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经济作物品种的大增长与第二次引种高潮

经济作物品种的大增长与第二次引种高潮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魏晋至隋唐时期,经济作物的种类有了更大的发展。嗜好作物的发展则集中表现在茶叶集中产区的形成与槟榔的引种成功。园艺作物品种大量增加。政府的鼓励和硬性规定促使桑树的种植趋于普遍。在汉武帝平定南越后,从南越移植至上林苑的扶荔宫中的奇花异草中便有槟榔,但槟榔为热带作物,因而向黄河流域的引种栽培失败。

经济作物品种的大增长与第二次引种高潮

魏晋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也是农业生产技术和作物品种在不同地域之间的大传播时期。这一时期,大量作物品种的引进,进一步丰富了农作物的品种结构,也形成了我国古代农业历史上的第二次引种高潮。魏晋至隋唐时期,经济作物的种类有了更大的发展。园艺作物的品种大量增加,商品化程度提高。染料作物的种类增多,植物染料的提取和加工技术趋于成熟。荏子、大麻子和芜菁子均被用以榨油,芝麻在油料作物中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在蚕桑和麻类作物继续发展的基础上,纤维作物中的棉花开始在沿海和边疆地区栽培。甜菜虽然已经被引种栽培,但是甘蔗依然是主要的糖类作物,甘蔗种植地域由岭南向北扩展至云南和江南地区。嗜好作物的发展则集中表现在茶叶集中产区的形成与槟榔的引种成功。园艺作物品种大量增加。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通过人工驯化、培育以及引种,使得园艺作物的品种大量增加,仅《齐民要术》中便记载了 30 多种园艺作物,其中甜瓜葫芦、芋、冬葵、蒜、薤、葱、韭菜、蜀芥、芸薹、芥子、胡荽、兰香、蓼、葁、蘘荷、芹菜、苦菜、苜蓿、椒、茱萸、芜菁有专篇论述。附记栽培方法的有冬瓜、越瓜、胡瓜、菘、萝卜、泽蒜、紫苏、葁芥、薰柔。论及可做蔬菜食用的有藕、芡、胡菱、紫菜、雍、冬风菜、蔊菜、萍、凫茈、芸、莪蒿、人苋、土瓜、苕、藻、菰、鹿豆、薕、蘧蔬等。唐末五代时成书的《四时纂要》按照月份论述了 30 多种园艺作物的栽培方法,其中约有四分之一的种类是隋以前没有的,如菌、百合枸杞、莴苣、术、黄菁、决明、牛膝、牛蒡、薯蓣。此外,唐代菠菜和西瓜也已经传入。

蚕桑业在魏晋至隋唐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北魏至隋唐的均田制度下,农户可受桑田二十亩,并被要求“课种桑五十根”。政府的鼓励和硬性规定促使桑树的种植趋于普遍。天宝年间“是时中国强盛,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4]。唐代前期十道之中,种桑最多的地方是河北道、河南道与剑南道,其次是淮南道、山南道和江南道。唐代蚕桑产区面积广泛,分布已由点成面,形成了三大蚕桑丝绸集中产区:黄河下游、长江下游和长江上游地区。唐代麻的种植规模和生产面积也有所扩大。据学者统计,唐代麻织州有 291 个,占总数的 88.7%。可见,唐代麻的种植普遍程度之高。唐代前期,江南地区的麻类种植最为繁盛。在麻、苎、葛等麻类作物广泛种植的基础上,浙东、浙西、宣歙三道成为麻布的集中产区。黄淮地区、河南道和西南地区也是唐代麻种植较为兴盛和集中的地区。

我国最早引种槟榔至中原地区大约在汉代。在汉武帝平定南越后,从南越移植至上林苑的扶荔宫中的奇花异草中便有槟榔,但槟榔为热带作物,因而向黄河流域的引种栽培失败。晋代嵇含所著《南方草木状》记载槟榔树出自林邑,林邑为今越南北部地区。魏晋时期,我国人民已经认识到槟榔只适合热带气候,不宜在北方栽种,并开始在海南、广州等热带地方成功引种栽培。《齐民要术》记载槟榔“性不耐霜,不得北植,必当遐树海南”。《广州记》曰:“岭外槟榔,小于交趾者,而大于纳子。”槟榔的引种栽培,影响了当地的礼仪风俗,槟榔成为当地招待的必备之品。《南中八郡志》记载:“槟榔,大如枣,色青似莲子,彼人以为贵。婚族好客,辄先呈此物。若邂逅不设,用相嫌恨。”(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