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葛植物的描写集中在《周南·葛覃》《邶风·旄丘》《王风·采葛》《唐风·葛生》。春秋时期葛履、葛屦都是指葛鞋,葛鞋的描写集中在《齐风·南山》《魏风·葛屦》《小雅·大东》。
指葛纤维织成的精细织物,绤指葛纤维织成的粗糙织物。关于的描写集中在《周南·葛覃》《鄘风·君子偕老》,绤的描写只在《周南·葛覃》中出现。
笔者认为研究者对《诗经》中关于葛植物描写的解释有两个误解。(www.daowen.com)
误解一,是对葛植物的利用没有区别对待。有的研究者认为凡是《诗经》中描写的葛就是用于纺织,显然这是错误的。葛植物用途之一:葛藤蔓可供编织筐篮箱箧等用。葛藤蔓的利用情况《诗经》中没有提到,但藤蔓的描写则在“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周南·葛覃》)和“葛生蒙楚,蔹蔓于野”“葛生蒙棘,蔹蔓于域”(《唐风·葛生》)句中可见。葛植物用途之二:葛藤蔓用水煮泡后所剥取之茎皮纤维可与麻媲美,供纺织及做鞋用。在《周南·葛覃》中明确描述了利用葛茎皮纤维的纺织过程,“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为绤,服之无斁”。这句话提到纺葛前的两道工序“刈”和“濩”,同时提到、绤两种葛织物;除了《周南·葛覃》外,《鄘风·君子偕老》也有关于的描写,“蒙彼绉,是绁袢也”(上衣罩着的葛衫,是她素色的内衣啊),可见用于制衫。此外,关于葛鞋的描写有“葛履五两,冠缕双止”(《齐风·南山》)“纠纠葛屦,可以履霜?”(《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小雅·大东》)。不难发现同是“纠纠葛屦,可以履霜”一句话,用在《魏风·葛屦》和《小雅·大东》中意思却完全相反。到底葛屦能不能履霜呢?从《韩非子·五蠹》“夏葛冬裘”即可知,葛植物纤维对于防霜防寒很勉强,所以周代葛类产品多用于内衣和春、夏、秋三季服用和鞋用。葛植物用途之三:食用。葛根可以提取淀粉,称为葛粉,是上好的食材;葛的嫩叶还可作蔬菜食用。《诗经》中只有《王风·采葛》一诗中谈到葛植物的食用,诗中“彼采葛兮”显然是采葛的嫩叶食用,因为“采”即是采嫩叶之意,如采桑、采茶等。葛植物用途之四:药用,《诗经》中没有论及。
误解二,有些学者从《王风·葛藟》“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绵绵葛藟,在河之涘”“绵绵葛藟,在河之漘”中的“绵绵”“河之浒”“河之涘”“河之漘”推知,葛藟是一种用于纺织的纤维植物,且在春秋时期已经进行了人工栽培。笔者认为当时并没有人工栽培葛藟,葛藟也不是一种纺织用的纤维植物。原因在于:首先,《中国果树分类学》《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都认为葛藟是一种野生葡萄。其次,《周南·樛木》中有“南有樛木,葛藟累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从“累”“萦”可知,葛藟是一种藤蔓植物,从“荒”(使荒之的意思,说明其野生)可知葛藟是一种野生的藤蔓植物,并没有人工栽培。再次,直到战国时期的秦国才允许大规模开垦荒地,此前大部分华夏土地都一直实行井田制(虽然鲁国在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变私田为公田,但真正废井田、开阡陌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完成的,可见井田制一直是战国时期各国的主要农业经济制度),井田之外的野地—河泽山川并不能任意开荒,河泽山川之利属于王室所有,所以生长在“河之浒”“河之涘”“河之漘”并不能说明葛藟已经有人工栽培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