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古典经济学中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古典经济学中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把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放在一个价格水平为纵轴、国民收入为横轴的坐标平面上,就得到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先考查古典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当价格水平由于总需求增加而上升时,如果货币工资率不变,则实际工资率就会下降,对劳动的需求增加,而劳动的供给减少,劳动供不应求使名义工资率上升,直到由该名义工资率和上升了的物价水平所构成的实际工资率水平等于总需求为AD1时的实际工资率水平时为止。

古典经济学中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总供给曲线表示了劳动力市场均衡或非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总需求曲线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把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放在一个价格水平为纵轴、国民收入为横轴的坐标平面上,就得到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交点可求得三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以上我们曾分别考查了向右上方倾斜的凯恩斯主义的供给曲线和向上垂直的古典供给曲线,现在我们分别引进总需求曲线,考查这两种情况下的均衡产出和价格水平的关系。

先考查古典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古典模型假设货币工资可以自由升降,因而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上的垂直线。其经济含义表示潜在的国民收入对价格变动完全缺乏弹性或者说价格变动对国民收入不发生影响,因此,当总需求曲线移动时,或者说总需求发生变动时,只能导致价格水平的变动,并不能由此影响潜在的国民收入,如图9-9所示。

图9-9 古典总供给—总需求模型(www.daowen.com)

在图9-9中,如果总需求由于某种原因(比如,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或货币政策)增加了,总需求曲线由AD1向右移动至AD2,在总供给不变并且为垂直线的状态下,AD曲线移动的结果只是使价格由P1提高至P2处,但是均衡收入水平仍旧为Y*。这是根据古典模型关于货币工资具有完全伸缩性的假定所得到的结果。当价格水平由于总需求增加而上升时,如果货币工资率不变,则实际工资率就会下降,对劳动的需求增加,而劳动的供给减少,劳动供不应求使名义工资率上升,直到由该名义工资率和上升了的物价水平所构成的实际工资率水平等于总需求为AD1时的实际工资率水平时为止。这样,就业量就仍是原来的均衡就业量,产量和收入水平也不变。

相反,如果总需求由于某种原因下降了,则物价总水平会下降,这会导致实际工资的上升、劳动需求的下降和劳动供给的增加,从而产生失业。失业又会引起货币工资率的下降,从而实际工资率也会相应下降,这又使劳动供求关系变动,直到就业量回到原有水平为止。从而国民收入仍旧保持在原有水平Y*上。

总之,在古典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中,物价水平会随总需求变化,但总供给并不会变化。总供给对物价水平没有弹性。总需求不会创造就业和产量。相反,总需求本身却是由总供给水平决定的。社会生产了多少商品和劳务,就创造了多少购买这些产品和劳务的收入。因此,不是需求决定供给,而是供给决定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