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法是指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将标准成本进行比较获得成本差异,并对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据以加强成本控制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标准成本法是在泰勒的生产过程标准化思想影响下,于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美国。刚开始时,它只是被用来进行成本控制,以后才逐步发展和完善,并与成本核算结合起来,成为一种成本控制方法。
(一)标准成本的作用
标准成本的作用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便于企业编制预算控制。事实上,标准成本就是单位成本预算。例如,在编制直接人工成本预算时,首先我们要确定每生产一个产品所需耗费的工时数以及每小时的工资率,然后用它乘以预算的产品量,就可以确定总人工成本预算数。
(2)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支出。在领料、用料、安排工时和人力时,均以标准成本作为事前和事中控制的依据。
(3)可以为企业的例外管理提供数据。以标准成本为基础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产生的差异,是企业进行例外管理的必要信息。
(二)标准成本的种类
标准成本是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应该实现的,可以作为控制成本开支,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依据和尺度的一种目标成本。标准成本是根据对实际情况的调查,用科学方法制定的,它是企业在现有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上,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在控制标准成本时,根据所要求达到的效率的不同,采取的标准有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和现行标准成本等。
1.理想标准成本
理想标准成本是指在最优工作状态下即效率最高、废品损失极少、机器不发生损坏等情况下可以达到的最低成本水平,它排除了一切失误、浪费、机器的闲置等因素,根据理论上耗用量、价格以及最高的生产能力制定的标准成本。这种标准成本要求太高,很难成为现实,即使暂时出现也很难持久。因此通常会因达不到而影响工人的积极性,同时让管理层感到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改进的余地。(www.daowen.com)
2.正常标准成本
正常标准成本是在正常经营条件下应该达到的成本水平,它是根据正常的耗用水平、正常的价格和正常的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制定的标准成本。这种标准成本通常反映了过去一段时期实际成本水平的平均值,反映该行业价格的平均水平、平均的生产能力和技术能力,在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条件变动不大的情况下,它是一种可以较长时间采用的标准成本。但由于正常标准成本是一种长期平均数,没有考虑到未来时期的变化因素,因此在成本控制中很难衡量成本控制的业绩。
3.基本标准成本
基本标准成本是指材料成本一旦确定,只要生产经营条件无重大变化,就不予变动的一种标准成本。但实际上企业的经营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变化着,因此基本标准成本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很脆弱的。
4.现行标准成本
现行标准成本是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应该达到的成本水平,它是根据现在所采用的价格水平、生产耗用量以及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而制定的标准成本。这种标准成本接近实际成本,比较切实可行,通常认为能激励工人努力达到所制定的标准并为管理层提供衡量的标准。在经济形式变化无常的情况下,这种标准成本较为合适。
5.预期标准成本
它是根据企业现有生产技术条件,结合总的目标成本,考虑到未来时期可能的变化因素制定的一种标准成本,它是对现行标准成本的改进。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选择标准成本形式时,以预期标准成本为宜。这样方能恰当地表现出企业各部门、各车间、各工段、各小组的工作效率的高低,成本的节约或浪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