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缂丝工艺传播的历程及疑问解析

缂丝工艺传播的历程及疑问解析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纺织史学界普遍认为,缂丝源于西域,经由回鹘人传播到中原地区,最终在中原地区得到飞速发展。缂丝工艺传播中心定州为河北定州关于“定州”在何处?目前,河北定州和甘肃武威争议最大,然而,笔者比较倾向于宋代缂丝传播中心为河北定州的观点。基于对缂丝工艺传播过程的分析,笔者认为,缂丝工艺的创造民族为汉族,并且是为躲避战乱而迁徙到西域的汉族;而在宋代缂丝传播的中心为河北定州,而非同名的其他地方。

缂丝工艺传播的历程及疑问解析

纺织史学界普遍认为,缂丝源于西域,经由回鹘人传播到中原地区,最终在中原地区得到飞速发展。然而,对于缂丝传播过程,笔者心存两个疑问:缂丝工艺是哪个民族的创造?缂丝的重要传播中心定州在何处?

(1)缂丝工艺是西域汉族织匠融合丝纺与缂毛工艺的结晶

笔者认为,缂丝工艺极有可能是由西域的汉族织匠创造出来的。根据出土实物和文献推测,西域高昌地区在唐初就已经开始生产缂丝。1973年在新疆阿斯塔那张雄夫妇合葬墓出土了几何纹缂丝带,系于女舞俑的腰部。这件缂丝带为公元688年前的遗物,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最可靠的缂丝织物。据《唐书》记载,当时高昌国的统治者是麴氏家族,高昌国王们都具有汉族血统,系金城(古之凉州府)附近迁来。其实,高昌王国自始至终都与汉人有着密切的联系,阚氏高昌(460—488年)、张氏高昌(488—496年)、马氏高昌(496—501年)、麴氏高昌(501—640年)国王都具有汉人血统。

事实上,自汉代开始,汉人就在西域建壁筑垒,高昌就是在这种西域屯田的背景下产生的。据《北史·西域传》记载:“高昌者,车师前王之故地,汉之前王部地也。......昔汉武帝遣兵西讨,师旅顿弊,其中尤困者因住焉。地势高敞,人庶昌盛,因名高昌。亦云其地汉时高昌垒。......彼之甿庶,是汉魏遗黎,自晋氏不纲,因难播越,成家立国,世积已久。”其实,高昌这一名称来源于敦煌的高昌里,因为整个西域屯田的士卒多是来自敦煌,他们往往是按籍贯编排在一起,而在高昌各地的士卒可能多是高昌里籍,为了表示对故乡的思念,这些士卒称自己屯田的地方为高昌壁。自汉时就有许多中原人往高昌迁移,他们带来中原的文化和技术。当然,衣在“衣食住行”中居首位,因此汉人也会将一整套纺丝、织造、制衣的工艺带到西域,以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

通过对高昌国王与臣民的考察可知,高昌国其实是由中原汉族迁徙到西域建立的地方性政权。汉族移民必然会将丝纺织技术带到高昌,因此,西域最初的缂丝工艺极有可能是由汉族织匠在吸收西域缂毛工艺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2)缂丝工艺传播中心定州为河北定州

关于“定州”在何处?纺织史学界争议颇大,孙佩兰在《对缂丝起源研究中几个问题的看法》一文中指出,古代定州名共有五处地方,分别在现今河北定州、甘肃武威、四川珙县、甘肃平罗、朝鲜平壤。目前,河北定州和甘肃武威争议最大,然而,笔者比较倾向于宋代缂丝传播中心为河北定州的观点。(www.daowen.com)

第一,洪皓指出燕京生产缂丝,河北定州距燕京只有185公里。因此,在空间上,只要有传播者存在,缂丝从燕京传到河北定州并非难事。

第二,河北定州自唐代就已生产精美的丝绸,并以上贡“两窠绫”闻名天下。毫无疑问,河北定州具有非常好的丝纺织技术基础,缂丝工艺在此能得到极快的发展。

第三,河北定州在安史之乱之后亦有回鹘人定居于此的说法。唐代大将郭子仪(697—781年)曾向大食、回鹘借兵平定安史之乱,据说战后有部分大食、回鹘士兵在河北定州定居。虽然史料上并没有确切的记载,但伊斯兰教传入河北定州的时间最晚都早于元代。因此,宋代定居于此的回鹘人存在传播缂丝技艺的可能。

第四,河北定州在宋代就以定窑瓷器为世人所知,其名声在宋代已相当响亮。因此,虽然庄绰在《鸡肋编》中没有特别指明,“定州”应该指河北定州。

基于对缂丝工艺传播过程的分析,笔者认为,缂丝工艺的创造民族为汉族,并且是为躲避战乱而迁徙到西域的汉族;而在宋代缂丝传播的中心为河北定州,而非同名的其他地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