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茶馆文化:唐宋茶叶发展的助推力量

茶馆文化:唐宋茶叶发展的助推力量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茶铺的出现是与茶叶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及饮茶知识的推广和普及、商业的发展分不开的。这一时期茶馆行业兴盛,茶馆文化已基本成型,此后明清时期茶馆文化不断发展完善,茶馆文化逐渐走向市民化。有人说茶馆文化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与市民文化相碰撞而产生的。茶馆文化不仅直接为中国茶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还直接促进了茶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茶经济的发展。

茶馆文化:唐宋茶叶发展的助推力量

茶馆在古代也叫茶肆、茶坊、茶屋、茶摊、茶铺等。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云:“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这反映了在唐朝封演生活的时代,茶叶生产和贸易规模相当大,且至迟在唐朝就出现了以卖茶为主要经营项目的茶铺,而且在北方许多城市都开有茶馆。《旧唐书·王涯传》中也有关于茶馆的记载:“李训事败,……涯等仓惶步出,至永昌里茶肆,为禁兵所擒,并其家属婢,皆系于狱。”从以上史料可以推断,茶铺最初出现在市场上的时间比唐朝封演写书时间早得多。茶铺的出现是与茶叶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及饮茶知识的推广和普及、商业的发展分不开的。

宋朝商品经济发达,城市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各行各业兴旺发达,市民生活丰富多彩,许多有关宋朝社会城市生活的著作出现,如《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梦粱录》《武林旧事》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城市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涉及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少不了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茶楼酒肆的记载。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民俗部分中如此概括服务行业的兴盛状况:“所谓花阵酒池,香山药海,别有幽坊小巷。燕馆歌楼,举之万数,不欲繁碎。”宋朝是茶馆业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茶馆行业兴盛,茶馆文化已基本成型,此后明清时期茶馆文化不断发展完善,茶馆文化逐渐走向市民化。宋代茶馆种类多样,经营范围广,消费对象几乎囊括社会各个阶层,明清时期也基本没有超出宋朝茶馆业经营范围。

茶馆的出现与当时茶经济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以及饮茶在社会上得到普及密不可分。茶馆行业的兴盛与茶叶生产、贸易和商品经济息息相关。没有茶叶生产的高度发展,茶业也便没有发展的基础。有人说茶馆文化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与市民文化相碰撞而产生的。茶馆文化是茶文化的一个分支,它是在茶馆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在竞争中,为迎合各种消费阶层口味,自觉或不自觉地吸收有关的文化或娱乐内容而形成的。这些入驻茶馆的文化或娱乐成分并非简单与茶馆结合,而是渗透到整个茶馆业,并显示出很强的生命力,最终与茶馆业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就是中国茶馆文化。茶馆文化不仅直接为中国茶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还直接促进了茶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茶经济的发展。

(一)茶馆包容性强

茶馆不仅仅是几套桌椅、几壶茶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生活内容的丰富、茶文化的形成以及茶文化自身魅力的凸显,茶馆也在不断发扬光大。小小茶馆却能反映整个社会的市民生活,茶馆是饮茶在社会各个阶层中得到普及的表现。无论是贩夫走卒、商贾大家,还是达官贵胃、文人墨客,都是茶馆的常客,在茶馆可以休息、喝茶、解渴,商贾可以谈生意、做买卖,达官贵胃可以大宴宾朋,文人墨客可以三五知己小聚、鼓瑟弄琴、吟诗作词。茶馆是最具有平民气息的公共场所。自古以来,茶馆就是平民百姓纵横议论之所,也是三教九流汇集之地。道听途说、谈天说地、家事国事,茶馆是八方信息汇集之地。也正因为茶馆包容性强,可接纳各个不同阶层人士,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才使得茶馆生命力旺盛,日益发达。

(二)茶馆经营范围广

1.茶馆类型多样

茶馆经营范围广,经营方式灵活多样,为吸引各个阶层消费者提供了良好条件。宋代茶馆有专营茶水的清茶坊、艺茶坊等,有兼营饭菜的分茶酒店。另外,经营茶水方便灵活,除固定茶肆之外,还有流动茶摊,服务全面周到,除售茶外,还替人传讯捎物。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门点茶,或朔望日,如遇凶吉二事,点送邻里茶水,倩其往来传语。”由此可见,茶馆经营范围大,适应力强,为茶馆容纳各色人等打下了基础。(www.daowen.com)

