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织品无丝不缫、无丝不并。另外,缫丝工艺是丝织特有的,其技术水平高低直接表征着丝织水平的高低。可见,缫丝工艺(非现代意义上)的起源断代甚至与丝织起源同步,其研究异常重要。
缫丝是制丝的一个主要工序,根据产品规格要求,把若干粒煮熟蚕茧的茧丝离解,合并制成生丝。这是现代缫丝的定义,是纺织学家根据现有认识反推出来的定义。但在这一工序定义之前,人类又是如何将“茧丝离解,合并制成生丝”的?即使是煮熟茧这一简单办法,古人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认识到的。因此,现代的缫丝定义具有“以今观古”的辉格解释意味。因为经检验,中国出土的最早的丝织品—河南荥阳青台遗址出土的5500多年前的丝织品的丝就被缫过,此处“缫”并不一定是现代定义的“缫”—经过热水或沸水煮茧、抽绪、并丝—而可能是常温下用水沤丝,因为常温下的水可能也有20°C左右,比起热水、沸水煮茧所需时间要长,且需要外力作用于茧。古代缫丝不能以现代的定义来看,古代缫丝可认为是茧丝离解、并丝成生丝。
中国古代缫丝工艺经历了六个阶段。
(1)常温水沤丝抽绪、纺专茧丝合股(春秋时期之前,上限为5600多年前,在“纤维出现篇”的“丝织起源的一些疑问”中已论述)。
之所以如此断代,是因为商代甲骨文中的相关信息里并没有出现所谓现代缫丝定义的图像信息,仅仅出现分流的沤丝抽绪、茧丝合股的图像(图3-4)。从图3-4中四个甲骨文的图像信息来看,它们都没有出现热水、沸水的信息,至多出现水的信息,因为图像中所有的器皿都是盘(不可加热)而非釜(可加热)。有关学者认为即使器皿是盘而非釜也可是热水、沸水缫丝,因为盘中可以加热水、沸水。但在此需要指出,如果是少量的煮茧工作,这样做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是大量的煮茧工作,则温度的控制必然成为一个影响缫丝速度和质量的问题,那么加热器皿的使用是必然的。
图3-4与“缫”相关的甲骨文表现形式
图3-4中(a)图并不是“缫”这个字,而是缫丝工艺中找绪头的工序,当然从这里看不出来到底有没有用含加热装置的热水或沸水煮茧,甚至还看不出来到底有没有用常温水。对于图3-4中(b)图的图像信息的解读,应该是找到绪头后使用纺专进行合股加捻。有的科技史专家认为,单个茧丝不可能用纺专合股加捻,因为单个茧丝不可能承受纺专下端纺轮的重量。但是从屈家岭出土的小型化纺轮,正好说明有可能这些纺轮是用于丝纺的。从(b)图中也没有发现到底有没有用热水或沸水煮茧的相关信息。不管怎样,以上所说两个图像的信息说明:一方面,从相关的信息中并没有看到热水或沸水缫丝的出现;另一方面,自有文字始,缫丝工艺并不是一气呵成的,而是由不同的、独立的工序组成,即缫丝工艺有一个从分流到合流的变迁过程。
图3-4中(c)图是传统纺织史学界对图3-5中甲骨文的相关处理,原图应该是用水绎茧的表达,因为它的图像信息是从缫盘中抽取一根茧丝单纤维。由于一根茧丝由两根茧丝单纤维组成。所以甲骨文中“”表示一根茧丝的单纤维。由于在这个图像信息中缫盘下端没有加热装置,可断定其为非具有加热装置的热水、沸水缫丝。那怎么理解只抽取一根茧丝单纤维呢?后世一般是将五颗到十颗茧一起进行抽绪、缫丝。可能是商代一开始只能抽取一根茧丝单纤维且不知道同时茧丝合股,随着生产实践的进步,慢慢才会同时进行多颗茧的操作且同时进行合股操作,这符合人类的生产实践规律。
