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络丝、并丝和整经器具及工艺简介

络丝、并丝和整经器具及工艺简介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整经是将一定根数的经纱按规定的长度和宽度平行卷绕在卷经轴上的工艺过程。经丝通过经牌归于纼轴,又称纼床、印架,其实这就是一个特大的籰子和一个籰子架,籰子上装有手摇曲柄,以逐批卷绕整理好的经丝。

络丝是指将缫车上脱下的生丝转络到籰子上,这一工艺就是当代纺纱技术的络筒工艺,其主要作用有两点:一是将丝线加工成容量较大、成形良好、密度适宜的无边或有边筒子,然后进行整经、卷纬、漂染等工序,以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二是清除丝线上的疵点,改善丝线品质,以减少丝线在后道工序中的断头,提高丝织物的外观质量。

籰子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X型绕丝架发展起来的,已知中国最早的籰子实物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的晋代墓葬,它的结构是两组十字形的辐装上四条横梁。两组辐的中央都有圆孔,中间穿一根轴,用手转动轴,可使整个框架绕轴转动(图3-14、图3-15)。

28

图3-14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

29

图3-15山东省滕州市造纸厂出土东墓出土的晋代籰子汉画像石中的络丝图(局部)

籰子的结构与风筝的绕线器很相似。籰子刚开始用于缫丝,唐、宋时缫丝的抽绪和蚕茧丝合股两道工序工艺合流后,籰子才成为专门的络丝工具。

络车就是络丝的机械装置,它由籰子和丝軠组成。西汉末年扬雄方言》中有关于络的最早介绍,“河济之间,络谓之绐”,可见络丝工艺应该最晚出现在西汉末年。此外,最早的图像信息可以从东汉画像石中看到(图3-15),络丝者一手转动籰子,另一手拨动丝軠上的丝。后世的络车形制一直没有什么变化,可以从元代《王祯农书》、明代《天工开物》、清代《蚕桑萃编》中的络车图信息得到佐证(图3-16、图3-17、图3-18)。

30

图3-16《王祯农书》中的络车版画

31

图3-17明代《天工开物》中的络车版画

32

图3-18清代《蚕桑萃编》中的络车版画(www.daowen.com)

33

图3-19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子房出土的东汉画像石上的并丝操作

并丝工艺是络丝后的一道工序,它是将两根及两根以上的生丝合并成一根股线,或者根据丝线的粗细需要将两根及两根以上的股线再合并成一根复合股线的加工过程。合并的丝线可以是有捻的,亦可以是无捻的。中国古代并丝的工艺的最早图像信息也可在东汉画像石中见到(图3-19),图中并丝者将籰子的轴取出,将籰子放在地上,然后将几个籰子上的生丝在纺车的锭子上进行并丝操作。这一工艺近两千年来一直沿用,在明末的《天工开物》中还可见到(图3-20)。

整经是将一定根数的经纱按规定的长度和宽度平行卷绕在卷经轴上的工艺过程。整经要求各根经纱张力相等,在卷经轴上分布均匀。最原始的整经可直接在织机上进行,不需要或只需要极简单的专门工具。在彝族地区,还能看到直接整经上机工艺和地桩整经工艺,推测河姆渡文化遗址中的整经工艺与此相似,以地桩整经工艺为主。后世常见的两种整经方法为轴架式整经工艺和齿耙式整经工艺,分别由直接整经上机法和地桩式整经法发展而来。

34

图3-20《天工开物》中并丝操作的版画

轴架式整经工艺在宋人《耕织图》、南宋吴皇后题注本《蚕丝图》、梁楷《蚕织图》等宋代美术作品中均有描绘。元代《王祯农书》中详细记载了这种方法:“先排丝籰于下,上架横竹,列环以引众绪,总于架前经排,一人往来挽而归之纼轴。”(图3-21)这里横竹之架又称经架,两边为两竖杆,中横一竹,竹上有许多导丝钩,王祯称“环”,而明代宋应星则称为“溜眼”。经丝依序穿过这些导丝钩,然后又归总于经牌。经牌在《梓人遗制》中称为经牌子,《天工开物》中称为掌扇,其形制是一个有着许多竖栏的木框,其主要作用是让经丝排得整齐而又紧密。经丝通过经牌归于纼轴,又称纼床、印架,其实这就是一个特大的籰子和一个籰子架,籰子上装有手摇曲柄,以逐批卷绕整理好的经丝。

35

图3-21《王祯农书》中关于整经的版画

齿耙式整经工艺则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1978年在江西贵溪的春秋战国崖墓中出土的残断齿耙,就被鉴定为古代整经工具。齿耙式整经工艺一直到明末还在沿用,明末成书的《天工开物》中对其明确地进行了相关介绍:“凡丝既篗之后,牵经就织。以直竹竿穿眼三十余,透过篾圈,名曰‘溜眼’。竿横架柱上,丝从圈透过掌扇,然后缠绕经耙之上。度数既足,将印架捆卷。既捆,中以交竹两度,一上一下间丝。然后扱于筘内(笔者注:此筘非织筘)。扱筘之后,以的杠与印架相望,登开五、七丈。或过糊者,就此过糊;或不过糊,就此卷于的杠,穿综就织。”(图3-22)

36

图3-22《天工开物》中的齿耙式整经工艺的版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