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电缆敷设与维护:保护板宽度及交叉处的应注意事项

电缆敷设与维护:保护板宽度及交叉处的应注意事项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缆全长盖混凝土保护板,宽度应超出电缆沟两侧50mm。如对热力管道采取适当措施,使埋电缆处土壤温升在任何时间均不超过10℃,对其他管道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时,则上述净距不作规定。7)电缆与道路、铁路或排水沟交叉时应穿钢管保护,管内径≥电缆外径的1.5倍,且≥100mm。电缆不宜平行敷设于热力设备和热力管道的上部。确定敷设电缆施工方案主要包括确定电缆敷设的先后顺序和电缆盘的放设位置等。

1.技术资料完整

1)应有工程竣工图样,对直埋电缆线路必须有详细的敷设位置图和隐蔽工程记录。

2)应有完整的检修、试验和故障记录。

2.电缆的敷设

(1)电缆的敷设方式和基本要求 电缆的敷设方式一般有直埋、电缆沟、电缆隧道、排管和架空几种。其中电缆沟有普通电缆沟和充砂电缆沟两种。架空敷设分电缆架空廊道(即电缆桥)、沿建、构筑物采用支架或梯架敷设及钢索悬挂几种。不同的敷设方式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共同的基本要求为:

1)油浸纸绝缘电缆敷设最大位差不应超过有关规定。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适应于高位差的电缆。

2)电缆不应过度弯曲,各种电缆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表3-146规定。

表3-146 电缆最小弯曲半径

978-7-111-39174-6-Chapter03-343.jpg

注:D为电缆外径。

3)电缆各支持点间距离应符合有关规定。

4)在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如进入建筑物、隧道、穿过楼板及墙壁,从沟道引至电杆、设备、墙壁表面等,距地面高度2m以下电缆需穿钢管或加保护罩,钢管内径为电缆外径的1.5倍,保护管埋入地面深度≥100mm。

5)明敷在室内及电缆沟、隧道、竖井内带有防护层的电缆,应剥除防护层,并对其铠装加以防腐。

6)高、低压电缆与控制电缆应分开排放,当放于同一支架上时,自上而下的顺序是从高压到低压,控制电缆放在最下层。

7)电缆存放地点在敷设前24h内平均温度以及敷设时现场温度低于规定时,应将电缆预先加热。室内加热:室温5~10℃时需三昼夜,25℃需一昼夜,40℃需18h。通电流加热,所加电流不应大于电缆的允许载流量

(2)直埋敷设技术要求

1)一般应选用铠装电缆,注意周围泥土应不含腐蚀电缆金属包皮的物质。

2)电缆表面与地面距离应≥0.7m,土壤冻结深度>0.7m的地区,可适当加大埋设深度。

3)电缆相互水平接近时的最小净距是:≤10kV为0.1m;>10kV为0.25m;不同使用部门电缆(包括通信电缆)为0.5m;若电缆用隔板隔开,则降为0.1m,穿管时不作规定。

4)电缆互相交叉时的最小净距为0.5m,在交叉点前后1m范围内用隔板隔开时降为0.25m,穿管时不作规定。

5)沟底必须具有良好的土层,否则应铺100mm的软土或砂层。电缆敷设好后上面再敷设100mm软土或砂层。电缆全长盖混凝土保护板,宽度应超出电缆沟两侧50mm。允许用砖代替混凝土保护板。

6)禁止将电缆平行敷设在管道的上面或下面,也禁止将一条电缆平行敷设在另一条电缆的上面。电缆与地下管道接近与交叉的最小净距:与热力管道(包括石油管道)接近时为2m,交叉时为0.5m,与其他管道接近或交叉时为0.5m。如对热力管道采取适当措施,使埋电缆处土壤温升在任何时间均不超过10℃,对其他管道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时,则上述净距不作规定。

7)电缆与道路、铁路或排水沟交叉时应穿钢管保护,管内径≥电缆外径的1.5倍,且≥100mm。管顶距路轨底或路面的深度≥1m,距排水沟底≥0.5m,距城市街道路面深度≥0.7m。管子两端伸出公路或轨道2m,在城市街道,应伸出车道路面。

8)电缆中间接头盒外面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保护盒(塑料电缆中间接头例外)。

9)敷设在郊区及空旷地带的电缆线路,应竖立电缆位置的标志。

(3)电缆沟敷设技术要求

1)电缆在沟内宜保持表3-147所列的最小允许距离。

表3-147 电缆沟各部位最小允许距离(单位:mm)

978-7-111-39174-6-Chapter03-344.jpg

2)充砂电缆沟内,电缆平行敷设,电缆间净距≥35mm,层间净距≥100mm,中间填满砂子。

3)沟的全长应装设连续的接地线,接地线两头与接地极相连。

(4)电缆隧道敷设技术要求

1)电缆在隧道内宜保持表3-148所列的最小允许距离。

表3-148 电缆隧道各部位最小允许距离(单位:mm)

