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从事后整理到预防整理:优化思想整理的方法

从事后整理到预防整理:优化思想整理的方法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己应该注意到自己的有些工作是不必要的,多余的。自负的人对于直接批评会强烈抵触,但他能承认事实。短时间内立即废除全部有问题的制度会在企业内产生不良反应。整理的习惯化是基础。虽然出现不要物马上整理是好习惯,但是,从根源上不出现不要物才是最好的整理。

自己应该注意到自己的有些工作是不必要的,多余的。自己应主动寻找消除隐藏的多余工作的对策。

怎样才能发现个人所从事的工作中哪些是不必要多余的呢?有的管理者说:“管理者的职责是必须指出下属的不足。”但这种方法对自负者不适用。即使他认为你指出是正确的也不一定马上执行。不管怎样,他都会有抵触情绪。

要想做到不要别人指出,当事人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就要发挥改善的威力。下面介绍公司里废除很多不必要工作的方法。

自负的人对于直接批评会强烈抵触,但他能承认事实。人们对于他人指出自己的错误一般都很反感,但一旦发现问题是自己造成的,一般都会自己解决。改善就是发现不必要多余的工作或没用工作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短时间内立即废除全部有问题的制度会在企业内产生不良反应。那么就努力实现部分停止。当然,有很多事即使大家都知道它没用也难以完全废除它。组织中有各种各样人的性格和习惯等因素存在,以及陈旧但沿用多年的制度和考评系统等。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做好呢?那就是要进行改善,从容易改变的不足之处、微小的弊端开始做起。

这种情况下只能先停止一部分。例如:报告书,可以由原来的每日提交减少到每周、每月或半年提交一次,或减少报告的字数,仅写要点即可,或减少报告的页数,由打印提交改为电子文档的形式提交等,循序渐进地改进和改善。这样比较便于大家接受。

如果出现不要物,可贴红牌加以处理。这样虽然迫使大家养成了整理的好习惯,但是为什么还是会反复出现不要物呢?(www.daowen.com)

整理的习惯化是基础。如果出现不要物,要能够立即提出“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疑问。

通过循序渐进、长期、“滴水穿石”地提醒和改善,逐渐让大家意识到某个环节,某个工作是多余的,大家很自然就会去想其他地方是否还有类似这样不必要的工作,所以大家会重新检讨自己的工作方法,渐渐地大家都会清楚哪些工作是不必要,多余的,加以积极行动,使多余的工作会土崩瓦解。

小的改进也会产生大的威力。持续进行不必要多余工作的公司和不必要多余工作逐渐减少的公司在生产和劳动效率上会产生巨大差异。

虽然出现不要物马上整理是好习惯,但是,从根源上不出现不要物才是最好的整理。

要点:思想上的转换——由事后整理转换为预防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