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现代性理论是高度西方式的,对个体理性取向的倾重、对文化差异的忽略、与传统的撕裂导致该理论既无法解释也未能很好地适应乡土中国的现实。以艾森斯塔特等人为代表的多元现代性研究者们尝试以新的理论框架看待现代性的内涵和实践问题,这种视角立足于弥合以往现代性理论与现代化发展、建设的鸿沟与危机,积极响应文化发展的多元态势,主张紧密结合历史与空间背景来理解现代性的真实面目。从多元现代性的立场看来,无论是从纵向的历史还是横向的现实,中国的乡村教育应走出传统与现代、乡土与城市的对立与冲突,代之以“多元”“互动”“融合”“平衡”等发展关键词。乡村学校自身的文化属性使得它不仅需要获得自身的多元现代性解放,也有责任、有能力缓解当前的农村文化危机和道德危机,推动整个乡村社会的包容性发展。
在多元现代性理论的基本框架下,乡村学校的教育管理行为和文化取向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地域发展过程中无法也无须做到与城市学校步调一致,不能照搬类西方的现代学校制度,同时这不意味着以乡土情结之名原地踏步、因循守旧,而应从几个维度确立自身的文化定位与发展逻辑。第一重维度是特色。在国家主义的教育体系面前,普遍化、同质化、标准化的力量十分强大,乡村学校长期的薄弱基础和历史文化根基决定了它们很难通过模仿复制赶追城市标杆,因地制宜地找准办学定位、开展特色教育、创设具有乡村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对于提高学校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具有长远意义。第二重维度是合作。多元现代化鼓励文化的交流与相互催化,乡村学校既要与城市学校加强交流与合作,与现代文明不断碰撞与激荡,也要重新联结与乡土社会的紧密关系,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第三重维度是均衡,乡村学校对传统乡土的理解发扬并不意味着对现代先进思想和制度的排斥,对黑暗落后的乡村陋习批判反思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现代性教育的价值性迷失和思维枷锁,如何在乡土性与现代性之间建立新的平衡需要长期的实践摸索。第四重维度是参与。多元现代性强调所有成员自主地接近社会秩序的建构,这个过程是包容的,鼓励参与的。乡村学校组织若要实现内外部的认同,有必要调动包括政府、教师、学生、管理人员、乡民、乡绅、社会组织等一切可能的力量,拆除学校与社会的隔墙,打通乡村与城市的通道,弥合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裂痕。(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