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1890年出生于四川巴中市巴州区三江镇一个塾师家庭,少年时代受传统文化熏陶,继之入教会学堂接受新学教育,后赴美国耶鲁大学主修政治经济,1919年入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历史学,获硕士学位。学成回国后他立志献身平民教育事业,长期担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干事,经多年实践又认识到中国平民教育的重点是农民教育,为此在平教会增设乡村教育部,选择河北定县作为实验点,与一批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到定县翟城村推行乡村教育计划。1929年平教会迁往定县,全力以赴开展乡村教育实践。综合而言,晏阳初对平民教育和乡村治理的探索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着眼于乡村,开发世界最大最富的“脑矿”
晏阳初立志献身平民教育事业,最初是受海外华工苦力生存状况的刺激。1918年晏阳初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后,应募前往欧洲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华工“苦力”服务。那些“苦力”身份卑微,但在战场服务中表现优秀,有几千人受到了表彰。晏阳初从中看到“人人皆可为尧舜”的道理,他认为,他们只是因缺乏教育而被埋没了,世界上最大的“人矿”“脑矿”在中国,这个矿藏如果得到开发,就会焕发出无穷无尽的力量,中国未来的希望就在于此。因此他学成回国后,游历19个省,调查中国平民教育现状,认识到中国的国情就是经济落后、人口众多,80%以上的人口住在农村,他们差不多都是文盲,全国有八千万学龄儿童,只有七百万就学,还有一亿多青壮年都不识学或识字不多。这些儿童和青壮年是“平民教育”的重点。
据此,晏阳初动员了一大批教育家、归国留学生和社会同道人士,1923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由朱其惠任董事长,晏阳初任干事长,陶行知等任干事。1926年以后,晏阳初把平民教育的重点从城市转到农村,教育的对象也由城市平民变为乡村农民。晏阳初从事乡村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进行实验研究。他根据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状况,主张以一个县为实验研究的基本单位。在进行广泛、深入、科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最终选择河北省定县作为实验区。1929年平教会迁往定县,全力以赴开展乡村教育实践。
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愚、贫、弱、私四大病。针对这四大病,他提出“四大教育”,即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其中文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知识力,解决“愚”的问题;生计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生产力,解决“穷”的问题;卫生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健康力,解决“弱”的问题;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团结力,解决“私”的问题。
推行四大教育,必须采用“三大方式”,即学校式、家庭式和社会式并举。他们把40万定县农民分成若干档次推进三种方式教育。
学校式:创办初级平民学校、高级平民学校和平民大学。初级平民学校主要针对十二岁以上已超过入学年龄的文盲,进行扫盲工作。进入高级平民学校后,这些学员已掌握了识字的能力,并且脑筋灵敏,思想活泼,可以对他们进行比较系统的训练,以培养乡村领袖。创立“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作为平民大学,其目标和宗旨是为乡村建设培养专门人才。这些人才务必达成“劳动者的体力”“专家们的智能”“教育者的态度”“科学家的头脑”“创造者的气魄”“宗教家的精神”,能够担当领导乡村建设的使命。
社会式:主要针对成年人和妇女。青年农民在平民学校毕业后加入毕业同学会(或校友会),他们可以利用“流动图书馆”阅读农民周刊,并撰稿扩大宣传教育效果,还可当“表证农家”向广大农民表演与解说农村建设的知识技能;组织戏剧社和辩论俱乐部,为村民办无线电广播,传播农业知识;举办墙报、板报,刊登当天新闻及知识技能;调解民事纠纷;还有开展植树、修路、农业展览、反毒品买卖、禁毒拒赌等活动。
