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业生产2.0~3.0的转变,即农业机械化到农业自动化的转变,农业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农业的经营规模不断加大,农民的收入快速攀升,农民逐步完成身份农民向职业农民的转变。
与此同时,在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大潮迅速涌起,网络在中国得到了普及。这个阶段的农业管理,电子政务作为信息技术与政务工作有机结合,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见图10-2)。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信息技术进行集成,在网络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突破时间、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制约,向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优质、高效的服务。在信息化社会中,与电子政务相关的行为主体主要有政府、企业和公众,政府的业务活动也主要围绕着这些行为主体展开,包括政府与政府之间的互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等。相应的管理模式主要有:G2G、G2E、G2B和G2C这四种模式。
1)G2G模式。指政府与政府之间的电子政务,即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和不同政府部门之间实现的电子政务活动。G2G模式是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传统的政府与政府间的大部分政务活动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高效率、低成本地实现。
2)G2E模式。指政府与公务员(即政府雇员)之间的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内部电子化管理的重要形式,主要是利用政府内部网络建立起有效的行政办公和管理体系,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服务。
3)G2B模式。指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电子政务,即政府通过网络进行采购与招标,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向企业事业单位发布各种方针、政策、法规、行政规定等,企业通过网络进行税务申报、办理证照、参加政府采购、对政府工作进行意见反馈等。
图10-2 电子政务系统
4)G2C模式。指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电子政务,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众提供各种服务。农业电子政务是通过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农业部门的管理和服务工作通过信息技术进行集成,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向社会公众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服务。农业电子政务围绕农业主管部门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和应急管理等主要政务职能,是管理信息化在农业政务领域的具体应用和体现。政府网站及应用系统示例如图10-3所示。(www.daowen.com)
图10-3 政府网站及应用系统
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基本实现了下列功能。
1)建立行政审批、政务公开、市场监管网上办公平台。提高了农业部门依法行政、农产品质量监管水平和工作质量。管理系统的规范化、标准化、网络化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业务透明度,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
2)建立电子政务支撑平台。提高了各业务应用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能力,初步具备了农业部门业务系统的定制开发、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及安全运行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为民办事的方便性、快捷性和透明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社会成本。
3)应对自然灾害、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明显增强,信息传输、指挥调度、应急响应系统等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农电话会议等成为履行政府管理职能、提高工作效能、节约行政成本的重要手段。
农业管理与服务2.0阶段,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尽管该阶段的大部分政府数据还不能称之为大数据,从政府管理的视角来看,这些数据是有重要价值的。但是在电子政务、民生服务方面,还存在着不少值得提升的地方,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门对大数据的应用并没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习惯于传统的管理方式。在政府协同合作方面,政府部门之间存在缺乏协同互通合作的现象。没有全面相互合作,共享系统内部的数据,因此,农业管理与服务2.0阶段,农业管理对大数据的应用还处于最基础的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