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生产者市场的购买行为分析

生产者市场的购买行为分析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新购指生产者首次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由于是第一次购买,买方对新购产品心中无数,因而在购买决策前,要收集大量的信息,所以,制定决策所花时间也就越长。“新购”是营销人员的机会,他们要采取措施,影响决策的中心人物;要通过实事求是的广告宣传,使购买者了解本产品。生产资料购买的决定,是由公司各个部门和各个

生产者市场的购买行为分析

生产者的购买行为在许多方面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颇为相似,但由于生产者市场有许多与消费者市场不同的特点,因此,生产者的购买行为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许多不同之处,具体表现在生产者购买决策的参与者、生产者购买行为的类型、影响生产者购买行为的因素、生产者购买行为的决策过程等方面。

(一)生产者购买决策的参与者

在任何一个企业中,除了专职的采购人员之外,还有一些其他人员也参与购买决策过程。所有参与购买决策过程的人员构成采购组织的决策单位,市场营销学称之为采购中心。企业的采购中心一般由下列五种人组成:

1.使用者

即具体使用欲购买的某种产业用品的人员。公司要购买实验室用的电脑,其使用者就是实验室的技术人员;要购买打字机,其使用者就是办公室的秘书。使用者往往是最初提出购买某种产业用品意见的人,他们在计划购买产品的品种、规格中起着重要作用。

2.影响者

这是从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直接或间接影响购买决策的人。他们常协助企业确定产品规格。在众多的影响者中,企业外部的咨询机构和企业内部的技术人员影响最大。

3.采购者

指企业中具体执行采购决定的人。他们是企业里有组织采购工作正式职权的人员,其主要任务是交易谈判和选择供应者。在较复杂的采购工作中,采购者还包括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

4.决定者

指企业里有权决定购买产品和供应者的人。在通常的采购中,采购者就是决定者。而在复杂的采购中,决定者通常是公司的主管。

5.控制者

指控制企业外界信息流向的人,诸如采购代理商、技术人员、秘书等,他们可以阻止供应者的推销人员与使用者和决定者见面。

应该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采购任何产品都需要上述五种人员参加决策。企业的采购中心的规模和参加的人员,会因欲购产品种类的不同和企业自身规模的大小及企业组织结构不同而有所区别。如企业欲购一部传真机和买一部普通电话,前者由于技术性强,价格较高,因而参与决策的人较多,采购中心的规模较大,而后者因其技术性和价格都没有其特殊之处,属普通购买,因此其决策者可能就是采购者,采购中心的人员较少,规模亦较小。在一些企业,采购的中心成员只一人或几人,而另一些企业则由数人或数十人组成,有的企业还设有专管采购的副总裁。

对生产资料供应者的营销人员来说,关键是了解一个企业的采购中心的组成人员,他们各自所具有的相对决定权,以及采购中心的决策方式,以便采取富有针对性的营销措施。供货企业的市场营销人员必须了解谁是主要的决策参与者,以便影响最有影响力的重要人物。对采购中心成员较多的企业,营销人员可以只针对几个主要成员做工作,如果本企业的实力较强,则可采取分层次、分轻重、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营销方针。

(二)生产者购买行为的类型

生产者和消费者一样,在购买过程中须做出一系列的购买决策,而不是做出单一的购买决策。而购买决策的多少和决策的复杂程度,则取决于生产者和购买状况的复杂性。按生产者购买决策的复杂程度,可将生产者的购买行为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直接重购

这是一种在供应者、购买对象、购买方式都不变的情况下而购买以前曾经购买过的产品的购买类型。这种购买类型所购买的多是低值易耗品,花费的人力较少,无须联合采购。面对这种采购类型,原有的供应商不必重复推销,而应努力使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保持一定的水平,减少购买者时间,争取稳定的关系。而未被选中的供应商则力图推出新产品或改进买方不满意的环节,以争取采购中能考虑从他们那里购买一定数量的产品,并使这些少量的订货能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然后逐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2.修正重购

指购买者想改变产品的规格、价格、交货条件等,这需要调整或修订采购方案,包括增加或调整决策人数。对于这样的购买类型,原有的供应商要清醒认识面临的挑战,积极改进产品规格和服务质量,大力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以保持现有的客户;新的供应商要抓住机遇,积极开拓,争取更多的业务。

3.新购

指生产者首次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由于是第一次购买,买方对新购产品心中无数,因而在购买决策前,要收集大量的信息,所以,制定决策所花时间也就越长。首次购买的成本越大,风险就越大,参加购买决策人员就越多。“新购”是营销人员的机会,他们要采取措施,影响决策的中心人物;要通过实事求是的广告宣传,使购买者了解本产品。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企业应将最优秀的推销人员组成一支庞大的营销队伍,以赢得采购者信任和采取行动。

