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约翰·亨利·哈维·琼斯:舰队总指挥

约翰·亨利·哈维·琼斯:舰队总指挥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1年,约翰·哈维·琼斯出人意料地被任命为帝国化学工业公司的总经理。对哈维·琼斯的任命是解决帝国化工公司濒临危机的一个策略。但他们承认哈维·琼斯决不是一个平庸之辈。哈维·琼斯要在公司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哈维·琼斯采取的第一措施就是削减开支。哈维·琼斯是一个典型的实用主义者,他十分重视捕获确切的信息。哈维·琼斯能拯救这一残局吗?

约翰·亨利·哈维·琼斯:舰队总指挥

帝国化学工业公司总经理

出生:1924年4月16日

婚姻:已婚有一女儿

学历:肯特郡托莫学校达特茅斯皇家海军学院

企业生涯:

1956年——帝国化学工业公司任职大都市集团公司非执行董事

1981年,约翰·哈维·琼斯出人意料地被任命为帝国化学工业公司的总经理。人们一直认为他是刚来到公司的局外人,是一个常常头发蓬乱、系着鲜艳领带的闲客。他那双犀利的眼睛莫名其妙地在人们心目中被看作是世界第五大化学工业公司总经理应具有的形象。的确,他目光直率,形象地说就是那种惯于中肯地提出问题,并一定要得到答复的人所具有的目光。哈维·琼斯60岁出头,体态稍胖,相貌平平,有两道浓密的眉毛、还蓄有时髦的胡须。如果说他的眼睛还有什么特别的话,那也就是它具有明察秋毫,识别真伪的敏锐力。

哈维·琼斯就任帝国化工公司总经理对该公司的职员的确是一个震动。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由董事会选举稳妥的总经理的做法。自从保罗·钱伯斯爵士于1960年至1968年独揽公司大权后,公司的发展遭到了极大的挫折,从此,帝国化工公司比英国其他任何大公司都更加注意防止独裁领导。

帝国化工公司通过正常渠道选举总经理的方法相反使有才干的铁碗人物显露的机会减少了。总经理及理事会其他成员均是通过全体董事的无记名投票选举出来的。这种选举与教皇的选举不无相似,竞选者四处游说,在掌握实权的各部门领导之间进行心照不宣的交易。对哈维·琼斯的任命是解决帝国化工公司濒临危机的一个策略。董事会决定将他的任职期限由通常的3年延至5年,同时还任命他为“首席执行官”。这足以说明他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前任公司董事长莫里斯·霍奇森爵士力主授予他的继任者以自行决策权,但并未能使董事会接受哈维·琼斯为首席执行官,因为这样完全有可能导致独断专行的领导。但他们承认哈维·琼斯决不是一个平庸之辈。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是众所周知的。哈维·琼斯要在公司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作为机构负责人,他将自己的意图明确公布于众。在一次不太受欢迎的讲话中,他毫不留情地对他的同僚们说:“诸位不妨看看我们的公司。1970年我们说要摆脱对石化产品的依赖,1970年至1980年间我们用于建设新厂的投资近50亿英镑。到了1980年,大话该兑现时,公司的资产无论在产品经营的种类上,还是在地域分布上,其百分比与10年前没有任何变化。作为董事会的成员,我们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在他当选总经理后,他坦率地道出了他对未来的设想:“我这个人喜欢冒险,我设计的蓝图可能实现不了。70年代我们就没把握住世界的变化,如果这次重蹈覆辙,我将引咎辞职。”随即他便投入了工作。就任总经理的第一天,他召集董事们在维尔温帝国化工公司的宾馆内举行智囊会,为公司的未来出谋划策。他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是否只经营化工产品?很明显,这是一个反诘句。他知道帝国化工公司最大的优势之一是在化工和与之有关工业的技术实力方面。另一优势,他认为是公司具有的无可匹敌的国际规模。它的子公司遍布世界各地,公司可通过这些子公司来销售产品,这使它的对手们望尘莫及。公司所面临的挑战只是如何实现技术市场化,以获得最大的利润