2.茶馆经营品种超出茶水

茶馆里经营品种已经超出了茶的范围,茶馆不仅提供各种茶水,还根据季节变化添卖各种时兴饮品。《梦粱录》记载:“今杭城茶肆亦如之,……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或卖盐豉汤,暑天添卖雪泡梅花酒,或缩脾饮暑药之属。”

另外,茶馆还兼营饭店、酒肆业务,甚至以饭店、酒肆业务为主,提供茶水反而成了次要业务,只不过为多多网罗顾客罢了。《东京梦华录》:“大凡食店,大者谓之分茶。”酒楼与茶肆在宋朝饮食业中界限是相当模糊的,酒楼并非专卖酒菜,茶肆也并非仅仅经营茶水,酒与茶往往相提并论。《东京梦华录》:“凡店内卖下酒厨子,谓之茶饭量酒博士。”由此可见,当时人们就已酒、茶、饭并用了。伊永文说:“小酒店承担了大酒楼不愿和不能承担的经营项目,从而使整个酒楼行业结构更为合理。就如茶酒店,实际它并不卖茶,以卖酒为主,兼营添饭配菜。而之所以被冠以茶字,就是因为茶肆是相对于酒楼的另一大类在宋代城市中最为普遍的饮食店,易为广大市民接受。……在宋代城市中,酒楼与茶肆像一对互相影响的伴侣,相辅相成,它们之间依扶着,并肩携手,共同迈进,在一种从未有过的城市天地里,掀起了一种超越前代启示后代的新的饮食风情。”这段话既概括出了在宋代茶楼已与酒楼地位对等,成为广大市民所接受的消遣场所,概括出宋代酒肆、茶肆、饭店已相互融合的饮食风尚。

3.茶馆服务不限于饮食

随着茶馆业的进一步发展,茶馆经营项目已不限于饮食,而是与当时社会各种娱乐项目结合起来。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大凡茶楼多有富室子弟、诸司下直等人会聚,习学乐器、上教曲赚之类,谓之挂牌儿。”“大街有三五家开茶肆,楼上专安著妓女,名曰花茶坊,如市西坊南潘节干、俞七郎茶坊,保佑坊北朱骷髅茶坊,太平坊郭四郎茶坊,太平坊北首张七相干茶坊,盖此五处多有吵闹,非君子驻足之地也。”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亦有类似记载:“平康诸坊,如上下抱剑营、漆器墙、沙皮巷、清河坊、融和坊、新街、太平坊、巾子巷、狮子巷、后市街、荐桥,皆群花所聚之地。外此诸处茶肆,清乐茶坊、八仙茶坊、珠子茶坊、潘家茶坊、连三茶坊、连二茶坊,及金波桥等两河以至瓦市,各有等差,莫不靓妆迎门,争妍卖笑,朝歌暮弦,摇荡心目。凡初登门,则有提瓶献茗者,虽杯茶亦犒数千,谓之点花茶。”由此看来,当时许多茶馆实际上只是借茶坊之名,行妓院之实,这是因为茶楼在宋代已成为市民普遍接受的休闲之地,故有人借茶楼以召妓。

在茶馆可以看到中国茶文化的方方面面,如茶人佳作、茶舞茶曲、茶艺、茶礼、茶俗等等。茶文化与茶馆的结合可谓相得益彰,促进了茶馆经济的发展,而且茶文化在茶馆安营扎寨又增添了茶文化的内容,茶馆也成了茶文化不断丰富、推广、发展的一个重要阵地,是茶文化宣传和推广的物质媒介载体。在茶业发展史上,茶馆是功不可没的。

茶馆有了茶文化就有了生命,茶文化有了茶馆就有了肥沃的生长土壤。茶馆文化随着时代的需要而不断革新,充分显示了它为经济服务的根本目的。中国茶业离不开茶文化,茶文化与茶馆业的结合就是最显而易见的例子。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经济又带动文化的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