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克服倾听障碍:环境和个体因素

克服倾听障碍:环境和个体因素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环境的障碍如下表:环境类型特征及倾听障碍源表倾听者的障碍倾听者障碍是指个体在倾听时对对方的语言、意思及态度等方面存在理解阻碍。倾听者的障碍主要有七个方面:一是用心不专。这种拒绝倾听不同意见的人,与任何人沟通都困难。影响倾听的细节影响倾听的细节图倾听者障碍的克服第一,切实克服误解带来的障碍。

克服倾听障碍:环境和个体因素

环境障碍

如下表:

环境类型特征及倾听障碍源表

倾听者的障碍

倾听者障碍是指个体在倾听时对对方的语言、意思及态度等方面存在理解阻碍。倾听者的障碍主要有七个方面:一是用心不专。人们常在倾听时关心演讲者的着装、姿势和修辞水平,也常常被一些噪声所打搅,对演讲者所传达的思想反倒不太在意。二是急于发言。有人曾说:“我们都倾向于把他人的讲话视为打乱我们思维的烦人的东西。”人们容易在他人还未说完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打断对方,或者心里早已不耐烦,往往不可能把对方的意思听懂、听全。三是排斥异议。有些人喜欢听和自己意见一致的人讲话,偏向于和自己观点相同的人。这种拒绝倾听不同意见的人,与任何人沟通都困难。四是心理定势。人类的全部活动,都是由积累的经验和以前作用于大脑的信息所决定的。由于人都有根深蒂固的心理定势和成见,很难以冷静、客观的态度接收说话者的信息,这也会大大影响倾听的效果。

│经典案例│

成年人的思维定势

美国有位著名主持人叫林克莱特,一次在主持一档节目时采访了一个小男孩,问:“你的梦想是什么?”小孩激动地说:“我想当一名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有意逗他,追问道:“假如飞机在太平洋上空飞行到一半燃油耗尽时,你怎么办?”“我会告诉我的乘客系好安全带,然后我挂好降落伞跳出去……”没等他说完,观众和林克莱特都笑了,这真是一个聪明却又自私的小孩,谁也没想到小孩委屈地补充道:“我跳下去拿燃料,然后马上回到飞机上!”此时,众人都沉默了。还有同样的一个故事,让人哭笑不得。年轻的母亲为了验证她教子有方的成果,把两个苹果喜盈盈地给了年幼的儿子,接下来,她等待儿子把一个苹果送给自己。可是儿子接住苹果后,看都没看她一眼,每一个苹果都咬了一口。年轻的母亲当然非常伤心,正要发火训斥儿子的自私贪婪,就在这时,童稚的儿子奶声奶气地说:“妈妈,你吃这个苹果吧,我尝过了,不酸!”妈妈的眼泪瞬间流了下来。

五是厌倦情绪。由于思考的速度比说话的速度快许多,人们很容易在听话时感到厌倦。往往会“寻找”一些事做,占据大脑空闭的空间,这是一种不良的倾听习惯。六是不良习惯。习惯在听人说话时东张西望,双手交叉抱在胸前,跷起二郎腿甚至用手不停地敲打桌面。这些动作都会被视为表示“我已经听得不耐烦了。”七是经历简单。倾听效果差,一方面是因为个体主观意识欠缺,另一方面是个体经历少、阅历浅、眼界窄,对他人的表达不敏感、不理解、不好奇,更难以抓住重点分清主次。大经历、大收获,小经历、小收获,没经历,没收获,难以超越已有的经历。

│经典案例│

乞丐心中的皇帝就是乞丐的样子

有一天,三个穷苦的老汉碰在一起,他们困于生计,不禁畅想起皇帝的生活。第一个老汉以拾荒为生,他无限感慨地说:“如果我做了皇帝,我就下令这条街全部的垃圾都归我,谁去拾就派公差来抓他。”第二个老汉是一个砍柴工,他对第一个老汉投去了鄙夷的眼神:“你就知道拾垃圾,皇帝还用拾垃圾吗?!如果我当了皇帝,我就做一把金斧头,天天用金斧头来砍柴。”第三个老汉是一个乞丐,听完前两个老汉的美梦后,他不禁哈哈大笑:“你们两个太没见识了,都做了皇帝了,还用得着干活吗?如果我当了皇帝,我就天天围着火炉吃烤红薯!”其实,三个老汉只知身为皇帝会过一种优裕的生活,但对于优裕的程度却浑然不知,他们难以设想出深宫大院的奢华生活,所有的美梦也仅仅局限于自己的浅显的想象。对于很多没有经历过的看客而言,他们对于别人所经历的事情和感受的设想和猜测,也犹如老汉看皇宫,很难想象具体内容。(www.daowen.com)

影响倾听的细节

影响倾听的细节图

倾听者障碍的克服

第一,切实克服误解带来的障碍。主要包括:一是不要自作主张地将认为不重要的信息忽略,最好与信息发出者核对一下,看看指令有无削减。二是消除成见,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客观地理解信息。三是考虑对方的背景和经历。四是简要复述一下对方的内容,让对方有机会更正你理解错误之处。

