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基础

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基础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决定着国际贸易总量、构成、方向,即决定国际贸易的模式,同时也是制定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它的出现对原有的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引发了学术界的反思,推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国际贸易理论的诞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国际贸易量的增加,贸易结构深化,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跨国公司内部化和对外直

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基础

什么是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理论是社会分工跨越民族、国家界限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国际贸易世界市场的基础,决定着国际贸易总量、构成、方向,即决定国际贸易的模式,同时也是制定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一)绝对优势理论

我们通过一个最简单的模型来说明为什么会产生国际贸易。假设世界上只存在两个人——农夫裁缝,且他们只能生产两种产品——面包和衣服,他们既需要吃面包来充饥,也需要穿衣服来御寒。我们已知农夫和裁缝居住的地方相隔很远,没有往来,那么他们必须自己生产面包和衣服来维持生活。他们二人每周工作40小时,生产效率见表12-1。

表12-1 农夫和裁缝的生产效率

从表12-1可知,农夫因为擅于制作面包,而不擅于缝补衣服,他生产1单位面包仅需1小时,而缝补1单位衣服却需要10小时。因此,他每周可以制作40单位的面包,或缝补4单位的衣服。同理,裁缝每周可以制作4单位的面包,或缝补8单位的衣服。因为此时没有发生贸易,农夫与裁缝均需要单独制作这两种产品,他们决定各花费一半时间进行这两种产品的生产,即农夫每周可以生产20单位的面包及2单位的衣服;裁缝每周可以生产2单位的面包及4单位的衣服。

终于有一天,农夫与裁缝见了面,他们发现对方恰好擅长彼此的薄弱点。农夫提出了一个建议,农夫专门生产面包,裁缝专门制作衣服,并进行贸易交换,这样双方的生活都将改善。为了证明这一观点,农夫写下了他的计划。农夫和裁缝一周生活改善计划见表12-2。

表12-2 农夫和裁缝一周生活改善计划

从表12-2中可以发现,当农夫与裁缝进行了专业化分工与贸易后,两种产品的总产量都增加了,且与之前独自进行生产相比,两人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这就是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所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每个国家都存在适宜生产某类特定产品的有利条件,如该国所拥有的气候、地理、土壤、矿产林木等自然资源条件;或该国国民拥有生产某种产品的技术或工艺技巧,正如例子中的农夫与裁缝。正是由于各国的生产条件存在差异,各国选择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进行贸易,最终实现了总体社会福利的提升。

(二)比较优势理论

还有另一种方法可以考察生产面包的成本,在不比较所需要的投入,而比较机会成本时,1机会成本指为得到某种产品而选择放弃的东西。我们已知农夫生产1单位面包所花费的时间里,可以生产0.1单位的衣服,即农夫生产1单位面包需要放弃生产0.1单位衣服的可能性,这就是机会成本。同理可知,裁缝生产1单位面包需花费10小时,这期间他能制作2单位的衣服,即裁缝生产1单位面包的机会成本为2单位衣服。农夫和裁缝的机会成本见表12-3。

表12-3 农夫和裁缝的机会成本(www.daowen.com)

比较二者的机会成本,可以使用“比较优势”这个概念,即生产这种产品的机会成本较少的生产者在这件物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我们发现,农夫生产面包的机会成本相较于裁缝更低(0.1单位衣服对2单位衣服),即农民在面包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而裁缝缝补衣服的机会成本较农夫更低(0.5单位面包对10单位面包),裁缝在衣服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那么为何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的差别带来了贸易上的好处呢?我们从农夫的角度来看,农夫以5∶1的比例用面包交换衣服,即他购买衣服的价格是5单位面包,该价格低于他制作衣服的机会成本(10单位面包),他因为用更优惠的价格获得衣服而获益。而从裁缝的角度看,他以0.2单位的衣服去交换面包,低于他自己生产面包所花费的机会成本(2单位衣服),因此他更愿意制作衣服去交换面包而不是自己生产。由此可以看出:贸易可以使社会上每个人都获益,是因为它使人们可以专门从事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活动。这就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扩展到国家间的贸易同样也是如此,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都可以参与到国际分工和贸易中去,并从中获取利益。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对各国进行贸易互市进行了有力论证,也有助于世界贸易的扩大和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相关链接

国际分工理论模型的推广

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农夫与裁缝的例子推导出在只有2个国家、2种产品的状况下,国际分工与贸易是如何实现国家利益的。但是,现实中的情况往往会比理论复杂得多,可能有M个国家、N种产品在共同参与贸易,此时的利益是如何实现的?请试着推导。

提示:我们可以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假定世界上仅有2个国家,但存在多种产品,用同一种货币将多个产品的价格表示出来,依照前文的方法重复做多次推导,最后得出结论;另一种思路是假定世界只有2种产品,却存在多个国家,依照产品价格将国家分成两类,即可简化成只有A、B两个国家的模型,再进行进一步讨论。

延伸阅读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新发展

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埃利·赫克歇尔提出了要素禀赋论,并在1930年被他的学生伯尔蒂尔·俄林进一步论证,形成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又称为H-O理论。相较于原有的古典主义贸易模型,该理论认为由于两国间各自生产要素(即经济资源)和要素密集度(投入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不同,产品生产存在着比较成本差异,进而导致了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如越南劳动资源丰富,应集中生产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到劳动力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而美国资本资源相对丰富,则应集中生产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给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虽然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仍然属于比较成本理论的范畴,使用比较成本理论的分析方法,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分析更接近经济运行的现实,增强了理论的实用性。

20世纪50年代初,美籍苏联经济学家里昂惕夫根据H-O理论,用美国1947—1951年200个行业的统计数据对其进出口贸易结构进行计算时发现,美国进口商品的资本密集度反而比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度高30%,即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这一结果与H-O理论完全相反,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它的出现对原有的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引发了学术界的反思,推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国际贸易理论的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国际贸易量的增加,贸易结构深化,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跨国公司内部化和对外直接投资兴起,新的贸易理论应运而生,如新生产要素理论、偏好相似理论、动态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为当今世界国际贸易的新现象提供了很好的解释与补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