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某引水枢纽工程
1.1.1 工程概况
工程由17孔泄洪闸和连接两岸的重力坝组成,集雨面积2302km2,总库容32.63亿m3,最大坝高22.8m。闸基直接设置在砂砾石上,采用防渗墙防渗。
闸址河谷开阔,河床宽约320m,基岩为白垩系下统馆头组的粉砂质泥岩,岩石坚硬致密,河床下伏基岩面起伏较大。
河床上部为第四系全新统黄色砂砾石,厚度10~20m,结构松散~稍密,砾石平均含量86.4%,泥含量一般小于3%,属强~极强透水层,渗透系数K=28~438m/d;下部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含泥砂砾石,最大厚度有30m,稍密~中密,砾石含量55%,含泥量一般小于10%,属弱透水层,渗透系数K=1~2.77m/d。上述两层颗粒级配如表1、表2所示。
表1 全新统砂砾石级配统计表
表2 上更新统砂砾石级配统计表
1.1.2 勘察方法
(1)采用美国产的ES~1210F信号增强型地震仪,进行了地震纵、横波测试,测试成果如表3所示。
表3 砂砾石地震测试成果一览表
(2)以钻探相结合,每2m进行动力触探试验,成果如表4所示。
1.1.3 建议参数值
根据上述勘探成果,结合所搜集到的已建成工程的实践,建议挖除表层较为松散的2~7m厚度上覆层后,认为闸基可以直接建在砂砾石层上,经分析比较后确定的建议值如表5所示。
表4 砂砾石动力触探成果表
表5 坝基砂砾石建议参数表
1.2 某水利枢纽工程大坝
1.2.1 工程概况
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32km2,多年平均流量21.9m3/s。工程初拟正常蓄水位135.0m,总库容7.01亿m3,正常蓄水库容5.07亿m3,防洪库容1.37亿m3;挡水建筑物拟进行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和混凝土拱坝比较,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12.5m,坝顶长度328m。混凝土拱坝最大坝高约114m。
坝址河谷呈U字型,河床宽度150~180m,高程58~60m,两岸地形峻峭,山坡坡度一般为40°~50°,局部为陡崖。基岩为中细粒钾长花岗岩体河床上部为第四系全新统砂砾 (卵)石层,松散~稍密,粒径一般4~8cm,大者10~20cm,含砂量7%~23%,含泥量极微,厚度3~12m;下部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含泥砂砾 (卵)石层,棕黄色,密实,砾石粒径一般1~4cm,大者一般5~10cm,底部孤石直径大于40cm,砂含量一般为23%,泥含量10%左右,底部增大至28%,厚度一般14~17m。上述2层颗粒级配分别如表6、表7所示。
表6 全新统砂砾石级配统计成果表
表7 上更新统砂砾卵石级配统计成果表(www.daowen.com)
1.2.2 勘察方法
采用德国产Summit遥测地震仪进行坝基砂砾石的现场瑞利波测试,成果如表8所示。
表8 砂砾卵石层地震测试成果一览表
1.2.3 建议参数值
根据现场瑞利波测试的砂砾石层成果,经分析比较确定坝基的建议参数值如表9所示。
表9 坝基砂砾石建议参数表
1.3 某水库大坝工程
1.3.1 工程概况
坝址以上集水面积40km2,总库容0.27亿m3,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41.0m,趾板设置于砂砾石层上。
坝址河谷开阔,底宽500~580m,两岸基岩为熔结凝灰岩。河床下伏基岩面起伏大,最大高差达20m。
河床砂砾石平均厚度17.0m,最大厚度达30m,自上而下可分两层:上部为全新统黄褐色砂砾石层,厚度4~9m,结构较松散,砾石含量约占86%,含泥量小于3%,其颗粒级配百分含量见表10。渗透系数K=9.1~222.1m/d,属强透水层;下部为上更新统土黄色含泥砂砾石层,厚度2~20m,结构较密实,含泥量>4%,渗透系数K=0.06~0.6m/d,属弱透水层。
表10 全新统砂砾石级配统计成果表
1.3.2 勘察方法
(1)经对坝基砂砾石层取样进行了室内砂砾石重组大型压缩试验,成果如表11所示。
表11 砂砾石重组压缩模量表
(2)对坝基砂砾石进行了现场动弹模测试,其建议参数如表12所示。
表12 坝基覆盖层地震测试成果一览表
1.3.3 建议参数值
根据现场调查和采用多种测试方法,经分析比较,坝基砂砾石建议参数如表13所示。
表13 坝基砂砾石建议参数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