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乡融合国家战略和农业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体制机制逐渐完善,农业生产中也萌生出了一定数量的新型规模化经营主体。不过大体上来看,相对于城市金融市场的发展,农村金融市场依然相对滞后,不论是与农村金融市场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还是涉农企业的业务运营,亦或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层面上,很多问题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三农金融始终是我国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可喜的情况是,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健全适合农业、农村、农民特点的三农金融服务体系,力争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各类新型金融机构响应普惠金融的政策号召,越来越多地上山下乡到农村开展金融业务,涉业务范围涉及农村消费金融、农业供应链金融、合作金融、农村小额信贷、农业信息化和大数据服务等多个细分领域。
1.金融供给贫乏
金融供给贫乏是当前农村的明显短板。金融的本质应该是普惠的,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为实体经济服务。当前,就我国城乡金融发展来讲,金融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金融严重不足。从1997年到2003年这个时期,广大农村中的商业银行大规模撤离,尤其是2005—2006年,县以下银行乡镇营业网点大规模撤并,致使农村金融服务大幅减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牧民无法获得最基本的金融服务。据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全国范围内有1532个乡镇未设金融机构,5.2万个行政村属金融服务盲区。根据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城镇和农村每万人拥有银行类金融服务人员数量的比例高达329∶1,差别如此之大,金融支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短板严重不足。更甚者,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金融机构不愿将从农村吸纳的资金投入应该投入的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反而将吸收到的农村资金继续投入到城市,使得农村本来就落后的经济雪上加霜,进一步抑制了农村金融的良性发展,形成恶性循环。
2.根源及解决之道(www.daowen.com)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主要原因是金融发展的条件与环境问题。金融机构面对的是大量的分散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不仅交易规模小、次数频繁、缺少担保或抵押,而且难以获得建立信用所必需的信息,交易风险相对较高。此外,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等原因,还要求金融服务简便、灵活、及时,加上农村经济尤其是农业投资周期长、收益低、不稳定、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并存、比较利益低下等特征,使农村金融的交易成本、资金使用成本和交易风险高,而收益又比较低。因此,农村金融的发展并不是简单地表现为金融机构、工具和制度的现代化,而是表现为与农村经济的适应性。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实质是农村金融交易不足的问题,更进一步讲是农村金融交易条件和环境不足的问题。因此,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问题,并不在于简单地增设机构,而应当着眼于改善农村金融交易的条件与环境,促进农村交易水平的提高。创造适合农村金融交易特点的农村金融交易条件和环境,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只要能承担相应的金融功能,具体的金融机构形式则是次要的。换句话说,只有通过某种形式提供给农村居民所需的金融服务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形式只是第二位的问题。
3.信息与化解金融风险
农村金融发展迟滞的主要原因是由农村金融的特点决定的,其交易成本、资金使用成本和交易风险高,而收益又比较低,因此传统金融机构不愿涉足。信息经济学主要是研究信息不对称对于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市场参与者对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充分掌握市场信息的一方,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匮乏的一方,则经常处于不利的境地。市场中卖方比买方更了解商品的信息,信息不对称决定了竞争是不完全的,而专有信息对交易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金融业是经营和化解风险的行业,金融业的风险主要来自客户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因而金融业的演进与信息技术创新关系密切。大数据为解决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路径,它通过对大量多维度、跨领域、跨时期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挖掘其中的有效信息以做出更好的决策。金融中介理论认为,金融中介的主要作用是生产、传递和处理信息。在过去,我们主要依靠银行、券商、保险等传统金融中介机构收集信息,但在大数据时代,信息的来源渠道得到极大拓展。通过互联网工具,每一位互联网用户都能成为信息源,尤其是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网上金融产品交易的行为,更是为金融活动提供了可资利用的、源源不断的数据流。掌握了用户大数据的企业就具备了成为新的金融中介的基础条件。我们可以看到诸如阿里巴巴、京东、百度等掌握大数据的企业,已经开始涉足金融领域,通过对大数据的有效分析,可以有效地评估个体和企业信息、预测市场波动、分散非系统风险、匹配借贷资金期限等。依托大数据,农村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新的蓝海,在将来会有着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