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乡村建设运动是以新派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基于当时国家体制的现代性建设运动,也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力所能及帮助古老乡村摆脱前现代诸因素约束的初步尝试,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但那些社会精英和知识分子深入民间,脚踏实地,在改变乡村基础条件和社会组织形态,围绕开发民智、挖掘民力、转变农民观念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他们的探索,留下不少可借鉴的经验。
1.人的发展是首要因素
传统乡村人口众多,人力资源并不缺乏,但由于生产方式和治理方式的落后,乡村现代化的最大制约因素,还是人的素质问题。中国乡村现代化缺乏内在动力,外力加予的引领和促动是必不可少的。外力促动的最直接方式,就是人才下乡。人才下乡的第一着力点,在于输送知识、转变观念,带动乡村走出生产方式和治理方式的低级循环。只有在村民素质普遍提升并从中产生足以引领乡村自主发展的本土人才力量后,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治,并走上持续发展的正轨。而乡村的持续发展和繁荣,又是保障本土人才和人力资源不流失的必要条件。
2.科学技术是兴农的根本之策
中国农村人多地少,生产效率普遍低下,传统农村在正常年景都只能达到温饱,这也是许多农民目光短浅、人穷志短的重要原因。乡建派瞄准这一症结,在引进先进品种,提高种植、养殖的科技含量和推广运用先进生产工具方面,做了大量努力。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规模的科技下乡活动,有效地扩大了农民的见识和视野。许多农村都是在这一波的乡村建设运动中第一次接触到现代科技的新生事物,不少村民初步掌握了科学种养的技术和能力,经验表明,给农民生产带来实实在在成效的科技推广,是兴农根本之策。
3.协作经营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www.daowen.com)
现代农业归根结底要走规模化生产经营之路,但中国传统乡村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农民普遍缺乏协作经营的意识和合作精神,这既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也不利于大规模的科技推广和先进农具的使用。一些乡建派人物如梁漱溟敏锐地抓住这个关键,通过实验农场示范和提供技术、金融服务,引导农民组织合作社,促进产供销一体化,取得显著效果。实践表明,协作经营不但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收入,而且是培养民众纪律习惯和自治精神,改善乡村治理的基础条件。这一经验在新中国农村建设中也一再得到验证。
4.乡村治理要注重延续传统机制
中国乡村是个延续几千年的传统社会,积累了大量的治理智慧,无论社会如何变革,都离不开传统机制的延续。从乡建派的实践来看,他们围绕乡村社会治理所进行的各种创新改革,都是基于时代要求与传统机制的结合。其中如普及教育、政教一体、培训乡建骨干、整肃治安、地方自治等举措,无不可以见到官绅结合、选贤任能,教治结合、以教化民,抑制豪强、规避把持,联保共济、守望相助的传统智慧和机制的影子。现代化是传统的现代化,传统必须经受现代洗礼,现代必然包含传统因素,这是颠扑不破的历史经验。
5.基础设施是农村发展命脉所系
中国传统乡村经济极其脆弱,近代以来在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浪潮中又长期处于不利地位,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都是向外输出,由此造成乡村发展基础的薄弱。发展乡村,必须先从改善乡村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做起,这些基础设施靠乡村自身是无法建立起来的。乡建派人士看到了这一点,他们的乡村建设重点,主要致力于改善乡村发展基础条件,尤其在交通、通讯、电力、水利、防灾及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方面着力较多,这是对乡村建设富有远见的举措,对后世的乡村发展和乡村振兴很有借鉴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