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权力”基本概念的认知、对媒介权力概念的借鉴以及对广告权力概念三个基本要素的分析,可知,广告权力并不是文章开篇时文森特·鲁吉罗所定义的“操纵”感觉的能力。
本书认为,广告权力概念应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阐述。
从狭义来看,“广告权力”是广告权力主体通过占有、调动和使用社会资源(包括生产资料、资金、传播技术、专业知识与技能等)获得影响、干预、支配广告进程的能力。从狭义的广告权力概念来看,广告权力的基本特性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告权力是“资源性”的权力,它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通过武力、法律等手段而获得的权力;
二、广告权力的结构具有“不稳固性”,由于广告权力的获取是通过占有、调动和使用社会资源来实现的,而社会系统的运转依靠的则是社会资源的不断流动,这使得广告权力主体所拥有的广告权力也随着其掌握的社会资源比重发生着强弱变化,直接导致了微观广告权力结构的不稳定性;
三、广告权力的施行是“非强制性”的,它往往通过经济、信息等作为其影响、干预、支配广告进程的手段和途径。
从广义来看,“广告权力”概念就不能局限于上述广告权力主体所具备的能力了,而应当描述为广告权力主体通过占有、调动和使用社会资源(包括生产资料、资金、传播技术、专业知识与技能等)获得影响、干预、支配广告进程的能力,以广告权力本体(包括广告作品、广告活动等)为载体,对个体的、群体的受众或是社会经济、社会文化、社会日常生活等广告权力客体产生直接或间接、明显或潜在的作用力,通过在广告权力客体的信息及行为反馈以及广告权力客体对广告权力主体的反作用力中所建立起的一种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并通过这种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在权力体系内部的作用影响广告权力主体、本体、客体以及借由这一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影响社会发展的一种特殊机制。从广义的“广告权力”概念来看,除了上述“资源性”“不稳固性”和“非强制性”的特征仍适用于广义的广告权力之外,广义的广告权力之特征还表现为:
一、“互动性”是广告权力的基本特性之一,一方面广告权力主体与广告权力本体、广告权力客体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以此形成了广告权力结构和广告权力关系,另一方面,广告权力结构和广告权力关系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一种影响广告权力结构、关系以及社会发展的特殊机制;
二、广告权力不仅产生着明显的行为和影响,同时还存在着“潜在的”的行为和影响,有时,这种“潜在的”行为和影响甚至可能对社会发展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由此,通过对30余年广告发展历史和典型事件的分析,本书对广告权力的论证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不仅关注广告权力内部的结构变化,也关注广告权力的行为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
第二,不仅关注广告权力主体的行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也关注广告权力本体和客体在这一过程中的参与和作用;
第三,不仅关注广告权力通过各种方式产生的可以观察到的明显的行为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而且关注其隐蔽的行为以及存在着的潜在的行为对社会各领域产生的效用。
【注释】
[1][美]史蒂文·卢克斯,彭斌译,《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第55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2][美]史蒂文·卢克斯,彭斌译,《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第55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3][美]史蒂文·卢克斯,彭斌译,《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导论第12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4][美]史蒂文·卢克斯,彭斌译,《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第19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5][美]史蒂文·卢克斯,彭斌译,《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导论第1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6][英]安东尼·吉登斯,田佑中、刘江涛译,《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一种对解释社会学的建设性批判》第198页,社会文献出版社,2003。
[7]Max Weber,Economy and Society,three volumes,edited by Guenther Roth and Claus Wittich(New York:Bedminster Press,1968),Volume Two,p.926.
[8]Harold Lasswell and Abraham Kaplan,Power and Society(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0),p.75.
