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科研方向由市场需求驱动

科研方向由市场需求驱动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这条鱼,武汉市农科院水产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清倾注了整整10年心血,被同事誉称为“鲌父”。得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曹文宣院士收集、养殖了一批长江上游特有鱼类黑尾鲌,正在寻找研究方向的李清眼前为之一亮。李清多次拜访曹文宣院士及其研发团队,虚心请教,并走访市场,反复考察论证,最终敲定研究课题。这一研究成果获得了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

科研方向由市场需求驱动

鲌鱼,俗称大白刁,是餐桌上一道广受欢迎的家常菜

为了这条鱼,武汉市农科院水产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清倾注了整整10年心血,被同事誉称为“鲌父”。

与鲌鱼结缘,得从2002年说起。

其时,吃鱼难的问题基本解决之后,养鱼户增产不增收而市场上名优鱼类供不应求的现象浮出水面。面对市场变化,时任武汉市农科院水产所副所长的李清,响应号召,创建了长江特色鱼类学科及其成果转化平台与武汉先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要解决名优品种来源,李清首先想到了长江。得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曹文宣院士收集、养殖了一批长江上游特有鱼类黑尾鲌,正在寻找研究方向的李清眼前为之一亮。

鲌鱼以其营养丰富、肉质鲜嫩而受到众多消费者喜爱,其售价远高于四大家鱼。但普通鲌鱼存在一个致命缺点:性情急躁,捕捞、运输存活率极低,有“出水即死”的特性,因此以前市场上很难见到活的大白刁。

如能解决活鱼上市的问题,前景将十分可观。李清多次拜访曹文宣院士及其研发团队,虚心请教,并走访市场,反复考察论证,最终敲定研究课题。(www.daowen.com)

方向已明,没有丝毫犹豫,李清和他的团队一头扎进实验室和养殖基地,驯养、选育、试验、检测,全身心投入,吃住在基地。鲌鱼喜欢清晨和黄昏吃食,科研人员每天凌晨五六时起床巡塘、投喂饵料,晚上七八时还要观察它们的摄食状态。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清带领团队研发的新一代黑尾鲌不仅成功实现活鱼上市,而且抗病力很强,养殖过程中几乎不用药物,同时直接养殖成本降低了40%左右。这一研究成果获得了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

成果令人喜悦,但同时新的问题也出现了。科研人员发现,黑尾鲌在1.5斤时开始生长缓慢。为解决黑尾鲌“长不大”的问题,李清带领团队运用群体选育和分子辅助育种技术开始了杂交育种工作。

2012年,杂交鲌“先锋1号”新品种正式面世,让市场上难买鲜活大白刁成为历史,也让市民食用大白刁更放心、更便宜了。2013年,杂交鲌“先锋1号”通过国家审定,成为武汉市首个国审水产新品种。2013年杂交鲌“先锋1号”被农业部列入国家渔业主推品种,2015年后进入国家主导品种名录。

成功研发“一条鱼”,背后还有“院士工作站”的强大科研支撑,引路人曹文宣院士、桂建芳院士等专家、学者构成了汉产大白刁取得重大进步和突破的强大智库。

软实力强大,平台也过硬。走进位于江夏的杂交鲌“先锋1号”出生地,记者看到,国家级湖北武汉鲌鱼遗传育种中心、全国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等金色牌匾挂满墙面。功能齐全的鲌鱼研发平台、高端的育种试验车间、华中地区先进的工厂化鲌鱼选育基地,处处彰显湖北鲌鱼研发在全国的领跑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