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梁漱溟:乡村治理的实践探索

梁漱溟:乡村治理的实践探索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梁漱溟选定农业小县邹平作为乡村建设实验基地和中心。梁漱溟踌躇满志,先后在山东邹平、河北定县、江苏无锡召开三次全国乡村工作会议,成立“中国乡村建设学会”,意在向全国推广他的理论和实践。11月24日,敌机轰炸邹平县城,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被炸毁,梁漱溟的在邹平的“乡治”实践戛然而止。

梁漱溟(1893—1998)祖籍广西桂林,少有报国济民之志,曾任教北京大学,后不满足于高等学府的书斋生涯,自行到山东、河南等地办学。他认为,中国是个伦理本位、职业分立而非阶级对立的社会,中国的问题是中西文化交融中的文化失调,改造中国不在于对谁革命,而在于改造文化,因此认定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从基层做起,进行乡村建设,即依靠乡村自治来建立乡村文明。他曾先后在广东、河南搞过“乡治”“村治”实验,还考察了江苏昆山的乡村改进试验基地、河北定县翟城村的自治事业、阎锡山在山西实行的村镇改革等,完善了他的乡村建设理论。1931年,主政山东的韩复榘为笼络人心,跟当时乡村建设热潮,支持梁漱溟在山东开展乡村建设实践。梁漱溟选定农业小县邹平作为乡村建设实验基地和中心。他进行的乡村建设实践主要有以下一些措施。

1.成立乡村建设研究院作为乡村工作中心

梁漱溟起草《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设立旨趣及办法概要》,阐述山东建设研究院的宗旨和山东乡村建设不同于他处的重点、特点。随后选定邹平县城东门外一处院落作为研究院院址。按照设计,研究院具有三个中心功能:一是乡村建设理论研究中心,招收大学毕业生,进行两年培训后留在研究院,作为研究乡村问题、开展乡建工作的中坚力量。二是乡村干部培训中心,招收中等学历青年,经一年培训后直接下乡,作为乡建工作的骨干力量。三是乡村建设的指挥中心,在山东各地择地建设实验区,各实验县的县长由研究院提名,由省政府任命,实验县可以截留地方税收的50%作为试验经费。也就是说,研究院被赋予相当大的人事权和财政权,一时有“山东第二省政府”之称。

2.建立“政教合一,以教统政”的基层治理模式

梁漱溟培训大量知识分子下乡,目的在于大力推广乡村社会化教育,用传统“教化”方式普及科学知识和技术能力,培育团体精神,提高农民素质。他通过“县政改革”把基层的行政机关村公所、乡公所、镇公所全部撤掉,改设村学、乡学。乡学和村学既是乡村行政机关,又是乡村教育机关。全村的男女老幼,分别编入成人部、妇女部、儿童部和高级部;学董负责具体村务,学长是公推的乡村领袖,教员是研究院下派的“先生”。乡学的结构与村学相似,是高一级的社会组织。教材由研究院编写,除读书识字外,重点是进行农业科技、传统道德、文明习惯的培养。一方面积极倡导敬长、尊师、尚贤、恤贫、睦邻、扬善、抑恶等传统道德,另一方面废除缠足、早婚、吸毒、赌博、斗殴、不洁等陈规陋俗,倡导文明新风,并增加科技推广、提倡合作、流通金融公共卫生等新的时代内容。

3.引导民众开展经济合作(www.daowen.com)

梁漱溟认为“团体组织、科学技术”是中国民众与西方人相比的最大短处。抓住这个关键,不仅可以培养民众的纪律习惯和自治精神,还能提高经济收入,乃至产生“以农业引发工业”的效果。为此,研究院建立实验农场,引进各种种养殖新品种、新式工具、化肥农药等农业科技,对农民进行示范。通过举办农展会、在各村选择农户提供良种和技术指导进行试验对比等,增加吸引力。为带动农民合作,研究院提供“产供销”服务,即可以为更多农户提供良种、技术指导,缺乏资金的可以提供贷款农产品还可以统一外销。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农户必须改变个体生产方式,组成十几户到几十户的合作社,才能提出申请。当时邹平有个梁邹美棉运销合作社,推广美棉种植,亩产可达300—400斤,而其他棉种亩产不足120斤。农户受此激励,参加合作社积极性大大增强,1932—1935年短短三年,棉花合作社数量增长7倍,社员增长12倍,棉田增长32倍。到1936年底,按照“因地制宜、分区推广”的原则,邹平建立了棉花、林业、蚕业、信用、庄仓、购买等六大类合作社,社数总计307所,社员总数8828户。

4.广泛开展乡村社会改革和基层各项社会事业建设

乡学、村学既是乡村社会教育机构,也是乡村行政机构。研究院依托乡学、村学,在基层行政改革、金融服务、公共卫生、移风易俗、民兵自卫、学校教育等领域做了相当多的实验工作。短短数年,邹平气象一新,研究院通过《乡村建设》《邹平实验县公报》以及邹平乡村书店等载体,面向全国广泛宣传,来参观访问的国内外社会名流和团体络绎不绝,邹平县成为当时全国知名度最高的县。同时,积极扩大山东乡村建设实验区,到1937年,实验区已经推广到全省的74个县。

梁漱溟在邹平的乡村建设实践,有许多富有前瞻性的探索,如组织农户进行合作经营的合作社,已被历史证明是一种适合中国农村社会的经济合作组织;他在邹平和菏泽所实验的乡村自卫,在当时也受到高度肯定。1935年山东省政府制定了一份三年计划,把全省107个县划为10个行政专区,推广邹平和菏泽的乡村自卫模式。梁漱溟踌躇满志,先后在山东邹平、河北定县、江苏无锡召开三次全国乡村工作会议,成立“中国乡村建设学会”,意在向全国推广他的理论和实践。但是,历史没有留给梁漱溟更多的时间,1937年10月13日,日军打到了山东的黄河北岸。11月24日,敌机轰炸邹平县城,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被炸毁,梁漱溟的在邹平的“乡治”实践戛然而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