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从城市到乡村:不同群体的下乡创业模式探析

从城市到乡村:不同群体的下乡创业模式探析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下乡创业的市民中,有房地产企业家、大学生、公务员、教师等,能人和企业家下乡实施“整村改造”、知识分子下乡带动“个性化改造”、城镇居民下乡优化农业供给侧变革,这三大下乡创业模式已初具雏形。

从城市到乡村:不同群体的下乡创业模式探析

几间老式砖瓦房矗立在田边,门前玫瑰摇曳生姿,屋后桑葚挂满枝头。每逢周末,小伙伴们就从城市的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吹吹乡间的风,做做农活,就像一群乐此不疲的都市农夫……

在武汉蔡甸区梅池村,有一个远近闻名的乌托邦农场——“香草花田”,女庄主是一位“80后”,名叫周丹丹,2011年放弃了城市里的“铁饭碗”,到梅池村租住了农民闲置的几间老式砖瓦房,并先后流转了2000多亩土地,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建起了这个农场。“一亩花田、一片菜地、一个花门、一方草地,在这里,四处都是自己喜欢的风景,每天带来微小而实在的喜悦。”周丹丹说。

在经营农场的同时,周丹丹还为梅池村做了一个发展规划,带动村民通过旅游致富。梅池村党支部书记告诉记者,如今,通过优先发展观光旅游业,梅池村已初步实现“农民变员工、农田变花园、农村变景区”的愿景。村民们对这个有知识有文化的“香草姑娘”充满了感激。(www.daowen.com)

“市民下乡带来了社会投资,帮助村民实现足不出村就业创业的愿望。”武汉福农益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丰庭彦说,前几年,他带着公司下乡入驻东西湖区辛安渡街道移民新村红星大队后,建设了食用菌产业园和蔬菜示范园,参与种植的移民就达40多户,村民们平均年增收3万至4万元。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在武汉市鼓励市民下乡新政出台之前,就有部分先知先觉的市民下乡创业,利用农村闲置房屋和流转土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人脉,经营旅游景区、农家乐、特色农产品,为武汉农业农村发展带来“新理念、新业态、新动能”,带动了一方村民致富,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在下乡创业的市民中,有房地产企业家大学生公务员、教师等,能人和企业家下乡实施“整村改造”、知识分子下乡带动“个性化改造”、城镇居民下乡优化农业供给侧变革,这三大下乡创业模式已初具雏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