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构建完善市场

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构建完善市场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凯恩斯因开创了经济学的“凯恩斯革命”而称著于世,被后人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资本主义的救世主”。与新古典经济学主张完美的市场机制和不要政府干预不同,凯恩斯公开宣称,资本主义市场制度是有缺陷的,只有国家直接干预经济,资本主义才可以渐臻完善。

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构建完善市场

在1929—1933年,爆发了一场空前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这场大危机不仅猛烈地动摇了资本主义统治的政治和经济基础,而且宣告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破产。因为按照这种学说,这一类危机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新古典经济学家既无法提出“诊断”,也不能给出“药方”,经济学陷入一片混乱和危机中。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学界出现了“凯恩斯革命”。

延伸阅读

凯恩斯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英国经济学家,1883年6月生于英格兰剑桥,14岁以奖学金入伊顿公学主修数学,曾获托姆林奖金(Tomline Prize);毕业后,以数学及古典文学奖学金入学剑桥大学国王学院;1905年毕业,获剑桥文学硕士学位。之后又滞留剑桥一年,师从马歇和庇古攻读经济学。

作为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20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因其深厚的学术造诣,曾长期担任《经济学杂志》主编和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会长,1929年被选为英国科学院院士,1942年晋封为勋爵,1946年被剑桥大学授予科学博士学位。

凯恩斯不仅是经济学理论上的天才,而且还是位大胆的实践者。凯恩斯不但开辟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阵地,还担任过大学司库和剑桥大学学监、政府官员和顾问等。凯恩斯还是一位富有的投资者。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影响了几代人,在如今的经济政策制定中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凯恩斯是活跃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学术、思想和政治舞台的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也是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应付内外危机、实现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政策和思想传统的根本转换的枢纽型人物。凯恩斯因开创了经济学的“凯恩斯革命”而称著于世,被后人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资本主义的救世主”。在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发起了一场导致经济学研究范式和研究领域根本转变的革命(即著名的“凯恩斯革命”)。在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及战后初期,凯恩斯参与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等机构(它们构成了所谓的“华盛顿体系”)的组建工作,是当今世界经济秩序的主要奠基人之一。1998年的美国经济学会年会上,在150名经济学家的投票中,凯恩斯被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排名第二)。

1936年2月4日,凯恩斯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简称《通论》,“凯恩斯革命”的核心文献)的出版,在大危机后惊魂未定的西方世界引起轰动。西方学者对此评论道:“凯恩斯是在致命危机威胁资本主义世界时挽救和巩固了这个社会。”有的学者把凯恩斯的理论比作“与哥白尼天文学上、达尔文在生物学上、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一样的革命”。

凯恩斯的成就与他的背景和个性有关,凯恩斯的父亲(内维尔)是剑桥经济学家和逻辑学家,母亲(佛萝伦丝)也是剑桥毕业生,曾任剑桥市长。

凯恩斯根据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和大萧条的情况,于1936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对传统理论和政策提出了全面的挑战和批判。凯恩斯以有效需求不足论、三个基本心理规律和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理论,否定了传统经济学市场供求自动调节论的主要理论支柱——萨伊定律,证明了资本主义的常态是总需求不足和小于充分就业均衡,而自由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又无法改变这种均衡常态,因此,必须依靠政府干预经济才能克服市场自发调节的不足,来实现理想的充分就业均衡。(www.daowen.com)

凯恩斯建立了一个以国家干预为中心,以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失业问题为目标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新古典经济学主张完美的市场机制和不要政府干预不同,凯恩斯公开宣称,资本主义市场制度是有缺陷的,只有国家直接干预经济,资本主义才可以渐臻完善。他希望国家多负起直接投资之责,国家必须调节经济,必须用改变租税体系、限制利率以及其他方法,指导消费倾向和吸引投资。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后,许多经济学家放弃了传统的观点,追随凯恩斯,对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进行注释、补充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特别是萨缪尔森打出了“新古典派综合”的旗号,把马歇尔的微观分析与凯恩斯的宏观分析拼凑在一起,以政府的需求管理弥补市场机构的缺陷,以市场机制作用来调节稀缺资源的配置,从而完成了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大综合。

延伸阅读

萨缪尔森与《经济学》

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1915—2009),1915年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加里市的一个波兰犹太移民家庭,1923年搬到芝加哥居住,1935年获芝加哥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36年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41年获哈佛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在哈佛就读期间,师从约瑟夫·熊彼特、华西里·列昂惕夫、哥特弗里德·哈伯勒和有“美国的凯恩斯”之称的阿尔文·汉森研究经济学。萨缪尔森出身于经济学世家,其兄弟罗伯特·萨默斯、妹妹安妮塔·萨默斯、侄子拉里·萨默斯均为经济学家,另一位侄子则是大名鼎鼎的美国财政部部长劳伦斯·萨默斯。

萨缪尔森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任经济学教授,是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部的创始人。1970年,55岁的萨缪尔森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他发展了数理动态经济理论,是当代凯恩斯主义的集大成者及经济学的最后一个通才。其研究内容涉及经济学各个领域,如一般均衡论、福利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等,是世界上罕见的多能学者。萨缪尔森首次将数学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帮助在经济困境中上台的肯尼迪政府制定了著名的“肯尼迪减税方案”。萨缪尔森的经典著作《经济学》,据报道以40多种语言在全球销售超过1000万册,是全世界最畅销的教科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也正是这本著作,将西方经济学理论第一次系统地带进中国,并使这种思考方式和视野在中国落地生根。

历史角度看,里程碑式的经济学教科书在几十年内长盛不衰的情况并不罕见。1776年“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问世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已经产生了三部公认的里程碑之作。第一部是1848年约翰·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该书多次重版,成为19世纪后半叶英语世界必读的经济学教科书。第二部是1890年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该书一直被奉为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1948年出现第三部“集大成”之作,即保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几乎所有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奉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按照“凯恩斯方式”来管理经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成为西方的主流经济学,西方国家进入了“凯恩斯时代”。但是,推行凯恩斯主义的结果,却改变了凯恩斯主义发生作用的某些条件。20世纪6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大量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的“停滞膨胀”,这种情况标志着凯恩斯主义的失灵。于是,在当今的经济学界形成了众多经济思潮和流派纷争的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