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敏
图4-8 朱哲良(右)在自家的小卖部内给送货的师傅结算年前的货款(任勇 摄)
2017年正月初九,记者拎着一箱牛奶走进新洲区辛冲街朱岗村朱哲良家里给他拜年。刚一进门,记者看见朱师傅站在小卖部柜台后,手里正攥着一沓钱准备数。看见记者进来,他高兴地说:“我已经脱贫了哇,不是贫困户了!”
一辆货车停在朱哲良的小卖部门口,这天他又进了十多箱鞭炮。村里的习俗正月十五要祭祖,他已提前备好货。朱哲良把手里的钱数了两遍,一共1万元,交给了货车司机。过去一年,朱哲良的小卖部初始营业,进货靠挂账。到2017年,他一次性把欠账都还清了,又用现款进了4000多元的鞭炮。他说:“以后不用欠账了,用现款进货。”
63岁的朱哲良多年前妻子因病离世,家中就只有他一人照顾3个未成年的孩子,生活因此陷入贫困。而这些年来,他不断寻找脱贫机会。2016年,区、街和扶贫工作队扶助他种白灵菇、养鸡、开小卖部,生活逐渐好转。
2016年腊月十几,在外打工的两个女儿和儿子回来,陪着父亲守店子和做家务。朱哲良说,2017年这个年他过得挺有成就感,“腊月三十晚上吃的年饭,一桌子十七八个菜都是姑娘、儿子做的,我没操心”。(www.daowen.com)
记者注意到,朱师傅店里被各种商品塞得满满当当,不仅有米、面、油等生活日用品,也有各色小零食,生意不断。老朱把2016年添置的烤肠箱搬了出来,这最受小孩欢迎,孩子们放下钱后,“自助”地拿签子穿上一根烤肠,边啃边跑。他告诉记者,2016年小卖部赚了1万多元,养鸡也赚了1万多元,“日子比以前强多了”。
开这小店时,村干部帮老朱跑营业执照,办下了烟草专卖许可证;养鸡时,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兽医师程锦华上门指导;之前种白灵菇时,新洲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左细明更是不时来村里指导种植。2016年,朱哲良还参加了三天的农技培训班。
2016年朱哲良养的数百只鸡,趁年前卖了不少,现在只剩下数十只,他将自产的小鸡苗慢慢养。记者来到他的鸡棚,发现鸡少了,却多了三只羊,老朱又开始“折腾”了。
不出所料,朱师傅说他又开始养羊,三只母羊曾下过三只小羊崽,但因他没经验,不懂给羊吃下奶的饲料,几只小羊都饿死了。现在他打算继续尝试养羊。
鸡棚不远处,是他以前种白灵菇的三个菇棚。由于村里种菇子的人少了,没法大家一起帮着干活,人工成本太高,近来朱哲良不再种白灵菇。原本记者以为会看到三个空棚子,没想到眼前的一幕让人无比欣喜——三个棚子一个也没撂荒,被朱哲良种上了小白菜、萝卜、莴笋、菠菜、菜薹、包菜、豌豆等上十种蔬菜,一片绿油油。他说:“一年的菜吃都吃不完,多的就喂鸡喂羊,还养得健康。”
如今已从贫困户出列的朱哲良,用了一年时间,种菇、喂鸡、开店、养羊、种菜,不断地“折腾”自己的生活,最终自给自足。他新年最朴素的愿望仍然是:家人团圆健康,日子越过越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