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初探农业旅游1.0:早期形态分析

初探农业旅游1.0:早期形态分析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业旅游1.0时期主要以旅游者在传统乡村了解民俗和学习体验乡村生活的简单活动为主,这是我国农业旅游的早期形态。图9-1 柳沟村凤凰古城景区和豆腐宴居住在城市里的人想真正体验农村人民的生活,这时候便出现了一些旅行社,利用假期组织城市游客到农村和农民共同生活、学习耕地种田和采摘瓜果,体验耕种和收获。农业1.0时期多数农业旅游经营者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初探农业旅游1.0:早期形态分析

20世纪60年代初,有些西班牙农场把自家房屋改造装修旅馆,接待来自城市的旅游者前往观光度假,被认为是农业旅游的起源。我国的农业旅游,相对一些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要晚的多。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业旅游在20世纪80年代才有了一定的发展。农业旅游1.0时期主要以旅游者在传统乡村了解民俗和学习体验乡村生活的简单活动为主,这是我国农业旅游的早期形态。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方有不同特色,各种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及民族风情、异地风情,对游客了解社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有特色的乡村民俗风情吸引游客参观,作为民俗风情旅游区所在的当地政府、旅游开发商与经营商和农民一起开始打造民宿,接待旅游的游客,便带动了这个区域的农业旅游。

一些典型的山区乡村,依托村内资源,本着挖掘历史文化、丰富乡村文化、融入旅游文化的思路,对资源进行了合理的整合,修建了仿古项目,发展农业旅游村、万亩果品基地。比如说柳沟村在传统火盆锅的基础上,对豆腐进行开发,做出美容养颜的黄豆豆腐、滋补养肾的黑豆豆腐、清热袪火的绿豆豆腐,创出“凤凰城-火盆锅-农家三色豆腐宴”的特色旅游(见图9-1)。

978-7-111-58731-6-Chapter09-1.jpg

图9-1 柳沟村凤凰古城景区和豆腐宴(www.daowen.com)

居住在城市里的人想真正体验农村人民的生活,这时候便出现了一些旅行社,利用假期组织城市游客到农村和农民共同生活、学习耕地种田和采摘瓜果,体验耕种和收获。游客能欣赏山水风景,品尝亲手采摘的瓜果,体验清新宁静的农村生活,享受农业旅游之乐。这种传统观光型农业旅游,主要以不为都市人所熟悉的农业生产过程为卖点,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菜、赏花、采茶,享尽田园乐趣。

农业1.0时期多数农业旅游经营者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他们在修建旅游设施时大肆乱砍滥伐,普遍缺乏对自然环境、原生态文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特殊考虑,造成当地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的破坏和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在很多生态农业旅游景区,由于游客的大量涌入,外来的一些文化对当地的地域民俗文化特色造成了一些破坏。这些都违背了生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悖于建设“美丽中国”的思想方针。

早期农业旅游的旅游方式单一,景区人工化倾向严重。游客旅游的方式单一,主要是以参观游览为主,缺少特色和多样性。旅游商品不但品种单调、缺乏新意并且更新也慢,没有突出优势的拳头产品,而且大多都是一些未经加工或简单加工的初级农产品,缺乏地方文化特色和生态农业特色。在一些开发项目中生态果园、林地、垂钓较为普遍,而生态养殖场、租赁果园、开心农场、个性化菜地开发却相对较少,难以满足游客多种的旅游需要;其次是景区人工化倾向严重,生态农业旅游的基础是农业体系内部功能的良性循环和生态合理性,但目前多数经营开发者认识不清,片面追求短期效益,大搞建设,在一些风景优美的农业区,大兴土木,城市化、人工化痕迹明显,这与生态旅游及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

很多生态农业旅游区是在原有的农业基础上自主开发形成的,经营管理者往往都是文化层次不高的农民,他们缺乏科学的管理理论基础,缺乏培训,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这些常常会造成管理混乱、宰客、欺诈等影响当地旅游形象的不文明现象的出现,很难把旅游项目做大做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