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茧蛹处理方法的变迁

中国古代茧蛹处理方法的变迁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茧蛹处理技术是指对茧蛹进行处理的工艺,即在不破坏茧的前提下杀死蛹的方法。它是反映丝织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茧蛹处理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丝的质量。中国古代茧蛹处理技术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丝织品使用的普及化导致蚕桑规模扩大,大量茧蛹必须在化蛾前进行处理,不然茧丝会无法纺用。图3-2《王祯农书》中关于笼蒸法的版画图3-3明代刊行的《便民图纂》中的茧蛹处理技术—窑茧图(局部)

中国古代茧蛹处理方法的变迁

茧蛹处理技术是指对茧蛹进行处理的工艺,即在不破坏茧的前提下杀死蛹的方法。它是反映丝织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茧蛹处理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丝的质量。

中国古代茧蛹处理技术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西周及其以前):直接缫丝,它要求缫工必须在几天时间内煮茧缫丝,不然茧蛹化蛾,成为断丝,便不能缫丝了。《礼记·月令》载周礼:“后妃斋戒,亲东乡躬桑,禁妇女毋观,省妇使,以劝蚕事。蚕事既登,分茧称丝效功,以共郊庙之服,无有敢惰”,“蚕事既毕,后妃献茧,乃收茧税,以桑为均,贵贱长幼如一,以给郊庙之服”,“世妇卒蚕,奉茧以示于君,遂献茧于夫人。夫人曰:‘此所以为君服与!’”可见蚕事的时令性和紧迫性。“分茧称丝效功”强调后妃们以缫丝的重量作为蚕事的考核成绩,足见她们是抢时间缫丝,不然不会考核的。此外,“以共郊庙之服”,“以给效庙之服”,“夫人曰:‘此所以为君服与!’”说明在西周初年周公姬旦定礼之时,丝织物是天子、诸侯祭祀天、地、祖先所用的祭品和服装(说明其是沟通神灵的媒介),并非为平常人所享用,丝织品的使用量应该不会很大,鲜茧缫丝应该可以满足需求。

第二阶段(春秋时期到南北朝之间):先后出现阴摊法和日晒法。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丝织品也被皇族、贵族、士大夫阶层所用,不再仅限于祭祀使用。丝织品使用的普及化导致蚕桑规模扩大,大量茧蛹必须在化蛾前进行处理,不然茧丝会无法纺用。阴摊法是利用低温控制,推迟茧蛹化蛾一二天,为缫丝赢得时间。日晒法,是指在日光下曝晒茧蛹,杀死蛹,将缫丝期无限推迟。可推定日晒法应该是在阴摊法之后、盐腌法之前采用。因为贾思勰在其著作《齐民要术》中明确阐明,新发明的盐腌法较老法日晒法优势更多。他认为:“用盐杀茧,易缲而丝肕;日曝死者,虽白而薄脆。缣练衣着,几将倍矣,甚者虚失岁功,坚脆悬绝,资生要理,安可不知之哉?”可见,日晒法明显早于南北朝时期的盐腌法。

第三阶段(南北朝时期至南宋之间):盐腌法被普遍采用。盐腌法即窑茧法。其实早在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人就发明了盐腌法杀蛹,改进日晒法杀蛹的缺点。日晒法破坏了丝的蛋白质,丝的强度大大降低,影响丝的品质。而盐腌法主要是利用盐作为封闭层,使蚕蛹与外界隔绝,同时吸收蚕蛹中的水分,将其杀死,并没有破坏丝的蛋白质,较日晒法更能保持丝的品质。不光当时北魏《齐民要术》中有关于盐腌法的介绍,在南朝齐、梁时期著名医药家陶弘景(456—536年)所著《药总诀》中也有盐腌法的记载:“凡藏茧,必用盐官盐。”可见南北朝时期,大江南北普遍都采用盐腌法杀蛹。北宋文学家秦观(1049—1100年)所著《蚕书》中记载有盐腌法的具体操作:“凡浥茧,列埋大瓮地上。瓮中先铺竹篑,次以大桐叶复之,乃铺茧一重。以十斤为率,掺盐二两。上又以桐叶平铺,如此重重隔之,以至满瓮。然后密盖,以泥封之。七日之后,出而缫之。”

中国最早的关于茧蛹处理技术图像信息的古代美术作品是《蚕丝图》,南宋吴皇后(1115—1197年)在《蚕织图》中作注《窑茧》(图3-1)(相传《蚕织图》乃楼璹(1090—1162年)所绘《耕织图》的摹本,楼璹《耕织图》未能流传于世)。

15

图3-1南宋吴皇后注《蚕织图》中的《窑茧》

注:图中为吴皇后所作《窖茧》—盘中水晶盐,井上梧桐叶。陶器固封泥,窖茧过旬浃。门前春水生,布谷催畚锸。明朝蹋缫车,车轮缠白氎。(www.daowen.com)

第四阶段(元代到清中期):出现笼蒸工艺。盐腌法虽好,但操作复杂,用时较长,此外由于当时丝织手工工场的兴盛,迫切需要处理时间短且不影响茧丝品质的茧蛹处理技术。笼蒸工艺正是在这样的需求下被发明出来的。在元代的《农桑直说》《王祯农书》和明代的《农政全书》中都可看到关于笼蒸法(图3-2)的介绍,且表述都是一样,正见其引用关系:“杀茧法有三,一曰日晒;二曰盐浥;三曰笼蒸,笼蒸最好。”“用笼三扇,以软草扎圈,加于釜口,以笼两扇坐于其上。笼内匀铺茧,厚三指许,顿于茧上以手试之,如手不禁热,可取去底扇,却续添一扇在上。如此登倒上下,故必用笼也。不要蒸得过了,过则软了丝头;亦不要蒸得不及,不及则蚕必钻了,如手不禁热,恰得合宜,......釜汤内,用盐一两,油半两,所蒸茧,不致干了丝头。”

第五阶段(晚清):出现火力焙茧和烘茧法。很多专著都认为明清时期出现火力焙茧和烘茧法,笔者对此有些疑问:首先,如果明代已经出现火力焙茧和烘茧法,那为什么明代弘治十五年(1502)刊行的《便民图纂》中的茧蛹处理技术还是采用窑茧法(盐腌法)(图3-3)呢?为什么明末成书的《农政全书》中也仅有笼蒸工艺的介绍呢?《农政全书》作为一部技术专著,必然是要介绍和推广新工艺的,不可能不介绍火力焙茧和烘茧法这种新工艺,显然明代没有出现火力焙茧和烘茧法。其次,如果清代早期和中期已出现火力焙茧和烘茧法,那为什么雍正年间《耕织图》、光绪年间《蚕桑图》中都没有火力焙茧和烘茧法的介绍呢?

笔者认为,火力焙茧和烘茧法是舶来之物,是洋务派学者在同治末年向西方考求而来。证据一,《清史稿》中有一段关于徐寿向西方学习烘茧法的记载:“同治末......无锡产桑宜蚕,西商购茧夺民利,寿考求烘茧法,倡设烘灶,及机器缫丝法,育蚕者利骤增。”证据二,安徽直到1924年才采用烘茧法,如果不是西法,为何安徽直到民国时期才采用呢?

16

图3-2《王祯农书》中关于笼蒸法的版画

17

图3-3明代刊行的《便民图纂》中的茧蛹处理技术—窑茧图(局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