哈维·琼斯采取的第一措施就是削减开支。

他首先从最高层开刀,把总董事会的成员由14人减为8人。在被劝离的所有人当中,并非人人都料到他会在自家门前大动干戈。即使对留下来的人他同样毫不留情地做了调整。他还极力反对奢侈。原来的委员会办公室富丽堂皇,墙壁用锦缎装饰,中间有一巨大皮革包嵌的圆桌,它是为举行全体委员会正式会议准备的。如今,哈维·琼斯把他的行政人员迁到了一个小小的演讲室,每人一个小桌。顿时,以往的庆功会变成了战舰指挥官们的休战汇报会。

这样改革的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过去,帝国化工公司的董事除每人负责一个部门和一项中心工作外,例如采购,还有指定的海外某个区域的工作。毫无疑问,他们是委员会的全权代表。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每年两次到米尔板克(miu-back)总部汇报工作,该总部距上议院有几百里远。这些分部主管通常随身携带着约35页的建议书,均是关于职员们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类疑难问题,以及一些相关的附录,以便把它们呈交给有关的决策机构。

作为一种体制,这难免会导致官僚主义的产生。据统计,从董事会到小组主任,这中间至少有16个官僚环节。但最不称职的还要属董事会的那些主要成员们,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把时间花在讨论个别经营项目的会议上,对公司缺乏全面的了解。

于是,哈维·琼斯在公司中建立了一种新的管理机构。他指定董事会的两位主要委员负责管理帝国化工公司的所有部门;另外3名委员负责管理财政、中心计划以及科研与技术,其余两人专门负责管理海外业务。其中任何一位分部的总经理,如果有必要,都可在每星期一上午固定的董事会上向主席和其它委员们陈述意见,他们可用20分钟的时间讲述具体问题,并能马上得到一个满意的解决办法。

除了每星期一的会议外,董事会每月还要用一周的时间来研究公司的总体战略。其余时间,委员们则奔波于世界各地,检查公司的经营状况,确保自已对公司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了如指掌。哈维·琼斯是一个典型的实用主义者,他十分重视捕获确切的信息。他说董事会的作用就在于它必须全盘把握公司发展的总趋势,呆在象牙塔里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就这样,哈维·琼斯从根本上改变了董事会的职能,但并未就此满足,他开始考虑怎样处理米尔板克总部职员超编的问题。他宣布要取消这个总部,但在此之前,他已将全体职员做了大幅度的精简。这使他得以将所有剩下的人集中到一座大楼工作,这样曾是总部的主要楼区修整后变成了高科技交流中心。

哈维·琼斯刚上任时,听到的都是帝国化工公司的坏消息。1981年第一季度公司亏损,第二季度还是亏损,这使公司的每一个人都感到震惊,其中包括那些最严厉的批评家和分析家。这是帝国化工公司成立55年来的第一次亏损,好象启示录里四骑士中的两人把马拴在了米尔板克的栏杆上。难道公司就这样完了吗?哈维·琼斯能拯救这一残局吗?评论家们对此莫衷一是。哈维·琼斯很像吉卜林小说中的一个人物。他出生在印度王子城达尔并长到5岁,达尔位于孟买东北部300英里处。他父亲是那里的一个土邦主——英国伯爵布罗诺斯克的非官方主教,这个邦主过着半王室生活。在印度,人们都尊称欧洲白人为先生或夫人,对小约翰也是如此。他有自己的仆人,并深受印度异教的熏陶。

“用任何标准衡量,那都是一种极度奢侈,甚至有些荒唐可笑的生活。但那时的事我大多已忘记,只记得父亲曾两次回到英国,一次是参加1935年女王的即位纪念日,另一次是参加1937年女王的加冕典礼。当我突然被预备学校开除,同时发现父亲和那个土邦主已住在帕克港时,我产生了一种从天堂落入地狱的感觉。”

“事实上,预备学校如同地狱。我乘船回到了英国的肯特郡,进入了迪尔镇的托莫寄宿学校。迪尔是一个海边城市,环境与索恩西差不多。这是一所大约拥有七八十名学生的中产阶级子弟学校,他们的学习成绩都很出色。由于我长得比较小,又有些与众不同,于是我就成了他们侮辱的对象,这是我最最痛恨的事情。在我回到英国之前,我从未见过汽车。记得1929年我乘船到达伦敦时,第一次见到汽车,我害怕极了,不得不被别人抱着穿过马路。而且我发现我很难与别人相处,还很不习惯甚至有些憎恨这里的饮食。3个月后,我才收到父母的信,那段时间对我来说简直是糟糕透了。”

