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消费者选择商品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消费者选择商品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很多情况下,消费者会根据刺激物所展露出来的各种物理因素来挑选商品。注意具有选择性的特点,这要求企业认真分析影响注意的各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能引起消费者注意的广告、包装、品牌等营销刺激物。理解涉及个体依据现有知识对刺激物进行组织、分类和描述,它受到个体因素、刺激物因素和情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消费者选择商品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1.知觉因素

所谓知觉,是人脑对刺激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它是对感觉信息加工和解释的过程。产品、广告等营销刺激只有被消费者知觉才会对其行为产生影响。消费者的知觉过程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即展露、注意和理解。

(1)刺激物的展露。刺激物的展露是指将刺激物展现在消费者的感觉神经范围内,使其感官有机会被激活的过程。展露只需把刺激对象置于个人相关环境之内,并不一定要求个人接收到刺激信息。比如,电视里正在播放一则广告,而你正在和家人或朋友聊天而没有注意到,但广告展露在你面前则是事实。

对于消费者来说,展露并不完全是一种被动的行为,很多情况下是主动选择的结果。很多情况下,消费者会根据刺激物所展露出来的各种物理因素来挑选商品。这些因素有强度、对比度、大小、颜色、运动状态、位置、隔离、格式及信息数量等。

(2)注意。注意是指个体对展露于其感觉神经系统面前的刺激物进行进一步加工和处理的行为,它实际上是对刺激物分配某种处理能力。注意具有选择性的特点,这要求企业认真分析影响注意的各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能引起消费者注意的广告、包装、品牌等营销刺激物。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对某个节目或某个版面内容的关心程度或介入程度,会影响他对插入其中的广告的注意程度。

(3)理解。知觉的最后一个阶段,是个体对刺激物的理解,它是个体赋予刺激物以某种含义或意义的过程。理解涉及个体依据现有知识对刺激物进行组织、分类和描述,它受到个体因素、刺激物因素和情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通过对消费者知觉过程的认识,企业应针对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展开调查,以了解消费者主要依据哪些线索做出质量判断,并据此制定营销策略。如果某些产品特征被消费者作为质量认知线索,那么,它就具有双重的重要性:一方面,作为产品的一个部分具有相应的功能和效用;另一方面,对消费者具有信息传递作用。后者在企业制定广告等促销策略时具有重要的参照作用。把不构成认知线索的产品特征或特性大加宣传,将很难收到预期的营销效果。

另外,企业还应充分重视形成质量认知的外在因素。这些因素有价格、商标知名度、出售场所等,企业应了解这些因素对消费者的相对重要程度,以及不同消费者在这些评价因素上存在的差异,并据此采取措施。比如,高品质的产品应有相应的价格、包装与之相符合,分销渠道的选择上应避免过于大众化,短期促销活动也应格外慎重。

2.学习与记忆

(1)学习的含义。所谓学习,是指人在生活过程中,因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能力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学习是因经验而生的,同时伴有行为或能力的改变。此外,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能力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2)学习的分类。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学习可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机械学习是指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消费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建立人为的联系。消费者对一些拗口的外国品牌的记忆,很多就属于这种类型。意义学习是将符号所代表的知识与消费者认知结构中已经存在的某些观念建立自然的和合乎逻辑的联系。比如,把“健力宝”作为饮料商标,消费者自然会产生强身健体之类的联想,这就属于意义学习的范畴

(3)记忆的含义。消费者的学习与记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记忆,学习是无法进行的。记忆是以前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在现代市场条件下,消费者接触的信息实在太多,能够进入其记忆并被长期保持的实际上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正因为此,企业才需要对消费者的记忆予以特别的重视。一方面,企业应了解消费者的记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进入消费者的长期记忆的,有哪些因素影响消费者的记忆,进入消费者记忆中的信息是如何被存储和被提取的;另一方面,企业应了解已经进入消费者长期记忆的信息为什么被遗忘和在什么条件下被遗忘,企业在防止或阻止消费者遗忘方面能否有所作为。

(4)遗忘及其影响因素。遗忘与记忆相对应,是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正确地回忆和再认识。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遗忘就是信息提取不出来,或提取出现错误。除了时间以外,识记材料的意义、性质、数量、顺序位置、学习程度、学习情绪等均会对遗忘的程度产生影响。(www.daowen.com)

3.动机、个性与情绪

(1)消费者的动机。动机指引起、维持、促使某种活动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消费者具体的购买动机有:求新动机、求美动机、求名动机、求廉动机、从众动机、喜好动机等。以上购买动机是相互交错、相互制约的。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上述五种需要是按从低级到高级的层次组织起来的,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了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并要求得到满足。

(2)消费者的个性。个性是在个体生理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外界环境的作用逐步形成的行为特点。个性的形成既受遗传和生理因素的影响,又与后天的社会环境尤其是童年时的经验具有直接关系。消费者的个性对品牌的选择和新产品的接受程度有很大影响。由于个性的不同,消费者对某一品牌会自然地判断出是否适合自己。个性不仅使某一品牌与其他品牌相区别,而且使这种品牌具有激发情绪,为消费者提供潜在满足的作用。另外,有些人对几乎所有新生事物持开放和乐于接受的态度,有些人则相反;有些人是新产品的率先采用者,有些人则是落后采用者。了解率先采用者和落后采用者有哪些区别,有助于消费者市场的细分。

(3)消费者的情绪。情绪是一种相对来说难以控制且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强烈情感。每个人都有一系列的情绪,所以每个人对情绪的描述和分类也千差万别。普拉契克(Plutchik)认为,情绪有八种基本类型:恐惧、愤怒、喜悦、悲哀、接受、厌恶、期待和惊奇。其他任何情绪都是这些类型的组合。例如,欣喜是惊奇和喜悦的组合,轻蔑是厌恶和愤怒的组合。很多产品把激发消费者的某种情绪作为重要的产品价值,比较常见的有电影书籍音乐。其他如长途电话、软饮料汽车等也是经常被定位于“激发情绪”的产品。此外,许多商品被定位于防止或缓解不愉快的情绪。例如,鲜花被宣传为能够消除悲哀,减肥产品和其他有助于自我完善的产品也常以缓解忧虑和消除厌恶感等来定位。

4.态度

(1)消费者态度的含义。态度是由情感、认知和行为构成的综合体。态度有助于消费者更加有效地适应动态的购买环境,使之不必对每个新事物或新产品、新的营销手段都以新的方式做出解释和反应。

(2)消费者态度与行为。消费者态度对购买行为有重要影响。态度影响消费者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并将影响消费者对产品、商标的判断与评价,进而影响购买行为。态度一般通过购买意向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但是态度与行为之间在很多情况下并不一致。造成不一致的原因,除了主观规范、意外事件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如购买动机、购买能力、情境因素等。

(3)消费者态度的改变。消费者态度的改变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态度强度的改变,二是指态度方向的改变。消费者态度的改变,一般是在某条信息或意见的影响下发生的。在某种程度上,态度改变的过程也就是劝说或说服的过程。

消费者态度改变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即信息源、传播方式与情境。信息源是指持有某种见解并力图使别人也接受这种见解的个人或组织。传播方式是指以何种方式把一种观点或见解传递给信息的接收者。情境是指对传播活动和信息接收者有相应影响的周围环境。

出于趋利避害的考虑,消费者更倾向于接纳那些与其态度相一致的信息。当消费者对某种产品有好感时,与此相关的信息更容易被注意,反之则会出现相反的结果。因此,态度是进行市场细分和制定新产品开发策略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