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完善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长期以来,我国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实行的是分散管理体制,造成的结果是管水量的不管水质、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治污、管治污的不管污水回用,由此衍生出我国水资源的三种短缺——资源性短缺、工程性短缺和污染性短缺,三者相互叠加,互为表里,在相当程度上构成了一种直接影响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恶性耦合。
环境支持系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约束限制。在环境支持系统中,水环境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必须依赖的基础。但是放眼当代,全国年废污水排放量已超过500亿t,其中70%~80%是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的。全国七大流域水系所监测河段中有50%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86%的城市河段水质污染超标,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湖泊普遍受到污染。地下水超采,海水入侵,湖泊及水库水面和水体日益缩小,河道淤积、萎缩、断流等问题突出。每年超采地下水超过80亿m3,形成56个地下水漏斗 (面积共8.7万km2),漏斗最深处超过100m,有30多座城市不同程度出现地面沉降、塌陷、裂缝等破坏。
造就这些沉重的水资源问题的主要原因,无非是在管理上出现了不符合食物发展规律的弊端。例如,我国许多城市的供水水源为开采地下水,这本无可厚非,但由于主管城市供水的部门一般均为非水利部门,受专业条件和工作范围的限制,这些部门很少去考虑城市区域的水资源平衡,即很少顾及地下水的补给条件和补给量,更谈不上从区域水资源平衡的角度出发去通过工程措施进行地下水回灌,有时甚至还是鼓励多用水以便获取大额的经济效益。长此以往,势必就形成了地下水下降漏斗区。(www.daowen.com)
就是这样,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属性被人为地分割、支解,不仅违背了水循环的自然规律,而且也无法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建立从供水、排水到污水处理回用的合理价格体系和经济调节机制,无法把水利过渡到水务。为此,世界银行的咨询专家曾尖锐地指出“中国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与机构不足以应付缺水和水污染的挑战。”
水务一体化后,从根本上解决了诸类问题的发生。水务一体化,可全面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对取水口进行普查、登记、审批、发证,实行用水申请,用水交费,并按计划供水用水。在地表水方面,对流域性和区域性水源工程实行统一管理。成立一定的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各水道、湖泊。在城乡供水方面,加快城乡供水归口管理的步伐,使乡镇水厂收归水利部门统一管理,对水源水质实施保护监测。也可建立健全水行政执法管理网络,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维护水事秩序。水务一体化后,可根据不同时期工农业需水状况,利用现有水利工程,合理调配水资源,做到了丰蓄枯用,这不仅保证了工农业用水,而且使水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缓解供水矛盾,使供水水质和水环境得到了优化。这些措施,既提高了民众的用水意识,也提高了民众珍惜水环境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完善了我国的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