978-7-111-39174-6-Chapter03-345.jpg

2)隧道全长应装设连续的接地线,接地线两头与接地极相连。

3)隧道应有良好的通风和排水设施。

(5)架空敷设技术要求

1)电缆与热力管道或热力设备之间的净距,水平时应≥1m,交叉时应≥0.5m,当受条件限制时,应采取隔热保护措施。电缆不宜平行敷设于热力设备和热力管道的上部。

2)室外敷设的电缆应尽量避免太阳直接照射,必要时加遮阳罩。

(6)排管敷设技术要求(www.daowen.com)

1)敷设在排管内的电缆应使用加厚的裸铅包或塑料护套电缆。排管应使用对电缆金属包皮没有化学作用的材料作成,管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1.5倍,且≥100mm。

2)每隔一段距离应设置电缆人井,电缆人井的距离按电缆长度和地理位置而定,一般≤200m。排管通向人井应有≥1/1000的倾斜度。

(7)电缆的敷设 敷设电缆工作量大,需要人员多,施工现场情况复杂。欲使敷设电缆工作能顺利进行,必须进行周密的准备和合理的组织。

首先进行电缆的准备。根据电缆清册逐根测量长度,校对清册上电缆长度是否正确。备料时应仔细计算和合理安排,尽量少剩短头。电缆型号、规格应与图样相符。现场准备主要是完善安全措施。在施工不便的高处应搭脚手架,照明不佳的场所应装设足够的临时照明,在电缆转弯、竖井上下、穿过建筑物及电缆夹层、沟道入口处等结构较为复杂的部位,应根据具体情况,做好各种临时性的安全措施,如挂导向滑轮、绑扎限制、支撑电缆的圆杠等。确定敷设电缆施工方案主要包括确定电缆敷设的先后顺序和电缆盘的放设位置等。电缆敷设应按区域进行,先敷设集中的电缆,再敷设分散的电缆;先敷设断面较大的电缆,再敷设断面较小的电缆;先敷设较长的电缆,再敷设较短的电缆。如此安排不但有利于人员的调度,而且便于电缆的合理排放。电缆的放设位置,一是考虑具有放置电缆盘的平面空间,二是考虑应放置在引出电缆较为集中的地点。一般是靠近变电所处找一个适当的位置。位置的选择一定要合理,否则会增加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敷设电缆分人工敷设和机械牵引两种方法。安排人员时,在转弯、穿过建筑物、竖井等重要位置,应安排具有敷设经验的电工。敷设时应安排专人领线,专人施号,专人传送信号和专人检查。机械牵引敷设时,应设专人控制,前后密切配合,当一台机械停转时,其他各台应立即停止运转,防止电缆局部拉伤。敷设电缆的注意事项如下:

1)敷设前应检查电缆绝缘,对绝缘有怀疑时应进行耐压试验,确认合格后方可敷设。

2)电缆应在电缆盘上搬运。短电缆可按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卷成圈,四处捆紧后搬运。搬运过程中不应使电缆受到损伤。

3)拉电缆时应使电缆从盘的上方引出,电缆盘由人推其转动,转动速度与拉电缆速度配合。

4)不应使电缆过度弯曲,各种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不能小于规定。在弯曲处,拉电缆的人应站在电缆所受合力的相反方向。

5)机械牵引敷设时,最大牵引强度应符合表3-149的规定。充油电缆总拉力应≤27kN。机械牵引敷设电缆的速度≤15m/min。

表3-149 电缆最大牵引强度(单位:MPa)

978-7-111-39174-6-Chapter03-346.jpg

6)在电缆终端头与电缆接头附近应留有适当备用长度,直埋电缆应在全长上留有少量裕度,并作波浪形敷设。

3.电缆头制作的基本要求

制作电缆头时破坏了原有电缆的密封,电缆外屏蔽切断后引起切断处电场畸变。电缆头的作用就是把电缆密封起来,增包一些附加绝缘以保证电缆的绝缘水平。对电缆头的基本要求主要有:

1)密封良好。有可靠的密封才能有可靠的绝缘,一方面外界的水及导电介质不侵入电缆内部,另一方面电缆内部的浸渍剂也不致流失。

2)绝缘可靠。满足电缆线路在各种状态下耐受工频的冲击电压,并有一定裕度。

3)导体连接良好。连接点的电阻不应大于相同长度、相同断面导体的电阻。

4)足够的机械强度。

5)良好的热性能。电缆头的结构应有利于散热,附加绝缘材料的热阻应尽可能小。

4.电缆的试验

对运行中的电缆应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检查电缆在一定时期的运行过程中绝缘受潮、劣化和局部损伤的情况。对新安装的电缆在投入运行前要进行一次最后的鉴定性试验,称为交接试验。当电缆出现故障需局部检修时,检修前后均应进行试验。电缆头施工完毕后要进行试验,以鉴别检修和电缆头的质量。

