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城乡要素交换关系正处在亟待完善的关键阶段。就本质而言,城乡要素交换关系对二元结构转化具有决定性作用。与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相比,现阶段我国城乡要素的流动性和配置效率均有所提高。但是,与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现阶段的城乡要素交换关系仍存在着不完善、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特征,这种现状对城乡二元结构的顺利转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构成了挑战,城乡要素交换关系完善随之成为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命题。为此,必须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城乡要素关系完善的环境与条件,基于此来确立完善城乡要素交换关系的基本思路。乡村振兴的要点和关键在于城乡之间的要素合理配置与自由流动,在统筹协调发展战略背景下,城乡劳动力、资本和土地交换关系的调整需要在较大范围和较长时期内展开,并涉及城乡劳动力流转中的户籍制度改革、资本流动中的农村资金回流、城乡土地流转中的产权制度改革等诸如此类的复杂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成果在城乡居民之间的分配并不均等。从根本上说,国家经济增长的最终落脚点是改善本国城乡居民的生活状态和福利水平,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这种增长目标的实现构成了障碍。事实上,完善城乡要素交换关系可以为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持续转化提供动力源泉,其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以城乡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渐趋缩小为目标,而城乡经济差距缩小又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和社会保障供给提高等密切相关。在经济学意义上,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和社会保障改善主要取决于其各类要素的收益率,而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要素交换关系不完善正是城乡经济差距显著的重要成因。因此,只有构建新型城乡要素交换关系,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才能不断转化,城乡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才能逐步缩减。
图1 1978—2013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2](www.daowen.com)
图1显示的是1978—2013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对比,从中可以发现,在2003年之前,除了少数几个年份外,城乡居民收入比一直呈上升趋势。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从中可以得出结论: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03年,城乡关系的实质基本上是农业和农村支持工业和城市的发展。1978年以前,在农业剩余非常有限、工业资金不足的条件下,农民主要是通过提供农副产品但人员不进入城市的方式,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农业剩余产品和降低工业发展成本;而1978—2003年,当农副产品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已经基本满足城市需求的条件下,农民和农村则主要是通过直接投资(乡镇企业)和提供廉价劳动力(大量农民工)等方式,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总体而言,2003年之前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具有明显的“城市偏向”,农村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从而导致城乡之间差异的扩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