│经典案例│

让航延原因成为旅客常识

2016年8月5日有新闻报道称,一名旅客计划搭乘越南航空公司航班从成都前往越南芽庄。旅客还没出发就遇到暴雨,直接导致了航班延误。天气好转后,旅客又被告知该航班还需要等待20个小时才能重新起飞,原因是“飞行员需要休息”,旅客当即表示不理解。航班因为天气延误,在大多数情况下都看得见,旅客也容易接受。但在天气好转后,因为“飞行员要休息”要继续等待20个小时,这个理由让很多旅客费解。为什么旅客不休息,飞行员却要休息?事实上,为了确保广大旅客飞行安全,防止机组人员过度疲劳,民航业对机组人员的飞行时间、值勤时间和休息时间都有详细且明确规定。机组人员在执行一定时间的飞行任务后,必须休息。遇到航班延误,飞行员在地面的等待时间,尽管不计入飞行时间,但要计入值勤时间。因此,如果航班延误时间较长,很可能出现飞行员值勤时间已经到了,必须休息的情况。这样,航空公司就必须更换机组人员。上述新闻事件中,越南航空公司在我国并没有其他机组人员可供调换,机组需要从越南赶到我国,造成了长时间延误。对于这样的航班延误,只有了解了相关常识、规定,旅客才能给予理解。其实,在国内最常听到的航班延误的理由是天气原因和航空管制原因。在这两种原因之外,不仅“飞行员要休息”,飞机也可能遇到机械故障。这些常见的原因都应该成为旅客常识。类似机械故障,尽管被归为航空公司原因,但是机械故障导致的航班延误也应该被大众理解。只要是机械工具,都有可能临时出现故障。航空公司的机务人员在飞机结束一天飞行后都会进行例行检查,但也难免飞机在飞行中出现“小毛病”,例如在落地时轮胎被跑道上异物划伤等。航班延误的理由成为旅客的常识,旅客对航班延误有了一定了解,就不需要民航工作人员对旅客进行再三解释,旅客也能够更好地配合民航工作。旅客能够分辨出在航班延误的这些原因中,哪些属于客观原因,哪些属于航空公司原因,也就能采取恰当的行为。对于天气原因这样的客观原因,旅客则应该耐心等待,听从航空公司建议和安排,或者和航空公司一起静待天气好转。对于机组超时或者机械故障这样的原因,旅客也能够直接向航空公司要求补偿服务。更重要的是,随着近年来我国出境游旅客人数明显增多,旅客在搭乘外航航班遇到不同原因的航班延误时,也能够依法依规处理。

第二,避免粗心大意导致的沟通失误。主要包括:一是尽早先列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在会谈接近尾声时,与对方核实一下理解是否正确,尤其是关于下一步该怎么做的安排。三是对话结束后,记下关键要点,尤其是与最后期限或工作评价有关的内容。

改善倾听指南

美国学者基思·戴维斯和约翰·纽斯特龙提出了改善倾听的十条指南:1.自己不再讲话。2.让谈话者无拘束。3.向讲话者显示你是要倾听他的讲话。4.克服心不在焉的现象。5.以设身处地的同情态度对待谈话者。6.要有耐心。7.不要发火。8.与人争辩或批评他人时要平和宽容。9.提出问题。10.自己不再讲话。第1条和第10条是相同的,也是最重要的,在领导者能够倾听意见之前必须自己不再讲话。为了检验倾听的效果,卡尔·R·罗杰斯(CarlR·Rogers)和罗特利斯伯格(Roethlibeger)提出了一个简单的试验规则:只有在准确地复述原先发言者的思想和感觉并感到满意之后,才可能发言。这个规则看似简单,但实验证明真正做到并非易事。一个疏于训练的倾听者,往往只能理解和保留谈话的50%内容,在经过48小时之后,这一保持率可能就会降到25%。《魅力的7把钥匙》的作者托尼·亚历山德拉(Tony·Aleandra)博士在“听众的分层”中,把听众分为四种典型类型:1.“漫听听众”,这类听众其实很少在听,经常打断别人说话,而且总觉得应该由自己来下断语。2.“浅听听众”,这类听众流于浅表,喜欢避开艰难的话题,对于问题和实质深入不下去。3.“技术性听众”,这类听众会很努力地去听别人说话,他们重视字义、事实和统计数据,但在感受、同情和真正理解方面却做得很不够。4.“积极听众”,这类听众会为倾听付出许多他们在智力和情感两方面都作出努力,因而他们也特别觉得累。亚历山德拉博士最后提出了积极倾听态度的三点要求:1.把听和说看得一样重要。换句话说,人家对你说的,和你要对人家说的一样重要。2.认识到善听有助于节省时间和精力。善听者较少犯错误也较少误解人家。3.认真听别人说,不仅重要,而且值得。要从碰到的每一个人身上寻找值得学习的东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