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倡导推动的重要工作,是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切实转变作风的必然要求,既有利于加强基层工作,又有利于培养锻炼年轻干部,也是福建省实现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选派党员干部驻村工作,源于南平的实践创新。在总结南平经验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提出以“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互动联动、一体运作”为主要内涵的农村工作新思路,并于2004年7月出台《关于创新农村工作机制若干意见》,全面而持续地实施“政策扶持、部门挂钩、资金捆绑、干部驻村”工作机制。每3年选派一批干部驻村,每一批任职期限3年,持之以恒地开展工作。
自2004年至2019年,福建省委连续选派5批1.8万多名干部驻村任职,把能打硬仗的干部派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最前沿,对省派驻村第一书记每人还配套20—30万元发展经费,极大推动了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向农村倾斜。2014年以来,福建省委进一步加大选派党员干部驻村工作力度,全省投入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帮扶资金累计达29.7亿元,实施项目8114个。如今,由这些驻村第一书记组成的脱贫生力军,正聚沙成塔,改变着贫困群众的生活。一些收入低、产业弱、环境差、人心散的薄弱村正焕发新的活力,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得到巩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成效明显。
第一,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工作水平。“农村党支部在农村各项工作中居于领导核心地位,要从整体上解决‘三农’难题,必须抓好村党支部书记这支关键队伍的建设。”时任省长习近平在总结南平实践时,强调驻村党支部书记的主要任务是为农村基层“带好一个班子、建好一个机制、找好一条路子、打好一个基础”。做好农村工作的关键在于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打造一支永不离开、连续奋斗的红色工作队,农村发展的星火才更能燎原。干部驻村办实事、解民忧,直接服务群众,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特别是挂钩单位与派驻村建立了“党建联创”,打通了城乡党建工作互联互通的渠道,完善了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的机制,提升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驾驭农村市场经济的能力。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解决了基层组织“无人管事”“无章理事”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村级干部和骨干分子,为新农村建设积蓄力量,留下了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当前,一些基层组织运行中存在冗员现象,个别在岗人员不作为不担当,驻村书记坚决顶住压力,凭着一股子韧劲,勇敢打破一些岗位“终身制”“世袭制”的惯例,把一批热心公共事务、农村工作能力强的人员顺利招进农村工作队伍中;通过带领广大村干部在学习扶贫脱贫战略思想中坚定信心,用心抓党建促脱贫,在广泛宣传发动党员干部群众中凝聚共识,扶起基层干部责任之志,扶起党员干部致富带富之智,扶起群众自强之志。(www.daowen.com)
第二,加强产业带动,点燃增收致富新引擎。特色产业是解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金钥匙。近年来,福建省驻村第一书记牢牢抓住“产业”这个关键,落实“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立足村情和资源优势,制定、完善各项发展规划1.8万余条。帮助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7500个,探索出了“订单农业”“企业+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驻点村集体“造血”功能增强了,村民口袋鼓起来了。据统计,全省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面消除,培养致富带头户2.4万个。如寿宁县下党乡第一书记驻村任职后,克服各种困难,将原来一家一户零散的茶园进行整合,建成全国首个可视化扶贫定制茶园“下乡的味道”,搭建“互联网+物联网+传统农业+合作社”的精准扶贫新模式,把大山深处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单单茶园这一项就为村民增收400多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10多万元。再如,闽清县东桥镇义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张兆雄,挖掘义由村特色农产品蜂蜜的增收潜力,不辞辛苦替村民跑市场打通销售渠道,邀请养蜂专家到村调研指导;将蜂蜜送至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检验,拿到大卖场“准入证”;积极争取福州美食“大咖”马语支持,利用美食社群代销蜂蜜。村民从不敢养蜂到争着养蜂,成立了蜂业合作社,年产值达150万元。
第三,狠抓治理能力,用良法善治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基层不牢,地动山摇。治国安邦,重在基层,难在农村。乡村治理是驻村第一书记聚焦的颇有难度的课题,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推动乡村社会治理有效、充满活力、和谐有序,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龙岩市永定区高头乡高东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认为乡村治理不强关键在于制度建设不到位,为了建好和传播好让村民心服口服的规章制度,挨家挨户调研,先后召开村“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10多场,统一干部群众思想,一条一条给有意见的党员群众解释规章制度;一个一个给村有疑虑的村“两委”做思想工作。终于,村级议事制度建立起来了,项目和资金管理严起来了,民心聚起来了。软弱涣散的高东村涅槃重生,从上访村、脏乱村、“空壳村”变成了和谐村、美丽村、旅游村,高东村进一步发展有了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