系自然基础的可持续过程,能够承载的最大经济规模或人口规模。资源环境承载与人口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形成“压力—状态—响应”过程,资源环境的数量、质量、结构、空间分布、发展阶段等,是承载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能力的重要支撑,同时也对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做出反应。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受到人口规模、开发程度、城镇化规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布局、气候和自然条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建立城市综合开发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机制,有利于实时掌握当前的资源环境承受能力,制定符合项目所在地区资源环境形势的决策部署和相关政策,找准承载力的制约因素和薄弱环节进行补充强化,避免过度开发,突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底线,否则一旦自然环境失去自我恢复的能力,将产生不可逆的后果。

笔者基于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认识,进一步提出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研究范畴。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已经超越了原来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应该是一个新的内涵。这个新内涵就是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能力,即整个城市能容纳的人口总量、就业总量以及与之匹配的可提供高质量生活配套服务的设施容量等。因此,城市综合承载力是指城市在不产生任何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即城市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对城市人口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能力。主要包括城市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就业岗位和公共服务对城市人口及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能力。归纳起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主要应该包括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等三大领域,这三大领域是一个有机的结合,而不是简单的相加。其中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城市的水土资源及大气环境对城市的承载能力;经济承载力是指城市经济发展对就业岗位扩张的能力,以及城市的就业培训对由于产业结构升级所要求的就业队伍技术结构转型的适应能力;社会承载力则是指城市提供全面规范公平的公共服务的能力。城市发展规模如果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则可能导致城市过度拥挤、地下水位下降、自然环境恶化、生态物种减少等严重的自然环境问题,导致城市发展成本大幅度上升。城市发展规模如果超过经济承载力,则意味着城市就业岗位扩张的速度慢于就业人口增长的速度,或者城市就业培训跟不上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导致就业的结构性缺失,两者均可能导致城市失业率增长,进而加剧城市贫困与城市犯罪,城市居民生活的痛苦指数增加。城市发展规模如果超过社会承载力,则将导致城市的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公共住宅、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秩序等诸多方面绝对短缺或者结构性短缺,导致城市贫富差距加大、边缘阶层增加、社会割裂与断层、社会发展矛盾与冲突加剧。可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决定了城市人口、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性能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