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究内部货币供应机制

探究内部货币供应机制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理解内生的货币供给机制对于理解市场经济的性质和运行是极为重要的。现在,我们加入外生的货币供给来说明通货膨胀问题,由于我们一直强调中央银行并不发行货币,这里仅引入政府公债这种被认为与货币发行无关的“财政政策”。另一个值得提到的问题是,财政政策不可能不涉及到货币供给,而只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货币政策。

理解内生的货币供给机制对于理解市场经济的性质和运行是极为重要的。为什么在没有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干预下,美国的长期经济增长能够具有卡尔多程式化事实那样的规律性,且不存在通货膨胀,而当20世纪60年代以来实行了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后,美国的实际量值依然与卡尔多的程式化事实相一致,换句话说,美国的通货膨胀恰等于名义增长率减去稳定状态的增长率,其秘密就在于内生的货币供给机制。

市场经济中,货币是一种信用关系,而这种信用关系的基础或商业银行货币供给的基础在于资产抵押。在前面简化的银行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分析中可以表明,当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时,收入流量或货币供给与资本存量的比率是不变的,换句话说,如果商业银行按照作为抵押品的资本存量价值的一个稳定的比率提供信贷,则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将是稳定的。而当商业银行的货币供给超出稳定状态的增长率并以累积的比率增长时,资本存量对流量的比率一定会发生变动,从而导致信用关系的不稳定,经济危机与这种信用关系的不稳定和调整是紧密联系的。这一点对于解释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东南亚金融危机是非常重要的。而调节这种存量与流量均衡的正是货币利息率,利率调节经济的作用正是在于通过调节资本存量价值来调节投资或货币需求和商业银行的货币供给,而这一点在主流经济学外生的货币供给的单纯流量模型中是根本无法说明的。

这里不打算涉及复杂的模型和货币理论争论,只是举一个很值得思考的例子。在美国,房地产价值一直占总资本的60%左右。换句话说,房地产价值与经济增长率和资本存量价值增长率是高度相关的,其原因就在于房地产是商业银行贷款的主要抵押品。由于房地产价格在经济周期中波动极大(仅次于股票价格的波动),因而商业银行在以房地产为抵押发放贷款时是相当谨慎的。现在,我们加入外生的货币供给来说明通货膨胀问题,由于我们一直强调中央银行并不发行货币,这里仅引入政府公债这种被认为与货币发行无关的“财政政策”。在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的政府公债在资本存量中的比重大幅度增加,其比重曾超过30%,但为了说明问题,我们假设这一比重超过了房地产在总资本中的比重。众所周知,由于政府信用的担保,公债是肯定会兑现的,从而在现实中当借款者用公债作抵押时,商业银行根本不必考虑其信用和风险而在任何时候都给予“十成按揭”。这样,当公债在总资本中的比重超过房地产而取代其作为商业银行贷款的抵押品时,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商业银行过量投放货币将是没有任何风险的。同理,当商业银行过度发行货币而导致资产结构失衡的经济危机或信用危机时,如果中央银行任意调节利率,这必然会改变原有的信用关系或货币金融体系,从而导致经济的不稳定。美国20世纪70年代严重的通货膨胀正是来自于政府干预所引起的货币金融体系的紊乱。(www.daowen.com)

另一个值得提到的问题是,财政政策不可能不涉及到货币供给,而只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货币政策。如我国1998年发行的1000亿国债完全可以视为减少了商业银行同样数量的存贷差或增加了同样数量的货币,但这种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却不能通过货币政策进行,其原因就在于,无论是通过降利息或减少准备金,商业银行和企业都要从自己的成本—收益上考虑借款和还款,而财政政策对于货币发行之所以有效,就在于企业和商业银行根本不需要考虑其成本—收益计算问题。由此是否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外生的货币供给与内生的货币供给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考虑成本—收益计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