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在扶贫工作中,蓝润集团始终坚持整体规划、因地制宜,找准贫困区域“穷根子”,从根本上改变当地困难群众“贫”的问题。通过坚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扶贫理念,蓝润集团着力为贫困地区培育“造血”能力。
四川省东部地区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综合实力弱,是国家重点扶贫区域之一。蓝润集团在多次考察、深度调研后发现,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但存在生猪养殖产业规模小、布局散、实力弱等问题,从整体来看具备发展生猪养殖产业的潜力。蓝润集团决定搭建起一条有利于产业发展、农户增收、助力地区脱贫攻坚的“造血”之路。
2019年,蓝润集团先后在巴中、达州、南充等多地布局以“9+1”全产业链为发展模式的现代农牧项目,在四川省东部地区总投资230亿元,布局建设年出栏700万头的生猪产业基地,该基地被纳入2020年四川省重点推进项目。
图1 蓝润集团在四川东北地区部分项目
例1:“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决心
位于四川省东部地区的达州市万源市石窝镇地处大巴山地带,峰峦起伏,风景秀美。但距离县城100公里、驱车3小时、要转上百个弯的盘山路,交通不便是阻碍当地发展的主要原因。
2019年6月,蓝润集团启动石窝镇五显庙村项目前期筹备工作。五显庙村村主任对工作人员说:“我们这里山好水好,就是离城里太远了,路也不好,外面的企业根本不愿意来我们这里投资,每家每户只有靠种地生活。”路不通、财不来,这是当地村民的心病。蓝润集团决定先修路,帮助村民打通这条阻碍与外界联系的枢纽。耗时1个月,投入20万元,蓝润集团为五显庙村拓宽、新建公路12公里,有效解决了通行难的问题。
例2:从荒地到“宝地”
蓝润集团农牧项目主要布局在四川省东部地区,四面环山的地形为川东地区提供了天然的地理屏障,能有效隔绝疫病。项目所在的达州市、巴中市、南充市乡镇普遍存在留守人口少,荒地多利用率不高的问题。“种地搭功夫,不如打工赚得多,家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着我们老人、小娃儿干不动了,这些地荒在那里怪可惜的。”巴中市玉井乡的何奶奶说。
厂区建设需要占据大量的土地,既可以让村民得到真收益,也可以让荒地不再荒废、物尽其用。蓝润集团辗转于各地政府与村民间进行协调,用5个月的时间完成2万亩土地流转的沟通,村民获得400元/亩的远高于常规租赁的租金。“以前地荒着心疼,现在我们家荒着的6亩地每年就能有2400元的收入,完全够我们老两口和小孙子的生活,这样儿女压力也小了,在外不用担心我们了。”何奶奶说道。
例3:终于喝上“安全水”(www.daowen.com)
万源市河口镇永安村一直存在饮水难的问题,村民们用水只能到一公里外挑水吃,用水十分不便。山里的水杂质多、水质硬,汛期的时候更是泥沙混杂,村民们只有依靠简单的措施沉淀杂质来满足生活用水的需求,用水安全无法保障。
蓝润集团得知后,迅速联系当地水利局系统内的设计院、村镇供水公司人员,共同组成一支专业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服务队,为当地修建水坝,真正解决了村里200多户村民用水难、用水不安全的问题。当地村民高兴地说,以前都是打水吃,靠天吃水没有保障,现在总算可以足不出户地吃上安全水了!
图2 蓝润集团为永安村捐建人畜饮水工程
扶贫扶长远。蓝润集团坚持以发展产业的方式建立长效扶贫机制,将扶贫模式由“输血”转变为“造血”,并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聚焦待提升产业,关注贫困人群,实现精准脱贫。
项目将带动当地发展绿色生态农牧业,该模式改变了传统的生猪生产模式,加快了生猪产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型升级,对推动乡村振兴,改善地方经济结构,实现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预计全部投产后,可为当地每年贡献税收近20亿元。
表1 2019年蓝润集团精准扶贫投入
例4:为农户提供全方位支撑,携手推进生猪养殖产业升级
2019年,在高效布局建设生猪养殖全产业链的同时,蓝润集团还同步筹建“公司+农户”养殖模式,为农户准备了全方位支持措施,切实支持农户生产发展。
根据规划,蓝润集团将通过技术指导及标准化养殖流程,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效率。其次,在预交保证金之后,养殖户通过记账方式即可领取仔猪、饲料、疫苗等生产资料,无须像自养时现金支付饲料、疫苗等投入,从根本上解决了养殖户的融资问题。生猪育肥成功后,由公司负责收购,农户获取相应代养费用,直接帮农户承担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为农户解决了销售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