他毅然决然地报考了达特默恩的海军培训学院,这使家里人甚为恼火。因为他们全家都是在陆军部队服役,并希望他也如此。尽管他们过着印度式的生活,但并不富裕,所以哈维·琼斯能获得军校学员的学习资格,对家里也是一个安慰。他自己声称:“我获得这一资格如果说是靠我的学识,不如说是靠我的艰苦劳动。”当人们问起他在海军培训学院所受的教育时,他总是矢口否认,不承认在那儿受过任何教育。他说达特默恩只是个训练人的场所:“用极度残忍的方式只教授我们那些他们认为是海军军官应该知道的一切,目的是培养一批与高水平的离休海军少校相类似的军官。校方坚信在我们当中会产生海军上校。”不过哈维·琼斯确实认为自己很幸运,作为学校的高才生之一,在最后一年被允许自由选择课程。于是,他熟练地掌握了射击学,工程学,还有方阵进攻术。最可喜的是他还选修了24岁的西里尔·诺斯科特·帕金森教授的历史课。“我想我能给你们准确地画出海战中尼尔松战舰图,这没什么实际用途,不过尼尔松知道该如果指挥作战。无论什么事情都与船长和他的那帮兄弟们商讨,所以当战斗打响时,人人都知道应该去做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哈维15岁,不久他便参加了战斗。的确,他经历了一场人们认为是令人激动的战争。他在“驱魔舰”和“昆廷舰”两艘舰上供职。后来这两艘舰均在地中海被击沉。于是他转到潜水艇上工作,这其中的部分原因是他忍受不了重型炮的轰鸣声。“而更主要的是我急于证实、表现我自己。看来海军军校教授指挥术作为基本要求是没有疑问的。潜水艇上的工作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人相互依赖——任何个人都可以使潜艇毁灭。你有能力完成自己的那部分艰苦工作,同时也就知道了应该尊重别人。此外,全体官兵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你做事不公,别人会马上指出来。”

战后,哈维·琼斯自愿去学俄语。然后到德国波罗的海海岸的威廉港船舶制造厂的俄国使团做联络官,这个港口在二战后作为德国的战争赔款被俄国占领。回到伦敦后,他在内阁办公室从事了两年的秘密工作,之后,又被派回德国负责基尔和汉堡的海军基地。“就在此时,作为奖励,我得到了一些黄金和一艘旧式英格兰舰艇,并被授命去招募德国船员。我们公开的任务是保护波罗的海的渔场,但你可以想象到我们实际上干些什么——那真是妙趣横生,太棒了,简直棒极了!”(www.daowen.com)

1949年,哈维·琼斯是一个充满自信、富有冒险精神的25岁青年。海军部决定召他回国,此时正值朝鲜战争,他被任命为“水碧舰”的一等中尉,之后又被派往南极服役一段时间,并在福兰克群岛做了短暂停留。回国后,他加入了海军情报局,大有升为海军上校的希望,然而1956年他却由于“个人原因”辞去了海军职务。

他曾娶皇家海军女服务队的一名女官为妻,有过一个女儿,这女儿4岁时染上了天花。哈维视家庭胜过事业,为此他曾放弃过一个使他长久与家分离的职务。这很容易使人对他产生误解,认为他性格软弱,然而问题的另一面却是人们很难意识到的。相对来说,他不看重报酬,这在英国高级官员中是极普通的现象。当然这并不是说哈维不追求物质利益,他的职业和战争使他没有机会去体会安居乐业的生活滋味。他父母的所有财产在一次空袭中丧失殆尽,他自己的财产也曾只剩下一顶海军军帽和一条内裤。

退役后,哈维·琼斯申请到帝国化工公司去工作,他说化工是一门他所熟悉和易于掌握的基础工业,他的解释很完美。人们曾说他对另一个管理周密的大公司感兴趣,这也许是事实。作为一名退役海军军官,尽管对工业管理知识了解得很少,却不肯当一个私营企业家,更让人难以相信的是他插手做的任何事情都没成功过。

