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明清时期徽商与晋商的崛起与发展

明清时期徽商与晋商的崛起与发展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国各地涌现出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作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为了解决边疆守军粮饷不足的问题,明政府允许商人将粮食运到指定的边防地点,然后给予他们贩卖食盐的权利。他们是和徽商齐名的明清时期中国又一大商帮。晋商在明初利用地接北部边防之便,为官府运送军粮,获取贩盐权利,成为富有的大盐商。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恢复时期,清政府在初期扶植农业,提倡发展桑、麻、棉等经济作物,手工业者在元朝时的工奴、官奴身份被解除,恢复了平民身份,有了较多的可以自己从事商品生产的时间。开矿冶炼准许民间经营,民建矿冶生产蓬勃发展。明朝统治者采取了一些减轻商税的恤商、便商措施,对专卖商品的管理制度又较为合理,这些都有利于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明政府推行钞法,使用纸币,后又逐渐通用银两,正统时期规定田赋部分要折银交纳,这也扩大了交换关系,促进了农产品的商业化。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农产品商品化得到了发展;城镇经济空前繁荣和发展,许多大城市和农村市场都很繁华。其中,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汇集了四面八方的特产。全国各地涌现出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作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一)徽商

徽商即徽州的商人。徽州有经商传统,徽州人很团结,注重互相帮助,并且崇尚节俭。经过几百年的经营,徽商积累起惊人的财富。徽商几乎“无货不居”,经营范围很广,但对食盐的经营尤为重视。徽商的兴起就是从经营食盐开始的。明代食盐的生产由官府垄断。为了解决边疆守军粮饷不足的问题,明政府允许商人将粮食运到指定的边防地点,然后给予他们贩卖食盐的权利。徽州距边防地点遥远,徽商起初在盐业的经营中不占优势。但到明中期以后,明政府将纳粮改为纳银,徽商纷纷投资盐业而暴富。徽商经营盐业积累起商业资本之后,又扩大经营范围,经营茶叶木材、粮食等,活动范围遍及全国各地,民间俗谚有“无徽不成镇”的说法。海外诸国都有他们的足迹,有“遍地徽商”之说。徽商凭借雄厚的商业资本,经营大宗商品交易和长途贩运;插手生产领域,支配某些手工业者的生产活动;经营典当等金融行业,获取高额利润。徽商从明初至清末兴盛了数百年,出现了拥有资产百万乃至千万以上的大富商。(www.daowen.com)

(二)晋商

晋商即山西商人。他们是和徽商齐名的明清时期中国又一大商帮。他们兴起和发展的经过与徽商如出一辙。晋商开始时以经营盐业致富。晋商在明初利用地接北部边防之便,为官府运送军粮,获取贩盐权利,成为富有的大盐商。他们积累起巨额商业资本之后,逐渐扩大经营范围,贩卖丝绸、铁器、茶叶、棉花、木材等。到清代乾隆年间,晋商开始兴办金融机构票号,经营存款、放贷、汇兑,也可以为官府代理钱粮。经过长期的经营和积累,晋商的财力不断壮大,到清代时,资产达百十万者不可胜数,晋商首富亢氏的资产多达数千万两。晋商的活动范围极为广泛,许多人甚至走出国门,到日本、东南亚、俄罗斯等地去做生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