(2)春秋战国时期估计已出现热水煮茧(没有缫车)。如此断代的理由有二:理由之一在于从相关涉及周礼的文献来看,似乎还没有发现沸水缫丝的工艺。《礼记·祭义》载周礼:“及良日,夫人缫,三盆手。遂布于三宫夫人世妇之吉者,使缫。”“夫人缫,三盆手”虽然只是诸侯夫人的亲缫行为,仅具有象征性的意义,但其实际操作一定是很到位的。盆是一种盛液体(多数为盛酒)的器皿,并不用于加热。《说文》中记载:“盆,盎也。”《尔雅》中说:“盎,谓之缶。”《说文》中还解释道:“缶,瓦器,所以盛酒浆。”郑玄注:“三盆手者,三淹也。凡缫,每淹大总而手振之,以出绪也。”若是沸水缫丝,水烫又岂敢“三淹也”,丝胶在热水、水蒸气中早已分解,又何必“手振之”。“三”在古文中并不是指三次而是指多次,只有在未加热的水中缫丝,才会用手多次把茧浸入水中,帮助水迅速在茧上渗透,加之外力“手振之”,以便脱胶。此外,北宋晚期秦观《蚕书》中有沸水缫丝的操作,“必以箸,其绪附于先引,谓之喂头”,可见沸水缫丝必须用筷子找到绪头,因为水烫不可能“手振之”。
图3-5图3-4(c)图中甲骨文的本形
理由之二在于最早记载纤维水煮处理的文献是《诗经》(春秋时期成书)。记载东周之事的《诗经·周南》中有《葛覃》篇,明确记载了当时沸水煮葛的情况,“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为绤,服之无斁”,文中“濩”就是指煮葛,这足以说明当时已经具备热水处理纺织纤维包括茧丝的技术基础。而最早记载温水处理茧的技术是战国时期成书的《考工记》,“荒氏湅丝,以涚水沤其丝七日”,书“涚”作“湄”。郑司农(东汉经学家郑众,曾官至大司农)云:“湄水,温水也。”可见,战国时期还没有完全掌握沸水煮茧技术,不然为何“以涚水沤其丝七日”?明显是以长时间的温水沤丝避免高温对丝品质的破坏,这是当时对温度控制的不熟练所致。
(3)西汉时期沸水煮茧工艺(非现代意义上的缫丝工艺,没有缫车)已相当普遍,并为这一时期的文献多次记录。
汉文帝时期成书的《韩诗外传》中有“茧之性为丝,弗得女工燔以沸水,抽其统理,不成为丝”。汉景帝时期成书的《淮南子》中有“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从“不能成丝”这句可见,沸水煮茧已成为生产标准,足见其工艺的普及程度。另外从“抽其统理”“抽其统纪”中并不能断定缫车的存在,似乎更像是用手操作纺专进行并丝。此后,汉武帝时期成书的《春秋繁露·实性》中有“茧待缫以涫汤而后能为丝”,进一步证明沸水煮茧的普及程度,因为前两个证据可能是引用关系,但后一个则是重新的相似表达。此处也没有发现缫车的信息,如果当时已有缫车这样机巧的器具,不可能不加以表述。
(4)早至东汉时期,晚至北宋晚期,完成沸水煮茧、茧丝合股两道工序由分流到合流的过程,即出现后世称为缫车的器具。