(三)影响生产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同消费者购买行为一样,生产者的购买行为也同样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美国的韦伯斯特和温德将影响生产者购买行为的各种因素概括为四个主要因素,即环境因素、组织因素、人际因素和个人因素。

1.环境因素

政策变化、经济前景、需求水平和利息对企业的发展影响甚大,也必然影响到其采购计划。生产资料购买者受当前经济状况和预期经济状况的严重影响,当经济不景气,或前景不佳时,生产者就会缩减投资,减少采购,压缩原材料的库存和采购。在这种情况下,营销人员对刺激采购是无能为力的,他们只能在增加或维护其原有份额上做努力。

原材料的供给状况是否紧张,也是影响组织用户采购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一般企业都愿购买并储存较多的紧缺物资,因为保证供应不中断是采购部门的主要职责。此外,生产资料购买者也受技术和竞争发展的影响。营销者要密切注视这些环境因素的作用,力争将问题变成机遇。

2.组织因素(www.daowen.com)

每个企业的采购部门都会有自己的目标、政策、工作程序和组织结构。产业市场营销者应了解并掌握购买者企业内部的采购部门在它的企业里处于什么地位——是一般的参谋部门,还是专业职能部门;它们做出购买决策时是集中决定还是分散决定;在决定购买的过程中,哪些参与最后的决策等等。只有对这些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使自己的营销有的放矢。

组织内部采购制度的变化也会对采购决策带来很大影响。例如,对于大型百货商厦来说,是采用集中采购的进货方式还是将进货权下放给各商品部或柜组,这会使采购的行为产生很大不同:一些组织会用长期合同的方式来确定供应渠道,另一些组织则会采用临时招标的方式来选择其供应商。

3.人际因素

这是企业内部的人事关系的因素。生产资料购买的决定,是由公司各个部门和各个不同层次的人员组成的采购中心做出的。采购中心的成员由质量管理者、采购申请者、财务主管者、工程技术人员等组成。这些成员的地位不同、权力有异,说服力有区别,他们之间的关系亦有所不同,而且对生产资料的采购决定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因而在购买决定上呈现较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生产资料营销人员必须了解用户购买决策的主要人员、他们的决策方式和评价标准、决策中心成员间相互影响的程度等,以便采取有效的营销措施,获得用户的青睐。

4.个人因素

在购买决策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都带有个人动机、直觉和偏好,购买者的这些特点不能因产业市场购买是有组织的购买而被忽视。实际上,组织行为,归根结底,要由个人做决定和采取行动,而个人又受到年龄、收入、教育、专业文化、个性以及对风险意识的态度的影响,因此,供应商应了解客户采购决策人的个人特点,并处理好个人之间的关系,这将有利于营销业务的开展。

组织营销人员必须了解自己的顾客,使自己的营销策略适合特定的组织购买行为中的环境、组织、人际以及个人因素的影响,以便采取因人而异的营销措施。

(四)生产者购买行为的决策过程

生产资料的购买者和消费资料的购买者一样,也有决策过程,供货企业的最高管理层和市场营销人员还要了解其顾客购买过程的各个阶段的情况,并采取适当措施,以适应顾客在各个阶段的需要,才能成为现实的卖主。生产者购买过程的阶段多少,也取决于生产者购买情况的复杂程度。在直接重购这种最简单的购买情况下,生产者的购买过程的阶段最少;在修正重购情况下,购买过程的阶段多一些;而在新购这种最复杂的情况下,购买过程的阶段最多,要经过八个阶段。

1.提出需要

提出需要是生产者购买决策过程的起点。需要的提出,既可以是内部的刺激,也可以是外部的刺激引起。如内部的刺激,或因企业决定生产新产品,需要新的设备和原材料;或因存货水平开始下降,需要购进生产资料;或因发现过去采购的原料质量不好,需更换供应者。外部刺激诸如商品广告,营销人员的上门推销等,使采购人员发现了质量更好价格更低的产品,促使他们提出采购需求。

2.确定需要

指确定所需产品的数量和规格。简单的采购,由采购人员直接决定,而复杂的采购,则须由企业内部的使用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决定。包括对设备的确认需求。为生产某新产品,提高某种老产品的质量、产量或降低消耗,经工艺研究需购置某种设备,并已被厂务会批准购置若干台。对原材料、标准件的确认需求。根据企业计划产量和定额资料可以确定某种原材料、标准件的需要量,再查阅该物资的库存量进而确定需购买的数量。

3.说明需要

指由专业技术人员对所需产品的规格、型号、功能等技术指标做具体分析,并做出详细的说明,供采购人员做参考。

在对产品进行分析时,一般采用价值分析法。所谓价值分析法,实际上是一种降低成本的分析方法,它是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采购经理迈尔斯(Lawrence Miles)于1947年发明的。1954年,美国国防部开始采用价值分析技术,并改称为价值工程。价值分析中所说的“价值”,是指某种产品的功能与这种产品所耗费的资源(即成本或费用)之间的比例关系,也就是经营效益(或经营效果)。其公式为:V(价值)=F(功能)/C(成本)。

