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工资总额与固定资产投资一样,随着整个经济的周期而波动。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工资总额都在不断上涨,只是在不同阶段上涨的速度有所区别,而随着工资总额的变化,劳动力的就业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下面我们就来分析这些问题。
1.劳动力就业的基本描述
劳动力报酬在整个90年代都在逐年增长,从1990年到2000年,共增长了5.1倍,平均年增长率达到0.51倍,其中在1993年增长幅度最大,达到43.77%,在1999年增幅最小,为3.54%,劳动力报酬总额在2000年已经达到49948.06亿元。
劳动力报酬的增加促进了劳动力就业人数总量的不断上升,其中的表现之一就是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1992~1995年,各种经济成分的投资大幅度增加,平均增长率达到27.5%,这使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仅仅1992年和1993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分别达到了1800万人和3000多万人。1998年以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速度明显放缓。[9]
据统计,我国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在2000年底为35575万人,比1990年的25482万净增加了10093万人,说明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社会劳动力就业总数也随着增加,这对于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具有重要的意义。仅仅考察就业的绝对量远远不够,观察我国城镇就业人数的增长率,可以看出,就业人数增长率在1990~1994年不断上升,之后开始减小,与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变化相一致。
再来看三次产业之间的就业比例变化。从1997年开始到2000年之间,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就业人数开始减少,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王金营(2002)对1978年到1998年之间的研究分析表明,第一产业从90年代开始,其增长率一直是负数,但在1998年变成正数(0.51);第二产业人员的增长率在1993年和1996年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24和3.57,在1997年这一指标急剧下降到0.76,而在1998年继续下降为负数,即-0.14,表明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在大量减少;同时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率在整个研究时间段(1978年到1998年)中,在1997年和1998年的两年里几乎达到了最小值。[10]胡英和陈金永(2002)对1990~2000年之间城镇人口变动的研究表明,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最大值,90年代的后半期开始减缓,表明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减弱。[11]
2.劳动力就业总量变化的原因
对整个20世纪90年代劳动力就业总量和结构的变化给予的解释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投资的增加包括劳动力报酬的增加,导致劳动力就业人数的增加。在整个90年代,国家的投资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固定资产投资从1990年的4516.97亿元,上升到2000年底的32929.75亿元,增长了6.3倍,与其配套的劳动力工资总额也同期提高了5.1倍。因此在国家投资大量增长的时候,就业人数在不断增长,吸引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流入城市部门就业,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第二,投资增加的幅度与就业增加幅度不一致。在经济波动的不同阶段,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与劳动力报酬的增长并不是按同比例进行,因此,如果在工资率不变的条件下,就业人数必然会小于固定资产增长的幅度。在90年代初期的高涨阶段,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长率和劳动力报酬增长率都有很大的提高,因此就业率非常高,同时还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在经济处于下降的阶段,就业增长率就相对高于固定资产投资率。
3.行业结构与就业变化
我们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选取最有代表性的采掘业、制造业和建筑业来与资本密集型产业中有较强代表性的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进行比较。1990~1993年间,这六个行业的平均工资相差还不是很大。但是1994年以后,随着国家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转变,一些产业包括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发展得很快,相应的工资率也逐渐上涨,超过了采掘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工资率,并且这种差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在2000年,金融、保险业的工资率是制造业的1.54倍。(www.daowen.com)
如果从解决就业的角度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所能解决的就业人数要远远多于资本密集型产业。究其原因是因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用少量的资本来配比大量的劳动力,而资本密集型产业,同量的资本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相比所能配比的劳动力要少得多。
下面我们分析劳动力工资比,即用某一产业的就业人数除以此产业工资总额,其值反映的是为支付一定的工资所能雇用劳动者的数量。我们同样选用以上几个行业的相关数据进行运算,在所选取的劳动密集型的三个代表行业中,每亿元资本所能实现就业的职工人数(劳动力工资比分别为:制造业1.12,建筑业1.11,采掘业1.017),要明显大于资本密集型的两个代表行业(它们的比值都小于1,其中金融保险业为0.74,房地产业为0.798)。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基本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不同的工资总额在不同的部门所实现的就业人数相差很大,降低高工资率行业工资率的增长速度,有助于提高这些部门的就业水平;同时,加大对低工资率部门的投资,提高这些部门的工资总额,对于增加此部门的就业,进而提高整个国家的就业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从解决就业问题的角度上来看,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要比发展资本密集型行业对中国的就业形势更为有利。
4.进一步的总结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大部分农民的收入仅仅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只要城镇中的工资率高于农村的最低生活费用与进入城镇寻找工作的成本之和,一旦存在岗位空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将流入城市,参与生产活动获取劳动报酬。以1995年为例,我国有城镇人口32174万人,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2479万人;乡村人口85947万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有35468万人,即使从乡村人口中除去非劳动力人口,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数量仍是巨大的。
自1996年以后,第二产业职工平均工资已经超过4000元人民币,到2000年超过5000元人民币。而农民收入仍然偏低,尽管农村的生活消费有很大一部分是自给自足,但是自90年代中期以来,农民的绝对收入已经连续下降,加上很多不合理的税费,使得农民的货币收入已经非常少,仅仅能够维持简单的再生产,因此对于农民来讲,城市中只要有空缺的岗位,对他们的吸引力将是巨大的。
理论上,如果全国存在一个完善的劳动力市场的话,这种由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流动,最终会使各行业的工资率趋于统一,无限的劳动力供给将使得劳动力工资水平保持长期的稳定状态。这种假设在理论上是无可挑剔的,但是在中国的现实中由于经济结构、体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劳动力的流动还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完全实现市场化的劳动力市场还不现实。但是多年来所形成的城乡收入差距还要长期存在,所引发的农业劳动力流向城市也会长期存在,这对工业部门工资水平上涨的抑制将是长期的。
据统计,我国第二产业的职工平均工资由1990年的1542元上涨到2000年的5184元,上涨了2.36倍,平均每年增长14.9%。同时,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数的增长幅度却没有这么大,平均每年仅增长1.62%,其中在1998年、1999年、2000年的时候第二产业的从业人数甚至在绝对数上呈现下降趋势,增长率分别为-0.33%、-1.24%、-1.39%。第二产业就业率增长缓慢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我国很多制造业企业开工率不足,处于半开工半停产状态,造成就业率不高;二是相对于农民的收入,第二产业部门的工资水平还是提高了,降低了就业率的提高,如果保持一个较低的工资率,那么可能会增加更多的人的就业;三是由于第三产业的工资率上升过快,劳动力报酬总额的提高中较大部分是由第三产业工资率的提高引起的。可以看到,总的劳动力报酬在90年代增长了5.1倍,第二产业职工工资率上涨了2.36倍,可以认为劳动力报酬所增加的很多部分是增加了第三产业职工的工资。
不难设想,如果第二产业的工资总额能够得以提高,也就是在公式L=W/w中,W提高,工资水平(w)保持一个相对低的水平的话,将会极大地提高就业率水平,即L的提高,并吸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第二产业,加快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发展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和服务行业,只能减少就业率,拉大收入差距,这显然与我国实现工业化的目标背道而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