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联合国提出了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这一概念。普惠金融是指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是其重点服务对象。普惠金融重视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但普惠金融不是慈善和救助,而是为了帮助受益群体提升造血功能。因此,要坚持市场化和政策扶持相结合,遵循市场性原则,在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既要满足更多群体的需求,也要让供给方合理受益。大数据有助于解决普惠金融发展中面对的许多问题:
1.降低金融服务成本
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取决于分支机构的数量和位置分布,服务范围的扩大必然伴随着经营网点的增多,同时带来办公场地、人工服务等的成本都居高不下。对于农村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成本和难度都会成倍增加。而基于互联网的数字普惠金融改变了传统金融服务对物理设施的过度依赖,通过互联网、手机等即可获得所需要的金融服务,而支出成本明显下降。交易成本的大幅削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集中体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是更高效率的支付系统极大地削减了支付成本;二是更快捷高效地获取信息资源削减了信息使用成本。数字普惠金融的支付模式是基于移动支付技术,从而可利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进行无时间、无空间限制的支付业务,搜索引擎则可以快速定位对信息的需求,而云计算可以更有效地处理、分析庞大的数据资源。基于数字普惠金融技术与思维,能够大幅削减人工成本、营运场所成本及其他成本。以阿里巴巴小微贷款为例,其单笔业务的服务成本仅约2.3元,而传统金融机构则高达2000元,服务成本得以大幅度下降。
2.扩大服务范围和群体(www.daowen.com)
基于互联网的数字普惠金融极大地解决了银行机构覆盖范围较小的问题。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极大地增加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而且随着服务价格的下降,使得金融服务能够惠及更多低收入群体。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深入运用,将推动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会在传统的存、贷、汇业务基础上衍生出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地满足客户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数字普惠金融改变了原有的服务提供方式,不论用户在偏远的地区还是在大城市,只要能够上网并使用智能手机就可以获得金融服务,而不再需要必须通过固定的银行网点。以信贷为例,P2P网贷平台可以实现在线信用贷款,不需要用户提交纸质的资料,并且审核时间短,通过审核后客户就可以在线获得借款,并且在线完成还款。传统银行机构的客户群集中在城镇,难以将更多精力及成本投入到农村和偏远地区,而在大数据背景下,服务的成本大幅削减,从而产生显著的长尾效应。长期以来,“二八定律”被各家银行视作金融决策的重要依据(80%的银行利润来自20%的重要客户),阿里巴巴挖掘出的“小利润大市场”的长尾效应对传统金融业乃至整个传统商业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小客户大群体”提供服务,并以少聚多,能够或使曲线“尾部”效益反而大于“头部”。
3.创新服务内容与模式
基于互联网的数字普惠金融可通过对资金流、信息流以及物流数据的高效整合,大幅改善与农村客户群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当前,基于网络的社交、消费、工作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网络生活已逐步成为一种常态,而网络互动行为、购买记录、兴趣爱好、失信信息、违法情况等都可通过大数据记录下来。数字普惠金融可基于对以上信息数据的清洗、处理,从而成为可利用的数据资源,进而能够更高效率地评价农村客户信用水平,有效地控制平台运营风险,并相应提供定制化、差异化服务。因此,鉴于数字普惠金融具备的信息对称优势,可构建更具效率的金融市场以及更市场化的金融体系,进而大幅提升全社会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最终为金融改革、深化普惠金融创新开辟新的路径。在数字普惠金融背景下,普惠金融能够得到更多有益创新,进而为更大范围的普通大众提供金融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