公式中的F是指产品的用途、效用、作用,也就是产品的使用价值;C为成本或费用。迈尔斯看到,人们购买某种产品,实际上要购买的是这种产品的功能。价值分析的目的是:耗费最少的资源,生产出或取得最大的功能,提高经营效益。产业购买者在采购工作中要进行价值分析,调查研究本企业要采购的产品是否具备必要的功能。例如,某家具公司要采购制造沙发用的沙发布,过去这家公司一向用纯棉的沙发布,现在市场上有两种代用品:化纤的沙发布和人造革。经过功能分析,如果发现这三种沙发布的必要功能(包括使用功能和贵重功能)都一样,这家公司就采购价格最便宜的沙发布;如果这三种沙发布的功能不一样,但价格一样,就采购功能最大的沙发布。采购单位的专家小组要对所需品种进行价值分析,并写出文字精练的技术说明,作为采购人员取舍的标准。供货企业的市场营销人员也要运用价值分析技术,向顾客说明其产品有良好的功能。最后,还要把各种原材料的技术特性要求、规格和数量的明细表格交给主管部门审核后,报主管生产的副厂长和厂务会议研究批准。

4.物色供应商

为了选购满意的产品,采购人员要通过工商企业名录等途径,物色服务周到、产品质量高、声誉好的供应商。生产者对所需原材料、标准件及外协件的供应者,必须做深入的调查、了解、分析和比较后才能确定。对原材料、标准件供应商,主要从产品的质量、价格、信誉及售后服务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对大批量外协件供应商的了解,除上述的几个方面外,还必须深入提供外协件的各企业内部,调查了解该企业的生产技术检验水平及企业管理的能力,经分析、比较后再确定。供货企业应通过广告等方式,努力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知名度。

5.征求建议

对已物色的多个候选供应商,购买者应请他们提交供应建议书,尤其是对价值高、价格贵的产品,还要求他们写出详细的说明,对经过筛选后留下的供应商,要他们提出正式的说明。因此,供应商的营销人员应根据市场情况,写出实事求是而又能打动人心的产品说明,力求全面而形象地表达所推销产品的优点和特性,力争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6.选择供应商

在收到多个供应商的有关资料后,采购者将根据资料选择比较满意的供应商。在选择供应商时,不仅考虑其技术能力,还要考虑其能否及时供货,能否提供必要的服务。其遴选的主要参考要素是:交货快慢、产品质量、产品价格、企业信誉、产品品种、技术能力和生产设备、服务质量、付款结算方式、财务状况、地理位置。根据上述条件遴选出数个供应商,企业在最后确定供应商之前,有时还要和供应商面谈,争取更优惠的条件。不少企业最后确定的供应商,不限于一个,其目的在于:一方面有多个供应商,以免受制于人;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几个供应商的竞争,促使他们改进服务质量。当然,企业在确定的几个供应商中,必定有一个为主,其他几个为辅。比如购买者最后确定了三个供应商,便向为主的供应商购买所需产品总量的60%,向为辅的两个供应商分别购买所需产品总量的30%和10%。

7.发出正式订单

企业的采购中心选定供应商以后,第七步是采购经理开订货单给选定的供应商,在订货单上列举技术说明、需要数量、期望交货期等。现在许多企业日趋采用“一揽子合同”,即和某一供应商建立长期的供货关系,这个供应商允许只要购买者需要购买时,供应商就会按原定的价格条件及时供货。这种“一揽子合同”为供求双方都提供了方便。对采购者来说,不但减少了多次购买签约的麻烦和由此增加的费用,也减轻了库存的压力——这一“合同”,使得购买者将存货放在了供应商的库里。如果需要进货时,只需用计算机自动打印或电传一份订单给供应商。因此“一揽子合同”又称为“无库存采购计划”。就供应商而言,他的产品有了固定的销路,减轻了竞争的压力。

8.绩效评价

产品购进后,采购者还会及时向使用者了解其对产品的评价,考查各个供应商的履约情况,并根据了解和考查的结果,决定今后是否继续采购某供应商的产品。为此,供应商在产品销售出去以后,要加强追踪调查和售后服务,以赢得采购者的信任,保持长久的供求关系。同时,对本次购买活动进行总结。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对购买的工业品的质量要验证,看是否符合明细表和设计图纸的要求;另一方面对所付出的购买金额和差旅费等进行分析,是突破还是节余,查明原因,以利于继续购买或改换供应单位。

以上各个环节,对于不同的生产者购买行为类型是不同的,全新采购要经历全部的购买过程,而直接重购和修正重购则可能只需要某些阶段。购买类型不同,购买过程也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