[9][美]史蒂文·卢克斯,彭斌译,《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第84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10][美]丹尼斯·朗,陆震纶、郑明哲译,《权力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1][美]C.赖特·米尔斯(C.Wright Mills),陈强、张永强译,《社会学的想象力》第42页,三联书店,2001。
[12][美]C.赖特·米尔斯(C.Wright Mills),陈强、张永强译,《社会学的想象力》第42页,三联书店,2001。
[13][美]戴维·斯沃茨,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第11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4][美]史蒂文·卢克斯,彭斌译,《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导论第1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15][美]C.赖特·米尔斯(C.Wright Mills),陈强、张永强译,《社会学的想象力》第42页,三联书店,2001。
[16][英]安东尼·吉登斯,田佑中、刘江涛译,《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一种对解释社会学的建设性批判》第212页,社会文献出版社,2003。
[17][美]苏·卡利·詹森,曹晋主译,《批判的传播理论:权力、媒介、社会性别和科技》总序第6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18][美]史蒂文·卢克斯,彭斌译,《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导论第5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19][美]史蒂文·卢克斯,彭斌译,《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第5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20][美]史蒂文·卢克斯,彭斌译,《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译者的话第1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21][英]安东尼·吉登斯,李康等译,《社会的构成》第77页,三联书店,1998。
[22][美]史蒂文·卢克斯,彭斌译,《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第9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23][美]史蒂文·卢克斯,彭斌译,《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第30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24][美]史蒂文·卢克斯,彭斌译,《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第61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25][美]史蒂文·卢克斯,彭斌译,《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导论第13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26][美]史蒂文·卢克斯,彭斌译,《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导论第13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27][美]C.赖特·米尔斯(C.Wright Mills),陈强、张永强译,《社会学的想象力》第225页,三联书店,2001。
[28][美]史蒂文·卢克斯,彭斌译,《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第15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www.daowen.com)
[29][美]史蒂文·卢克斯,彭斌译,《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导论第1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30][美]史蒂文·卢克斯,彭斌译,《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导论第14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31][美]史蒂文·卢克斯,彭斌译,《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导论第12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32][美]史蒂文·卢克斯,彭斌译,《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第19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33][美]史蒂文·卢克斯,彭斌译,《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第54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34][英]格雷姆·伯顿,史安斌主译,《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第23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5]张锦华,《传播批判理论》第6页,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4。
[36]郝家林,《媒介的权力——一种全景透视的方法》,刊载于《现代传播》,1998年第1期。
[37]丁柏铨、陈月飞,《略论媒介权力》,刊载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年3月。
[38]梅琼林、胡华涛,《媒介权力的生成及嬗变》,刊载于《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3期。
[39]吴予敏,《帝制中国的媒介权力》,刊载于《读书》,2001年3月。
[40][英]格雷姆·伯顿,史安斌主译,《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第27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1][英]格雷姆·伯顿,史安斌主译,《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第27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2][英]格雷姆·伯顿,史安斌主译,《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第23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3][英]格雷姆·伯顿,史安斌主译,《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第23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4][英]格雷姆·伯顿,史安斌主译,《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第25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5][美]史蒂文·卢克斯,彭斌译,《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第64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46][美]查尔斯·赖特·米尔斯,王崑、徐荣译,《权力精英》第1、2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7][英]安东尼·吉登斯,李康等译,《社会的构成》第77页,三联书店。
[48][美]戴维·斯沃茨,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第79、86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9]在解释“文化资本”这个概念时,布尔迪厄提供了一种相对狭窄的定义,将文化资本等同于“信息资本”,而在另外一些地方,则将其等同为由学术或专业资格保障的知识,更常见的是,他认为通晓某个特殊领域的文化制品和实践就拥有了某种文化资本,尤其是那些他称之为“符号资本”(symbolic capital)(由主要的文化机构诸如学校、博物馆等划分的)文化制品和实践(布尔迪厄,1973),参见[英]詹姆斯·库兰、[美]米切尔·古尔维奇编,杨击译,《大众媒介与社会》第9页,华夏出版社,2006。
[50][英]格雷姆·伯顿,史安斌主译,《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第23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1][英]安东尼·吉登斯,李康等译,《社会的构成》第378、379页,三联书店,1998。
[52][英]安东尼·吉登斯,李康等译,《社会的构成》第378、379页,三联书店,1998。
[53][英]安东尼·吉登斯,李康等译,《社会的构成》第380页,三联书店,1998。
[54][美]大卫·克罗图(David Croteau)、威廉·霍伊尼斯(William Hoynes)著,邱凌译,《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第14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5][英]詹姆斯·库兰、[美]米切尔·古尔维奇编,杨击译,《大众媒介与社会》译者序第5页,华夏出版社,2006。
[56][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第291页,新华出版社,2004。
[57][英]格雷姆·伯顿,史安斌主译,《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第44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8][英]格雷姆·伯顿,史安斌主译,《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第45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9]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第423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60][英]格雷姆·伯顿,史安斌主译,《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第43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1][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第291页,新华出版社,2004。
[62]格雷姆·伯顿所指的文本的可变性、主动性表现在“文本能够在受众的脑海当中产生不同的意义。有人甚至主张,这一意义生产的过程是在时时发生的——无论我们是否有意识的关注文本。该文本仍然会有其他的意义在无意识的层面上被生产出来。文本的读者并不能完全控制他们自身对文本的关注”,参见[英]格雷姆·伯顿,史安斌主译,《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第44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3][英]格雷姆·伯顿,史安斌主译,《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第44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4][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第18页,新华出版社,2004。
[65][美]查尔斯·赖特·米尔斯,王崑、徐荣译,《权力精英》第386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6][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第18页,新华出版社,2004。
[67][英]安东尼·吉登斯,李康等译,《社会的构成》第78页,三联书店。
[68][美]阿尔文·托夫勒,吴迎春、傅凌译,《权力的转移》第3页,中信出版社,20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