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综合治理小法溪两岸用地的思路

综合治理小法溪两岸用地的思路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法溪两岸的主要用地为居住用地、耕地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市政用地等。

综合治理小法溪两岸用地的思路

4.1 防洪保安

小法溪位于福溪街道南区中心腹地,两岸分布着幸福、友谊、双狮,大路曹、水南等行政村,两岸分布良田5000余亩,聚集人口2万余人。2002年起又在小法溪右岸靠近水南大道处新建成天台县首期高山移民安置区幸福花苑社区,社区占地近800亩,可容纳高山移民一万余人。随着南区的开发,越来越多的人口和社会财富将集中在两岸,小法溪堤防的防汛保安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小法溪本质上属山区性河流,流域面积小、流程短、汇流时间短,河道比降大,汛期洪水陡涨陡落,枯期流量很小,有时候基本断流,河岸或河堤承受高水位压力的时间不长。经过水利计算,以现有河道为基础,经过清淤,局部河床加宽整治以后,能安全通过设计标准洪水。堤防在现有高程基础上少加高或不加高,河床宽度采取分段设计控制断面,小于控制断面的按设计控制断面扩宽,大于的维持不变。幸福出水口至双狮村段,为河床扩宽重点地段,现状平均宽度只有18m,最狭窄处仅8m,2007年超强台风影响期间冲垮的桥梁就位于此河段。河床断面设计可采用复式断面形式。

4.2 环境保护

城市生态恶化的突出表现之一便是水环境的恶化。营造良好人居环境,必须保护水环境,创造亲水空间,在岸边实施截污,重点在于治污。

(1)治污工程:排水体制采用分流制,雨水就近汇入小法溪,污水则通过排污管道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2)管线的布置:在左堤外侧修建生活污水排放暗涵,实施雨洪和污水分流,右堤内侧埋设一条灌溉用塑料管道。

4.3 生态景观(www.daowen.com)

要从根本上解决水体污染问题,除了截污外,更重要的是提高流域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建设生态型河堤是现代城市河流治理的发展趋势。生态河堤作为一种新概念河堤,以“保护、创造生物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自然景观”为前提,在考虑具有一定强度、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生态效果,把河堤由过去的混凝土人工建筑改造成为水体和土体、水体和植物或生物相互涵养,适合生物生长的仿自然状态的护坡。作为新开发的南区,建设一条自然生态型河道将成为南区的景观样板工程。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小法溪河堤可采取复合式河堤断面结构,即在常年水位以下用现代材料砌筑直立式河堤,以节约用地并保证堤防特别是堤脚的强度,沙石可就地取材,又节约了成本。而在常年水位之上则保留斜坡式土堤并进行绿化,种植各种乔灌木及草皮,使河流的环境成为海绵一样,可以吸收水并慢慢地释放,保持河堤及城市的生态性。或用一种生态恢复性的河岸设计方案,即用混凝土或石块作护岸,并回填砂石、土等并种上各种水生植物,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河岸的 “可渗透性”,有利生物栖息,提高了河道的自然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

沿河两岸全长范围内设及以线性水景为主的生态园林,在沿河的绿色水景长廊中,建设有地方特色的雕塑、碑记、园林小品、亭台楼阁等,在主要节点附近镶嵌多元化的以弘扬历史文化和精神的主题公园,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文化与景观的交融。保留富有情趣性的传统河道堤岸方式,如水边阶梯、坐椅、亲水平台。

4.4 造地造城

小法溪治理,既要与发展旅游景观相结合,又要与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相结合,综合开发,发挥综合效益。

南区离老城区近,商业区块的辐射效应高,南区的开发,要充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从双狮村后背小园山处到水南大道段,河流长度为1.5km,河流现状是个大的弯曲弧度,每次洪水都是顺着弯道冲垮直对的堤坝,冲毁田地,此段已成为重灾地段。为了能让洪水顺利通过,可适度改变洪水流向,把此段河道改造成曲度适当比较平顺的弯曲性河道,把河势稳定在规划整治线控制范围内。此段河床改道,不仅有利行洪,而且缩短了河流长度,减少了造堤坝的成本,更重要的是能使水南区块多利用土地近600亩,有效地提高了水南区块的土地利用价值,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小法溪两岸的主要用地为居住用地、耕地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市政用地等。在小法溪右岸幸福水库至大岭口附近可建成工业园区,小法溪左岸幸福水库至龟山脚一带建成特色观光农业区,龟山脚至水南大道沿溪一带开发低密度高档别墅区,别墅后开发建设多层住宅为主的居住小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