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究成语中的织造工艺与起源

探究成语中的织造工艺与起源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成语看织造的起源罗是中国古代丝织物的一种,凡经线起绞、纬线平行交织的丝织物均可称为罗织物,其组织为罗组织。成语中“天罗地网”“包罗万象”“门可罗雀”之“罗”皆可释义为网,从“罗”与“网”的通用即可见织造和结网的关系。可能正是由于定经齿的发明,才使丝织成了一种极普遍的可操作性织造,不再仅限于能工巧匠操作了。随着斜织机的广泛使用和罗纱织物的织造要求,投纬工具、打纬工具合二为一,斫刀出现。

探究成语中的织造工艺与起源

(1)从成语看织造的起源

罗是中国古代丝织物的一种,凡经线起绞、纬线平行交织的丝织物均可称为罗织物,其组织为罗组织。因为罗组织稀疏,古时多用于生产家纺品(如罗帐、罗扇等),以及作为捕鸟之用的网。成语中“天罗地网”“包罗万象”“门可罗雀”之“罗”皆可释义为网,从“罗”与“网”的通用即可见织造和结网的关系。其实织物之织造起源于编织(结网是编织的一种)。首先,从中国纺织考古发现物来看,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织物是葛罗织物(当然是最原始的组织结构),其发掘于距今6200多年前的江苏吴中区草鞋山新石器文化遗址第10层。该织物的发现一方面说明织造源于编织;另一方面,它又是对传统观点“平纹织物是最早出现的织物组织形态”的有力驳斥。笔者认为织物组织形态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罗组织(当然是最原始的罗组织)、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更复杂的复合组织,这是织造源于编织使然。

其次,从神话学研究中也可窥见罗与网关系之一斑。虽然神话带有夸张的成分,但其毕竟源于生活,适当地选取其中材料进行研究,对历史研究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从《淮南子·汜论训》中“伯余之初作衣也,緂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可知,伯余(一说为黄帝,另一说为黄帝的大臣)刚开始教人们制作衣裳的时候,搓麻绳,捻麻线,用手牵拉经线,靠手编结做成的那种“衣裳”就像捕捉鱼虾禽兽的罗网。这则材料涉及的人物是否可信,暂不可考,但关于纺织的工艺应该是可信的,它证明了最初的“衣裳”组织形态应该是罗织物(最原始形态的)。

(2)从成语看相关织造机具的发展

成语“不足(何足)挂齿”“丝丝入扣”反映了中国古代定经、打纬机具从分流到合流的变迁过程。

从“不足(何足)挂齿”到“丝丝入扣”的变化:“不足(何足)挂齿”之“齿”原义是指织机上的定经齿,并不是指人的牙齿。在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就发现很多齿状物,经考察它是原始腰机上的定经机具(图11-2)。如果没有定经齿,很难提高丝织效率和质量,因为丝织特别需要锯形物来增加丝线的经线密度,只有这样在丝织过程中才能避免丝线的经常性折断。可能正是由于定经齿的发明,才使丝织成了一种极普遍的可操作性织造,不再仅限于能工巧匠操作了。因此,能挂在齿上的丝,说明其可以丝织,最终成为美丽的织锦;而不能挂在齿上的丝,则说明其质量不能用于丝织。最后“挂齿”引申为“重要的事物”,逐渐形成现在所用的喻意。

“丝丝入扣”之“扣”通“筘”。筘是织机上的主要机件之一,它有三个功能:一是固定经纱;二是控制经纱的密度;三是打纬。丝丝入扣是指织布时每条丝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比喻做得十分细致,有条不紊,一一合拍。其实,筘的三个作用最初是由不同的机具完成的。固定经纱和控制经纱的密度应该是由定经齿来完成,打纬由打纬刀完成,最后筘的出现导致三个功能从分流到合流。中国古代打纬工具先后经历了打纬刀、斫刀、筘三个发展阶段。

127

图11-2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定经齿(www.daowen.com)

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打纬工具,直到现代都可看到。打纬刀在西南少数民族原始腰机上还在使用,斫刀在手工织造纱罗织物时必须使用,而筘则在操作水平织机包括花楼提花织机时必不可少。

打纬刀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可能已经出现。1975年到1978年两次发掘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时,就出土了一把长硬木制造的木刀,其长43cm,背部平直,厚8mm,刃部较薄,呈圆弧形。经民俗学对照研究,学者认为木刀是原始腰机上的打纬刀。此外,1978年在中国江西贵溪县鱼塘公社仙岩一带春秋战国崖墓群中,也发现过打纬刀。

斫刀的使用是打纬工具发展的第二阶段,它将投纬、打纬合二为一,其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两汉时期广泛在斜织机上使用,这可从江苏泗洪县曹庄出土的东汉画像石中得到证明。元代薛景石所著《梓人遗制》就有斫刀的相关介绍,斫刀中的纡子是构成斫刀的主要部件,从其形制上看,显然创造斫刀的人在设计它时,认真思考过棞和木刀的特点,有意以之嵌入其内,使其既可投纬又可打纬。

筘的使用是打纬工具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应该出现在东汉末年或以后,在此之前并没有发现关于筘的任何古代图像信息和实物(相关文献不可信,且本身存在很多矛盾,因为相关文献在不同时期都存在着重新编修的现象)。之所以断代筘的出现在东汉末年或以后,是因为筘应该是同步或稍晚于梭子出现,而“梭”这个字最先在东汉末年刊行的《通俗文》中出现。从筘的外形看,创造者无疑受木梳篦的启发,将经纱依次穿入筘齿之间,既可控制和固定经纱疏密、布幅宽度,拉筘后又可利用筘齿均匀打纬。其实,控制经纱疏密的部件—定经齿,早在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被发现,笔者推测控制经纱疏密和打纬经历了一个从分流到合流的过程,这一变迁与水平织机的广泛使用是密不可分的。

站在“齿”和“筘”发展变迁的维度上看,笔者发现投纬、打纬、定经机构三个机具的关系变迁十分复杂(图11-3),它们经历了分流、合流,再分流、合流的变迁过程。图11-3中的“棞”需要解释一下,棞即一个小木棍,纱线系在其上,用于投纬,与黎族原始腰机上的投纬工具一样。新石器时代,棞、打纬刀、齿状物并用。随着斜织机的广泛使用和罗纱织物的织造要求,投纬工具、打纬工具合二为一,斫刀出现。之所以斫刀会出现在斜织机和罗纱织物织造上,因为斜织机和罗纱织物织造上筘不能且不便被使用,而斫刀却可以在斜织机上灵活使用。其后,随着水平织机的广泛使用,梭子、筘又从投纬和打纬中分流出来,但筘却又对打纬和定经进行了一次合流。水平织机的水平织面状态使得梭子、筘的操作更方便。当然,斜织机和水平织机在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史上一直被持续使用,斜织机更多地用于平纹织物的织造,而水平织机逐渐向花楼提花织机转向,用于织造纹样复杂的织物。

128

图11-3打纬、投纬、定经工具的变迁发展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