帝国化工公司付给他的最初薪金是一年800英镑,只相当于他作海军中校时工资的一半。在受了几周的工作训练之后,他被派往提兹塞德。在公司新建的一座大型工业区工作。这个工业区建在与比林厄姆隔河相望的韦尔顿,韦尔顿的工业发展规模在英国是前所未有的,它是帝国化工公司的全部希望所在。公司建立了生产新化工产品的整套体系,整个厂区占地3500英亩,包括一幢被称为韦尔顿城堡的维多利亚时代的官邸。当哈维来到东北部时,公司已在那里投资了5700万英镑,其中包括给涤纶厂投入的1500万英镑,用以生产人造纤维。

负责如此众多复杂经营管理的中心机构是韦尔顿理事会。理事会的成员由帝国化工公司各部门在韦尔顿的代理人及各联邦的代表组成,理事会主席的地位相当于一个部门的理事,帝国化工公司董事会中的一名理事成员则直接负责韦尔顿的日常事务。公司是于1962年与诺贝尔工业公司及布龙纳蒙德公司合并,创立了规模巨大的英国化工公司,堪与德国的“印欧法宾工业公司”相抗衡。多年来,公司一直非常重视劳资关系。

哈维·琼斯轻松愉快地来到韦尔顿工作,他能迅速取胜的部分原因是他不再总是留恋在海军服役时的经历,他说:“就当我自己一无所知,一切都要从头学起。”这是很明智的。行政工作的效率要看你掌握知识的多少;而经营管理的效率要看你处理难题的能力,为企业寻找出路,并就此问题随时做出总结。一旦总结完毕,你就应把它扔到一边,因为下一个问题与此完全不同。

哈维·琼斯一上任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韦尔顿的一个焚化炉出了毛病,不能把堆积起来的废物烧掉。于是公司决定再造一个新的焚化炉,但这必须经过生产检查部门调查之后方能进行。“一天,我一大早来到公司,发现旧焚化炉不见了,只剩下一堆如山的垃圾。中午我才知道是工人们放进去一些不应放的东西,并非他们懒惰,只是没有办法。怨只能怨这些垃圾混合物,它们中有些易燃易化,有些却是怎么烧也烧不化,放进去多了,自然就要倒出来。”

于是哈维·琼斯埋头干起来,只用3天时间就找到了毛病,并呈交了一份报告。这位现任总经理回忆说:“我至死也不会忘记我的上司上下打量了我一番后说:‘我还不想把我搞得筋疲力尽,我每天至少要工作16至17小时。约翰,你对公司还不了解,我不想读你的这份报告,下去做一次仔细研究,一周后再来吧。’”

这一周哈维与其它工人一起,根据他的建议安装了新的焚化炉。一周后,他又拿着报告来见老板,漫不经心地说:“哦,顺便说一下,我们已无废料可烧了。”

就这样,他在韦尔顿树立了自己的声誊。他最主要的功绩还是对石油问题的妥善处理。公司指定哈维·琼斯领导一个三人小组,研究世界石油价格的行情,他花了三天时间,把世界上所有生产化工产品的经营者列成一表,之后的三周该小组分别走访了他们。归来后,他们呈交了一份报告,指出真正的问题并不是价格,而是控制价格的垄断组织卡特尔。但哈维踌躇满志地说:“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自己提炼石油。”

60年代早期,他并不是公司唯一有效率的经理。这次他的报告得到了上级的批准,并令他马上去寻找公司建立新型提炼厂的合作伙伴。他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使命。这个提炼厂现在还在使用。

公司对哈维·琼斯的奖励就是让他负责碳氢化合物的销售。他干得很出色,再次显露了经营才能,使公司市场成交额有史以来第一次突破1000万英镑。“我在买进时运气不错。我看明白了那个所谓的不能违约的合同是一个可以增加利润的合同,即剩下的20万吨碳氢化合物价格很低。这笔买卖是同日本人做的,他们出价1000万英镑。”哈维认为他应当为公司赢得1200万英镑,于是拒绝签订合同,鞠躬告辞了。但在哈维即将乘机返回伦敦时,日本人让步了。

此时,哈维名声大振,成为一名解决棘手问题的能手。下一个使命是解决公司内部的一个问题。公司曾一直试想引进一种新的招聘办法,它可为工人提供终生工作的保障。由于掌握韦尔顿实权的一些管理人员反对,这件事未能实现。五个业务部门的意见又分为两派,没有一个部门愿意单独出面干涉此事。