1)电缆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周期和要求,低绝缘电压电缆见表3-150,橡塑绝缘电力电缆表3-151。

2)电缆交接试验的项目包括:①测量绝缘电阻。②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测量。③检查电缆线路的相位。④充油电缆的绝缘油试验。

表3-150 低绝缘电压电缆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周期和要求

978-7-111-39174-6-Chapter03-347.jpg

表3-151 橡塑绝缘电力电缆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周期和要求

978-7-111-39174-6-Chapter03-348.jpg

3)电缆交接试验直流耐压试验标准见有关规定,对纸绝缘电力电缆泄漏电流的要求如下:①三相不平衡系数应≤2。②当10kV及以上电缆泄漏电流<20μA和6kV及以下电缆泄漏电流<10μA时,其不平衡系数不作规定。

4)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判断。电缆通过耐压试验符合标准时,该电缆绝缘合格,可以投入运行。当试验结果不能完全符合试验标准时,应对结果进行分析,判断是何种原因,作出是否投运的决定:①电缆经直流耐压试验后绝缘击穿。不能投运,应立即找出击穿点并进行抢修。②泄漏电流值随电压增大急剧上升。不能投入运行,应人为加高压击穿后找出故障点并进行抢修。③耐压试验后泄漏电流比耐压前升高。一条绝缘良好的电缆,耐压前泄漏电流与耐压后之比为1.3~1.5,甚至超过2。对于短电缆,由于现场测量条件的限制,其比值在1.1~1.2。当电缆绝缘受潮或存在其他缺陷时,往往产生耐压后泄漏电流非但不降低,反而升高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可酌情提高试验电压或延长耐压时间,原则上应将其击穿后找出故障点。但如果泄漏电流升高不多,且没有再升的趋势,又暂时无法击穿者,可让其投入运行,2~3个月后再停电监试。④在额定试验电压下电缆绝缘有闪络现象。若闪络次数不多(五次以下),时间间隔较长,再进行持续5min的试验闪络不再出现时,则让其投运,隔半年后停电监试。闪络次数多而后封闭,原则上应用仪器找出闪络点。若稍等片刻,认闪络处的绝缘冷却后加上标准试验电压,而闪络次数不多(五次以下)后又封闭时,可投入运行,半年后停电监试。监试时若无闪络现象,可不必再列入监试计划。⑤泄漏电流三相不平衡系数>2。如果某一相泄漏电流特别大,说明该相绝缘可能存在一定缺陷。当确实证明是由电缆内部绝缘缺陷所引起的,可隔半年后监试。如果最大相泄漏电流绝对值很小,对于≥10kV电缆<20μΑ,≤6kV电缆<10μA时,则不必列入监试计划,直接投运。⑥泄漏电流很不稳定。若不稳定不是由于试验电源电压波动而引起,偏差≤±20%时,可能是电缆内部有微小空隙引起,应隔半年后监试。⑦电缆很短,泄漏电流却很大。若在耐压过程中无泄漏电流升高现象,但耐压后泄漏电流不减者,虽可投运,但半年至一年后进行监试。

5.电缆的技术维护

1)检查电缆断面是否适应实际负荷,有无过热现象;对敷设在地下的电缆,应按现场技术规定期限进行,但不少于每三个月一次;对敷设在地沟、隧道以及沿着大楼和建筑物墙壁结构敷设的电缆,不少于每三个月一次;对电缆线的端头接续箱,当线路电压在1000V以上时,每六个月一次;当电压在1000V以下时,每年一次。

2)对整个线路、电缆线与其他线路、铁路和公路的相交处进行外观检查;注意电缆沟内及与沟渠、边沟交接地方有无塌陷;带有可揭盖板的电缆沟覆盖物是否完整,特别注意检查沿大楼墙壁和其他附属构筑物通过电缆的外表和紧固状况,同时检查有无保护电缆免受机械损伤的设施及其状况,检查电缆和端头接续箱的接地状况。

3)检查电缆通过墙壁和接近各分接点、集流器的部位和各种锁片是否完好;修复已损坏的电缆和警告性标记等。

6.电缆线的日常修理

1)清理电缆沟,修理和更换电缆的固定结构,改善它们的敷设状况,修理电缆沟和地沟。

2)往电缆接续箱和漏斗内注入电缆脂,对1kV以下的电缆用兆欧表检查绝缘状况。

7.电缆常见缺陷的处理方法(表3-152)

表3-152 电缆常见缺陷的处理方法

978-7-111-39174-6-Chapter03-349.jp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