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地区的多数村庄没有密集利益,多数村庄宗族发育周期不长或屡遭战乱灾荒打断,没有形成像华南那样完整强大的宗族社会结构,中西部地区普通村庄的内生治理资源是所在村的积极分子。
积极分子来源之一为“中坚农民”,一部分55岁以下的中青年村民由于各种原因留在村中发展,他们最主要的经营方式是通过自发流转种植进城打工亲戚邻居的土地,形成30—50亩的适度经营规模,或者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养殖、开商店、农机服务、从事手工艺等形式,在村庄中获得不低于进城务工的收入。积极分子来源之二是负担不重的55—75岁的低龄老人,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已经完成了帮助子女婚嫁的人生任务,无须再努力地利用一切时间挣钱,平时种一些自家责任田,种一些菜地,生活压力不大,空闲时间较多。(www.daowen.com)
“中坚农民”家庭生活相对完整,收入来源在村庄,主要社会关系亦在村庄,他们与村庄利益关联非常密切,关心村庄各种公共事务和公共物品供给,具备一定的在村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有能力有声望也有意愿维护村庄秩序,因而成为村组干部的重要来源。负担不重的低龄老人有空闲有精力参与村庄的公共娱乐和公共治理,他们能自发并及时处理许多细小琐碎的乡村事务,如主持红白事、调解纠纷、保持环境卫生、组织民俗活动、参加民间信仰、开展棋牌活动、健身跳舞唱歌等等,他们是最末梢的乡村治理资源,可以助推公共物品供给下沉至“最后一公里”。只要给负担不重的低龄老人提供一定的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的渠道,他们便能低成本地发挥极其重要的治理作用。贺雪峰教授于2003年先后在湖北荆门和湖北洪湖四个村建设老年人协会,在协会中起主导作用组织大家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正是那些负担不重的低龄老人。湖北秭归县从2012年开始探索“幸福村落”建设,通过划分“村落”为新的自治微单元开展微治理,由村民直接民主推选产生本村落内的“两长八员”,即党小组长、村落理事长,经济员、宣传员、帮扶员、调解员、管护员、环卫员、张罗员、监督员,特长多、能力强的人可兼任多“员”。秭归通过“两长八员”将当地威望较高、乐于奉献的负担不重低龄老人动员起来解决身边小事,此举没有增加巨大财政负担却极强地增加了基层治理的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