所谓缫丝工艺的分流是指抽绪和茧丝合股两道工序由两个不同的机械器具操作完成,而缫丝工艺合流是指这两道工序由一个机械器具—缫车在同一时间内操作完成。东汉时期出现缫车的证据是一个间接证据,出自山东省滕州市龙阳店出土的《狩猎、纺织、车骑出行画像》中的纺织图像信息(图3-6)。作为缫车存在的间接证据,这一图像信息被纺织史学界忽视,仅频繁作为络车断代的直接证据。图3-6右边斜织机前是一架络车。何谓络车,东汉成书的《通俗文》曰:“张丝曰柅。”(笔者注:柅指络车)王祯对此这样解释:“盖以脱軠之丝张于柅上,上作悬钩,引致绪端,逗于车上。其车之制,必以细轴穿籰,措于车座两柱之间;人既绳牵轴动,则籰随轴转,丝乃上籰。此北方络丝车也。”本来王祯的这句话解释的是东汉时期的络车,研究者要谨慎,毕竟时间间隔太长。但图3-6中的图像信息告诉笔者,东汉时期的络车与元代的络车一模一样,让人不由得相信王祯的解释。那东汉时期络丝工序之前,丝在哪里以何种形制存在就成为关键。显然丝必须大于络车的丝軠,不能太小,否则在张丝之时使用力气过大会使丝崩断,由此可以间接推断丝軠存在(丝軠大于络车)。既然有丝軠存在,那必然有缫车存在。结合西汉时期沸水煮茧法的普遍存在,有理由估计,热釜缫丝法在东汉时期已经出现。(www.daowen.com)
图3-6山东省滕州市龙阳店出土《狩猎、纺织、车骑出行画像》(局部)
何谓热釜缫丝法?热釜缫丝法(图3-7)是将釜置灶上,灶下生火,沸水缫丝。在此须强调一点,《韩诗外传》《淮南子》《春秋繁露》不能证明热釜缫丝法的存在,仅能说明用沸水煮茧抽绪的存在,没有任何文字证明西汉时期已有成套的热釜缫丝法。
图3-7《王祯农书》中的热釜缫丝法
晚至北宋时期出现沸水煮茧、茧丝合股两道工序合流—即缫车出现,可从北宋晚期《蚕书》中的相关介绍明显看到。此外,当时在煮茧工艺中的温度控制受到丝织工匠的重视,总结出煮茧温度控制的操作经验。《蚕书》中的“常令煮茧之鼎,汤如蟹眼”即是丝织工匠掌握煮茧温度控制的明证,这与现代缫丝工艺确定沸水煮茧以水温80°C为宜的标准惊人的契合。这一经验一直到元代都还沿用,其证据是元代成书的《士农必用》载:“其水温以蟹眼汤为标志。”这又证明了该茧温控制操作经验的有效性。为什么沸水缫丝时要控制温度呢?原因在于:沸水温度太高,使丝胶溶解过多,不利于集丝时的抱合,并易使丝色变褐;温度太低,溶解太慢,影响缫丝速度和产量。
(5)最晚元代出现冷盘缫丝法(图3-8),可从《王祯农书》中找到相关图文信息。
冷盘缫丝法并不是冷水缫丝法,其实也是一种特殊的煮茧缫丝工艺,用温度相对低的温水来缫丝,但到明代很少用冷盘缫丝法。此外,冷盘缫丝法似乎回到《考工记》中“涚水沤其丝”的工艺,但其水温肯定是高于涚水的,并且抽绪、茧丝合股工艺肯定是合一的,可以说是一种“回采法”的利用。
图3-8《王祯农书》中的冷盘缫丝法
(6)明代出现连冷盘工艺。
连冷盘工艺综合了热釜缫丝法和冷盘缫丝法的优点,摒弃了两者的缺点。它将煮茧和抽绪分开。茧经热釜水煮几分钟后,移入水温略低的“冷盘”中抽绪,这样抽绪便可从容不迫,免于因抽绪不及而茧煮得过熟,损坏丝质。《农政全书》中有此工艺插图,但已遗失,现今唯一可见的连冷盘工艺插图来自清代前期的《豳风广义》(图3-9)。
图3-9《豳风广义》中的连冷盘工艺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缫丝工艺发展顺序如下:常温水沤丝抽绪、纺专茧丝合股(春秋之前)→涚水沤丝、纺专茧丝合股(春秋战国时期)→沸水煮茧工艺普及(西汉前期)→热釜缫丝法出现,缫车出现(估计东汉)→缫丝开始注意温度控制,总结出有效的办法(北宋晚期)→冷盘缫丝法(元)→连冷盘工艺(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