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阶段,占有不同社会资源的广告权力主体各施其职,在为广告正名以及广告实践活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以工厂、企业为代表的占有生产资料、资金资源的权力主体逐步开始采取广告手段以促进销售;以媒体为代表的占有技术资源的权力主体通过刊登、播出广告赚取广告费以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以广告人、广告公司为代表的专业主义权力主体为广告获得社会认可四处奔走、为打开广告发展的局面积极参与广告实践活动;以政府机构为代表的占有管理资源的权力主体则通过颁布行政指令、发布公告等形式表明对广告的支持态度。通过对不同权力主体初次涉入广告的时间进行比对,可以发现,尽管所承担的职责不同,但各权力主体最初参与的时间却大略一致;从表面上看,这一时期似乎也呈现出一幅权力主体全面参与的大好景象。然而,稍稍细究,便能在参与时间上能略微分辨出细小的时间差,于此同时,尽管各权力主体的确都参与其中,但从主观意愿上来看,其实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主动参与”和“被动卷入”的分别。
具体来看,在参与时间方面,较早出现的一则广告则是1979年1月4日《天津日报》刊登的主题为“天津牙膏厂主要产品介绍”的通栏广告,它早于1979年1月14日丁允朋在《文汇报》上发表的《为广告正名》一文,也早于1979年11月8日中央宣传部向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及中央与地方新闻媒体下发的《关于报刊、广播、电视台刊登和播放外国商品广告的通知》。从上述时间对比中可以发现,企业、媒体是最早参与的权力主体,而即便是最早参与的这两类权力主体,若以主观意愿和主动行为作为依据来划分,自然,作为具有信息传播需求的企业相对更早,而作为信息发布平台的媒体则处于较为被动的位置,因此,若要论及最早的广告发起者,媒介稍逊于企业。为了获得更直观的认识,笔者用坐标图示了权力主体参与广告的时间流线(见图3.1)。
图3.1 权力主体参与广告的时间流线图
然而,这一时间流线图却呈现出一种稍有些令人费解的程式:既然是经济机制发生变化引发广告的复兴,为何占有社会管理资源的权力主体出现的时间最晚?既然计划经济下企业对于市场经济活动并不信任也缺乏主动意识,为何占有生产资料与资金资源的权力主体反而相对较早出现在时间流线图中?(www.daowen.com)
这些问题的出现是有其原因的。央视引进的动画片《铁臂阿童木》中出现的卡西欧贴片广告是具有成熟市场经验的国外品牌为了打入中国市场,通过让媒体免费引进电视产品的方式,以贴片广告的形式首先出现的,在现在看来,用一部电视动画片来交换巨大的中国市场,国外企业显然用较低的成本换取了较高的广告回报,而它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甚至是难以估量的;紧随其后,天津牙膏厂这一类权力主体的广告行为,是中国本土企业第一次采取的付费广告行为,与卡西欧在中央电视台的贴片广告进行的并不平等的交易不同,这是一次平等的、议价的市场交易,它表明市场经济已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其中,有一部分企业已经在有意无意中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经济的气息并采取了相应的行为来应对即将到来的市场经济可能引发的竞争,作为本土的广告活动先行者,它们的广告行为不仅对其自身的发展有所促进,从更深远的影响来看,这也是本土企业与国外企业相互竞争,并在竞争中确保市场份额的重要举措;除此之外,后续参与的企业中,也有一些是因为计划经济逐步转型的过程中,由于改变了统购统销的生产销售模式而陷入困境,最终误打误撞采用广告,并尝到甜头,进而主动参与的,它们都成为较早参与广告的权力主体。与企业同时涉入广告的另一权力主体——占有信息传播技术的媒体,一开始只是作为一个信息的载体被动地传递广告信息,而相隔不久,媒介同专业主义权力主体一道为争得广告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付出了积极且宝贵的努力。而占有管理资源的政府机构则首先是在广告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争取社会经济地位的过程中,由于引发了社会的质疑、非议甚至否定,为了声援广告涉入其中,其后,由于对广告关注的加强,才逐步开始主动参与、积极引导其发展。因此,这样一条时间流线其实说明了另一个问题,即权力主体最初涉入广告并将其与经济活动相关联的主动性问题。若将其主动性及其作用作如下归类(见图3.2),不难发现,除了专业主义权力主体是主动积极地涉入之外,其他各类权力主体除个别现象之外,大多在最初阶段都是较为被动的,但无论主动性如何,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来说,其作用都是积极的。
图3.2 1979—1992年权力主体涉入广告的主动性及其作用分析图
随着中国广告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广告随之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用以描述广告权力主体涉入广告主动性及其作用的这一坐标分析图也在之后不断地发生着一次又一次的结构性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