家庭式:主要是联合各个家庭中地位相同的分子施以相当的训练,使在家庭中的男女老少都能得到相当的教育,分别有户主、主妇、少年、闺女、幼童五种组合。这种方式常与学校式、社会式结合进行,目的是帮助改良家庭的日常生活,帮助解决家庭与学校之间的矛盾,增强家庭的责任感,减少对上学青年、儿童的反对和阻力。
晏阳初认为,知识分子到乡村去“化农民”,自己首先必须“农民化”,虚心向农民学习,与农民共同生活和劳动,只有同他们广泛深入接触,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需要,更好地为他们服务。为了提高教育效果,平教会注重根据中国平民的实际情况和中国的历史文化特点编写教材。晏阳初、陶行知与陈鹤琴等人从中国常用汉字中选择最常用的1300个,编成四册白话文《平民千字课》,每晚学习一课,学员分96小时学完,就能看书读报了。(www.daowen.com)
2.从小处着手,推进乡村公共事业和改善乡村治理
晏阳初在定县推行的平民教育,注重从农民的切身需求出发,着眼于小处逐步推进公共事业:指导农民修建井盖与围圈,适时消毒灭菌,以减少疾病传染;训练公立师范学生与平民学校学生进行免疫接种;训练助产士代替旧式产婆,向旧式产婆普及医学常识;建立各区保健所,培训合格医生;从平民学校毕业生中培训各村诊所的护士与公共卫生护士;为村民引入优良棉花和蛋鸡品种;建立村民自治组织;改组县乡议会,改造县乡政府。晏阳初认为,普及平民教育,只是给了平民知识工具,有了工具而不会应用也等于零,因此,平民教育必须与乡村改造和建设结合起来,才会产生实际效用。如何结合?归纳起来有五个方面。
第一是教育与农民生活、乡村建设相结合。晏阳初认为“不谋建设的教育,是会落空的,是无补于目前中国农村社会的。”[5]平民教育的目标是适应、改良、创造实际生活,以全体人民的全部生活为起点,以改造民族为目标。所以,在农村办平民教育,仅仅教农民识字本领而不教他们运用这些本领进行乡村建设是没有用的。
第二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方面要使教育者先受教育,知识分子深入农村,先向农民学习,从农民生活中找素材,根据农民需要编写适用的教材。另一方面,教育者必须将自己的知识简单易懂地教给已识字和正在识字的农民,并且身体力行地示范,使农民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来谋划乡村的建设,使教育的结果化为乡村建设的力量。
第三是科学与农村实际相结合。使农业科学深入农村,是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平民教育促进会成立开始,晏阳初就不遗余力地动员一大批农业科学家、教授去定县农村实地调研和实验,从农民的生产生活中找问题、搞实验、求答案,为农民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
第四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平民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受教育者取得知识和相应的技能,解决物质生活的问题,还要通过平民教育这个手段,培养民族新生命,塑造民族新人格,改造民族新的精神面貌,达成“新民”目标,使整个民族成为有觉悟、有道德、有公共心、有团结力的新民族。
第五是个人与集体相结合。中华民族曾经创造出灿烂文化,对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但由于长期的个体生产和生活被压迫到最低水平,使得当时的平民百姓大多数愚昧无知、自私自利、不思进取。因此,晏阳初很注重通过公民教育,创立出一套提高民族自觉心的“组织教育”的方法,唤醒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和在定县的乡村建设实验,切合当时中国实际,也产生了较大影响。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政府民政部决定将晏阳初的经验向全国推广,在各省划出一个县进行乡村教育试点,期间先后成立了定县实验县、衡山实验县、新都实验县和华西试验区等乡村教育实验区。1936年,日本对华北的侵略步伐步步逼近,晏阳初和平教总会在战争威胁下离开定县,向南撤退。1937年晏阳初接到湖南省政府邀请,协助动员民众参与抗日。在他建议下,湖南撤销了将近三分之二的县级官员,招募了近五千名学者和科学家参与政府工作,这又是一次重大的基层政治改造试验。抗日战争结束后,晏阳初曾试图游说蒋介石为乡村教育投入更多资源,但由于内战的原因而遭到蒋的拒绝。晏阳初转而走向国际,继续致力于平民教育活动。终其一生,他为平民教育效力七十余年,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被称作“世界平民教育之父”,被联合国聘为终生特别顾问,与同时代致力于平民教育的陶行知先生,并称“南陶北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