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身份差异的象征:从大带与裘服看起

身份差异的象征:从大带与裘服看起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大带,最晚在东周已出现,它是用丝帛裁制成条状的朝服腰饰之一。绅的长短与地位高低呈正比,以示尊卑。二是《周礼》中记载天官有司裘之职,出现这一职务则说明周代官僚体制中的制裘有着重要的政治或经济目的。认为华夏民族歧视裘服的观点可能源出《急就篇》,有未对“裘”与“旃裘”作区分之误。华夏族甚至南宋之前的汉族地区并没有植棉,所以缊袍夹层中只能填充麻絮或丝絮。

身份差异的象征:从大带与裘服看起

论语·公冶长篇》第八章有:“......‘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古今儒家学者多释“束带”为“整饰衣冠,表端庄”,因为清代考据学者刘宝楠(1791—1855年)的《论语正义》中解释有:“带,系缭於(于)要(腰),所以整束其衣,故曰束带。”当下各版《论语》中对于“束带”的解释多为“穿上官服”,这从大体上来看是正确的,但着眼于细处,却反映了大家对中国纺织服饰文化不甚了解,不利于传播纺织服饰文化。

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腰饰。在唐代以前,官服等级体系—如官服的颜色、补子的纹样等—还没有形成之前,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区别尊卑,特别是大带(图9-1)。《论语·公冶长篇》第八章孟武伯问仁中的带即指大带。所谓大带,最晚在东周已出现(图9-2),它是用丝帛裁制成条状的朝服腰饰之一。仕宦阶层朝会时系于腰间,由后绕前,于腰前缚结,束好后将大带多余部分垂下,下垂部分称为“绅”。绅的长短与地位高低呈正比,以示尊卑。此外,色彩、材料、装饰等根据地位不同均有规定,可从《礼记·玉藻》中得到印证:“天子素带,朱里,终辟;(诸侯)而素带,终辟;大夫素带,辟垂;士练带,率,下辟;居士锦带;弟子缟带。”

122

图9-1明代《中东宫冠服》中所

123

图9-2系大带的陶范(山西侯马东周描绘的大带墓中出土)(www.daowen.com)

《论语·公冶长篇》第二十六章有:“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又《论语·雍也篇》第四章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正因为有这两个表达,后世将“乘肥衣轻”“乘肥马,衣轻裘”变成了奢侈生活的代名词。而西汉元帝时期(前48—前33年),黄门令史游所作蒙学课本《急就篇》中有:“旃裘蛮夷民。”旃通毡,乃是一种毛制品,通过物理加压、加湿,将兽毛加工成片状物。裘是指毛在内、皮在外的一种皮服。因此,有些学者将旃裘两字分开,解释“旃裘蛮夷民”为“毡、裘、的使用是不文明的蛮夷所为”。根据这些学者对《急就篇》“旃裘蛮夷民”的解读,一些学人包括曾经的笔者在内都有这样的疑问:既然裘是华夏文明(其后发展成汉文明)所鄙视的蛮夷民穿戴之物,那么一生强调“克己复礼”、崇尚周礼的孔子会让他的学生公西华(文中的赤)去穿戴吗?这确实让人费解,到底是《论语》错了,还是《急就篇》错了?其实认真分析“旃裘”两字的含义,即可得出合理解释。“旃裘”两字不能分开解释。其原因有二:一是《急就篇》中“旃裘蛮夷民”一句中“旃裘”后面“”二字作为一个词使用,颜师古注:“,胡履之缺前雍者也。”即露出脚趾的皮鞋。《急就篇》是蒙学,字句强调对称并列,因此“旃裘”与“”是并列的两个词。笔者认为“旃裘”应该是指毡衣,毡子本身制作粗糙、味道较重,所以毡衣才为华夏文明所鄙视。二是《周礼》中记载天官有司裘之职,出现这一职务则说明周代官僚体制中的制裘有着重要的政治经济目的。而“司裘掌为大裘,以共王祀天之服,中秋献良裘,王乃行羽物。季冬,献功裘,以待颁赐”,则说明在周代政治体系中皮裘作为非常重要的政治工具和手段,维系着整个等级体系,因为它为周天子祀天和赏赐诸侯臣下必备之物。此时裘的华服形制和质量绝非少数民族的裘服、旃裘所能比。笔者认为华夏文明及其后的汉文明从来就没有歧视过裘服,甚至大用,不然不会有华夏文明始祖伏羲“冬裘夏葛”的记载。认为华夏民族歧视裘服的观点可能源出《急就篇》,有未对“裘”与“旃裘”作区分之误。

《论语·泰伯篇》第二十一章有:“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其中黻,乃是一种纹样,后世作为天子礼服上十二章之一。其纹样为两个己字相背,代表帝王能明辨是非、知错就改的美德。此处黻代表天子礼服,冕则指天子礼帽。黻冕则代指天子的祭祀服饰。

《论语·子罕篇》第二十七章有:“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其中缊袍夹层中的填充物值得回味。所谓缊袍,乃是一种衣长过膝的中式服饰,袍内纳有乱麻或絮旧绵(指丝絮)以御寒。华夏族甚至南宋之前的汉族地区并没有植棉,所以缊袍夹层中只能填充麻絮或丝絮。缊袍为贫困者的礼仪性服饰,特指贫困但又不失其志之人。

《论语·先进篇》第五章有:“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这一句被后世编辑成《二十四孝·单衣顺母》。而“单衣顺母”的故事多被编辑成:“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纼。父察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春秋时期华夏地区居然有棉,这是否是笔误,将“绵”写成“棉”,抑或根本就是编撰者在胡编,导致当下很多视频一再沿用其错。无独有偶,在一些博物馆中经常也可以看到一些春秋战国时期的袍服下面标注“棉袍”,这显然也是错误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