韦尔顿的几届代理董事已在此问题上栽了跟头。哈维·琼斯接受了这项工作,那些为此问题大伤脑筋的经理们伸出双臂表示欢迎,并表示愿意效劳。哈维的反应是:别怕,这不是我的问题,而是我们大家的问题,我们应齐心协力去做我们要做的事情。他抛弃了那种靠智慧取胜的传统做法,他总是自我否定自己的智慧,当然这并不包括他的领导才能。

从那以后,他青云直上。到1970年他已成为公司石油化工和塑料生产两大部门的主席。大型有机化工生产就是那时改名的。1973年4月,他被任命为公司的董事会委员,对此他既表示感谢,又有些不满。他认为如果从事某项工作的时间长一点,他的贡献会更大。“如果公司再让我经营两年石油化工产品,我的才能会发挥得更好,三年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也许有人不希望他取得那么大的成就,那时他已是一名“臭名昭著”的改革者和不安分分子。事实上,他在公司的整个生涯中,一直习惯于人们称他为解决问题的能手,他喜欢这样。“如果你是个像我这样能力平平的人,找些难事做,你就会有可能提高自己的能力。”他说他对每一项任务都感到惊奇。他过去常对妻子说:“瞧,他们现在让我干的都是些什么差事!”他的惊奇反映了他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他总觉得自己有能力改进顶头上司的工作,但仅此而已,再高一层的工作他就管理不好——至少提升前他是这么想的。他相信他的提升是得到了这种处世态度的帮助,同时也因为他决不是一个追求名利地位的野心家。尽管他不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却是个坦率正直的人,这是他部分道德意识的自我准则。

哈维·琼斯喜欢坦率地讲出自己的想法,这一优秀品质,是他在帝国化工公司集团中解决难题时,能获得普遍支持的原因之一。在他主持工作的六年里,公司的雇员削减了三分之一,工人们却很爱戴他。这是以往任何一位董事所难以做到的。然而,就像是传奇故事中描写的那样,哈维以自己的坦率正直和公平对待公司中的蓝领工人,建立起了自己的信誉。在董事会任职期间,他吸取在海军服役时的教训——强迫别人服从自己的命令,而他的诚实坦率又使人很难违背他。只把他看成是小心谨慎的工业界巨子,他会十分失望,他希望人们记住的是,他把帝国化工公司引入正轨,并成为世界最强的化工公司。

担任董事后,他重新确定了帝国化工公司的发展方向。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一直保持着令人吃惊的记录:聚乙烯厂是本世纪公司最富深远历史意义的工业发明之一;涤沦的发明对公司也有同等重要的历史意义;从地面培植来看,帝国化工公司是第一个生产青霉素的厂家,而白乐君直到目前还是最有名的抗疟疾良药;(The Beta—Blocker Inderal)是世界上第二位畅销药,更新的(Tenomin)是美国销售量增长最快的心脏病良药。

哈维·琼斯一再鼓励并强调革新。他曾说过:“我不是科学家,真正激励我的是,我越来越相信我们可以根据订货单来进行革新。这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具体说来就是新产品必须具有市场竞争力。生产一种新型蛋白质来代替植物生长,或者生产出万能的黏合剂,都是切实可行的,只要人们竞相购买。”

他实施的第二个方针策略对帝国化工公司的发展前景产生了更大的影响。那就是满足顾客需要的一切。事实上,他打着重新面对市场的旗号,彻底地调整了公司的生产结构。他明白,像帝国化工公司这样庞大的企业要进行有组织的改变,速度不能太快,而大刀阔斧是唯一的办法。他全然不顾人们加在他头上的叛逆罪名,决定立即取消聚乙烯的生产(尽管它是公司的一顶皇冠),转而生产英国石油公司的聚氢乙烯。

为了产销平衡和加速化工公司产品的更新换代,哈维在世界各地收买新公司,来增加产品种类,或为扩大公司的地域范围。这听起来似乎很滑稽,因为这些买进的公司在帝国化工公司中所占的份额是微不足道的。但它们体现了哈维的那句话,即公司要满足顾客的一切愿望,而不是使顾客了解公司有什么。

哈维·琼斯为帝国化工公司所做的贡献究竟有多大,只有时间才能说明。他并没有继续留任,以观成败,而是在任期满五年后毅然决然地提出辞职,带着他的毛驴大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回到威尔士边界处的都铎式农舍。他无疑会像以前一样愉快地生活,做一名英国乡村绅士,欢度晚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